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方希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年01月01日
《张艺谋的作业》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的首部图书作品,一部独家影像记忆,记录了他从边缘小城走出来的孩子,到成为国际著名导演的生命历程。在陕西省咸阳市国棉八厂前纺车间做辅助工时,张艺谋开始自学摄影,展现出了对影像艺术的热爱和天赋。他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最终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开启了他的专业艺术之路。这本书不仅是对张艺谋导演生涯的回顾,更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总结。通过他的故事,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的执着追求和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力量,也可以从中汲取勇气和灵感,追寻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起源
1.1 电影梦想
童年影响:张艺谋的艺术兴趣从儿童时期开始启蒙,戏曲、绘画、摄影等多元艺术形式塑造了他的审美观。
电影学院: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受到系统的电影教育,尤其是导演系的学习为他日后的电影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初涉影坛
早期作品:《黄土地》、《大阅兵》等早期作品展现出张艺谋对于视觉艺术的敏锐把握和强烈的个人风格。
合作与成长:与陈凯歌等导演的合作,促进了他的个人风格的形成和对电影艺术的深入理解。
第二章:风格的探索与创新
2.1 视觉美学
色彩运用:对色彩的巧妙运用是张艺谋电影的一大特点,如《红高粱》中的红色象征激情,《英雄》中不同颜色的运用构建复杂的人物关系。
场景设计:注重场景的构图和光影效果,每一帧画面都力求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
2.2 叙事手法
非线叙事:尝试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倒叙、闪回等方式增加故事的张力和深度。
留白与象征:在故事中巧妙使用留白和象征手法,使影片意蕴丰富,引人深思。
第三章:题材的多样性与深度
3.1 现实题材
社会问题关注:如《活着》关注普通人在历史变革中的境遇,展现了导演深厚的人文关怀。
生活细节描绘:通过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捕捉,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
3.2 历史题材
宏大叙事:如《英雄》以宏大的的视角讲述历史事件,探讨了忠诚与背叛的主题。
人物塑造:在历史背景下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充满情感的温度。
第四章:国际视野与中国元素
4.1 国际合作
文化交流:通过与海外制作团队和演员的合作,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鉴。
国际市场拓展: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扩大了其个人及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4.2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元素融入:在电影中大量使用中国传统元素,如书法、武术、戏曲等,传播中国文化的魅力。
传统与现代结合: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电影语言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电影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