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 商务印书馆 / 2011年02月01日
《现象学运动》是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的杰作,被视为现象学研究的入门经典。该书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为英美读者介绍了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代表人物。施皮格伯格详细梳理了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再到萨特等现象学家的思想脉络,揭示了现象学对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深远影响。本书不仅为专业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也为普通读者开启了一扇了解现象学的大门。通过阅读《现象学运动》,读者可以深入理解现象学的精髓,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趋势。1982年的第三版在保持原作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更新,使这部经典之作焕发出新的光彩。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现象学的起源与发展
1.1 起源背景
哲学危机:科学实证主义的兴起引发了对传统哲学方法的质疑。
反心理主义: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不满,寻求一种更为严格的科学方法。
1.2 胡塞尔的早期思想
描述心理学:早期的胡塞尔试图建立一门描述性的心理学。
悬搁判断:提出对自然态度的悬搁,即暂时中止对现实存在的信念。
1.3 胡塞尔的现象学转向
纯粹意识:胡塞尔后期转向对纯粹意识的研究。
意向性: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意向性成为现象学的核心概念。
第二章:现象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1 现象学的原则
回到事情本身:强调直接面对事物本身,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
直观原则:主张直观是知识的首要来源。
2.2 现象学的方法
描述分析:对意识现象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自由想象变更:通过想象变更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结构。
第三章:主要现象学家的思想
3.1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
存在问题:海德格尔关注存在本身的提问,而非存在物。
此在分析:通过对“此在”的时间性分析来理解存在。
3.2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身体与世界:梅洛-庞蒂认为身体与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感知现象学:强调感知在认识世界中的基础作用。
3.3 其他现象学家
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情感是认识的源泉之一。
列维纳斯的伦理学现象学:他者在我之前,伦理先于认识。
第四章:现象学的影响与应用
4.1 对哲学的影响
方法论革新:为哲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新领域的开拓:例如哲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等。
4.2 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人文科学:现象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等领域。
认知科学:现象学对意识问题的探讨启发了认知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