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宫绣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7年03月01日
《本草求真》是清代医药学家黄宫绣的杰作,成书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全书共十卷,详尽地梳理了520种中草药。该书以《本草纲目》为基础,但并非简单的重复或摘录,而是进行了深入的阐真摘要,对草药的性质、功效进行了系统的辨析与归纳。黄宫绣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前人的论述进行辨伪订讹,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发前人所未发。该书既保留了古代草药学的精华,又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使中草药学的理论更加完善、系统。对于中医药学的研究者、从业者和爱好者来说,《本草求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草药、挖掘其独特价值的重要参考。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本草源流
1.1 药物的起源与发展
药物起源: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
古代药学发展:远古至周朝的药物知识积累,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的编纂
1.2 本草学的演进
历代本草著作:如《名医别录》、《唐本草》、《证类本草》等
学术思想变迁:从药性理论到功效主治,再到归经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药性的基本理论
2.1 药性分类
寒热温凉:药性的基本属性,对人体阴阳平衡的影响
五味:酸苦甘辛咸,与人体五脏的对应关系
2.2 归经与药效
归经理论:药物作用的脏腑经络定位
药效机制:药物的性味归经如何发挥作用
第三章:中药的采集与炮制
3.1 中药采集时节与方法
时令原则:依据药材的生长周期和药用部位选择采集时间
采集技巧:避免药材损伤,保证药效
3.2 炮制技术
净选加工:去除杂质、非药用部分的处理
切制与干燥:便于储存和运输,保持药效
火炮炙法:通过火制增强药效,减少副作用
第四章:中药的使用原则
4.1 辨证论治
病因辨识:识别疾病的根本原因
对症下药:根据症状和体质选择药物
4.2 因人因病施治
个体差异: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影响用药
病症变化: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调整治疗方案
4.3 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
配伍禁忌:某些药物不宜同用,以防不良反应
用药禁忌: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的用药限制
第五章:常用中药举例
5.1 解表药
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
桂枝:助阳解表,温通经脉
5.2 清热药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5.3 补益药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