程巍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6年06月01日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一书由程巍撰写,是一次关于60年代文化运动的创新性“文化研究”尝试。该书以文化革命为核心,巧妙地在政治经济学与语言符号学的交汇点上展开深入探讨。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揭示了60年代文化运动背后的复杂权力关系和文化变迁。此书不仅题材新颖,而且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表现出色,对于理解当代文化现象和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60年代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特征和影响,以及它如何塑造了当今社会的文化格局和思考方式。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概述
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与目的:探讨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子女的文化变迁。
关键观点
提出问题:在6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子女如何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者?
阐明研究方法:通过历史社会学视角,结合文献综述和个人经历。
第二章:60年代的社会背景
文化革命
关键点1:反主流文化的兴起,年轻人挑战传统价值观。
关键点2:民权运动与和平抗议,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抗。
经济与社会结构
关键点1:经济繁荣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更多机会。
关键点2:大学教育的普及,知识分子阶层的扩大。
第三章:中产阶级家庭与教育
家庭教育
关键点1:中产阶级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
关键点2:家庭教育中的权威与自由。
学校教育
关键点1: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和社会化的场所。
关键点2: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青年的影响。
第四章:文化的生产与消费
媒体与流行文化
关键点1:流行音乐、电影等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关键点2:青年文化的商品化和商业化。
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点1: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与特点。
关键点2:嬉皮士、摇滚族等典型亚文化群体分析。
第五章:中产阶级子女的角色与行动
角色转变
关键点1:从“乖乖仔”到“叛逆者”。
关键点2:性别角色和家庭期望的变化。
政治参与与行动主义
关键点1:学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关键点2:中产阶级子女在政治与社会活动中的角色。
第六章:结论
文化领导权的转移
概述:60年代后,中产阶级子女如何在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领导地位。
反思与展望
思考:这些变化对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启示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