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克里希那穆提 / 九州出版社 / 2005年03月01日
《爱与寂寞》是印度思想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一部深刻之作。在这本书中,作者引领我们深入探索自我与他人、团体之间的关系。他强调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并指出只有了解使个体与集体分化、孤立的制约因素,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和自由的关系。克里希那穆提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剖析了爱与寂寞背后的本质,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孤立与疏离的根源。这本书不仅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人与人之间连接与分离的反思。通过克服内在与外在的障碍,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更加真实、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爱与寂寞》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自我认知与人际和谐的道路。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生命的意义
1.1 我们为何而活
探索生命意义:我们为何活着,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内心冲突:对意义的追求导致的内心冲突。
逃避问题:多数人选择逃避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1.2 信仰与教条
宗教的局限性:宗教提供的答案是有限的,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信仰的束缚:信仰可能成为思想的枷锁。
独立思考:鼓励个人独立思考,不依赖传统教条。
第二章:爱与寂寞
2.1 爱的本质
无条件的爱: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不计较回报。
寂寞的本质:寂寞是自我孤立的结果,与爱相对立。
爱的缺失: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导致的爱与寂寞的缺失。
2.2 自我认知
自我觉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自我超越:超越自我限制,达到心灵自由。
自我接纳:接纳自我的各个方面,完整而真实地生活。
第三章:心灵的觉醒
3.1 认识的误区
思维的局限性:思维无法触及生活的全部真相。
知识的陷阱:知识可能导致错觉和迷信。
直接的感知:提倡通过直接的感知来认识世界。
3.2 心灵的自由
摆脱依赖:从思想、情感和社会影响中解放出来。
内在安宁: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和平。
觉醒的状态:一种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状态。
第四章:行动与变革
4.1 正确的行动
理解在行动中的作用:深刻理解是正确行动的前提。
避免条件反射:不被习惯性反应所驱动。
有意识的决策:基于觉知的决策和行动。
4.2 社会变革的可能性
个体责任:每个人都对社会变革负有责任。
教育的力量:教育在塑造新人类中的角色。
和平的追求:通过理解、慈悲和爱推动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