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赫尔伯特.A.西蒙 / 东方出版中心 / 1998年11月01日
《我生活的种种模式》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尔伯特·A·西蒙的自传体著作。西蒙,被誉为科学奇才,他的研究领域横跨社会科学、政治科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在这本自传中,西蒙详细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展现了他独特的学术轨迹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读者可以从中窥见西蒙如何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多元的视角,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本书不仅是对西蒙个人生涯的精彩记录,更是一部反映20世纪学术风云变幻的重要著作,对于理解西蒙的学术思想及其时代背景具有极高的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早年生活与教育
1.1 家庭背景与出生地
移民家庭:父母分别从德国和立陶宛移民到美国。
中产生活:稳定的家庭收入和开放的教育观念。
1.2 早期教育经历
双语环境:在家中说德语,学校说英语。
兴趣广泛:对音乐、文学和科学都有兴趣。
1.3 对心理学的兴趣
早期接触:通过阅读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对心理学产生兴趣。
实验心理学:在大学期间专注于学习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职业生涯的起点
2.1 获得博士学位
芝加哥大学:在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导师:跟随拉什利工作,影响深远。
2.2 初期研究工作
行为主义:初期的研究集中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上。
反应时研究:研究老鼠学习走迷宫时的反应时间。
第三章:跨学科的研究兴趣
3.1 经济学与决策理论
合作研究:与经济学家合作,发展决策理论。
理性决策:提出有限理性和满意化原则。
3.2 人工智能领域
逻辑理论机:参与设计逻辑理论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认知科学:为认知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3.3 组织与管理学
卡内基理工学院:担任工业管理系主任,推动管理和组织研究的科学化。
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个人成就与社会影响
4.1 学术荣誉与奖项
诺贝尔奖:因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多项荣誉:获多个学术机构的荣誉称号。
4.2 对社会的贡献
政策咨询:为政府提供咨询,影响科技政策。
教育与启蒙作用:通过教学和著作普及科学和哲学知识。
第五章:晚年的反思与展望
5.1 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平衡观:强调生活中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平衡。
好奇心驱动:认为好奇心是推动学习和探索的关键。
5.2 对未来的展望
科技进步:对未来科技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人类角色的变迁:探讨科技进步对人类角色和决策方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