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卡尔·马克思 / 人民出版社 / 2004年01月01日
《资本论(第一卷)》是卡尔·马克思的经典之作,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该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主线,通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商品与货币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等核心问题。此次校订版在保持原著风貌的基础上,融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史料,使读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精髓。书中还附有插图卡,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相关概念和史实。无论是对于经济学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资本论(第一卷)》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它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1.1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
价值:抽象劳动的凝结,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1.2 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抽象劳动:构成商品价值的劳动的普遍形态。
1.3 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一般价值形式: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
1.4 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最终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第二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2.1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总公式:G — W — G', 货币 — 商品 — 更多的货币。
矛盾:价值增殖与商品交换原则(等价交换)的矛盾。
2.2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出卖劳动力,而非劳动本身。
第三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1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过程: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改造自然。
价值增殖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价值。
3.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部分。
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部分,是价值增殖的源泉。
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剩余价值。
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协作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分工细化,提高个别工人的生产效率。
机器的引入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3.3 绝对剩余价值
第四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1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4.2 协作
4.3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4.4 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5.1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生产方法不同,前者通过延长工作日,后者通过提高生产力。
联系:都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手段。
简单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标志着两者结合的逐步发展。
5.2 两者结合的发展阶段
第六章: 工资
6.1 工资的形式和本质
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围绕劳动力价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剩余价值的多少。
6.2 工资的运动规律
6.3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