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芳、金锵 著 /俞芳、金锵 著 / 2023年07月01日
《记忆中的鲁迅》一书由俞芳与金锵共同撰写,深入描绘了鲁迅先生的生活与人格魅力。书中,作者俞芳以独特的视角,分享了与鲁迅先生的亲密交往。自1923年周氏兄弟决裂后,鲁迅迁入砖塔胡同,与年仅12岁的俞芳及其姐妹成为邻居,从而展开了一段深厚的友情。俞芳后来不仅成为鲁迅的忘年小友,还承担了鲁母代笔的角色,更是朱安生活的见证者。本书通过俞芳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真实而立体的鲁迅形象,展现了他作为一个邻居、朋友和思想家的多面性。这不仅是对鲁迅个人生活的珍贵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接近鲁迅的新途径。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鲁迅的生平与影响
1.1 早年经历
童年生活:在绍兴的成长背景,受到家族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影响。
求学之路:留学日本,初涉医学,后转入文学创作和思想工作。
1.2 文学生涯
小说创作:《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始。
散文与杂文:《而已集》、《热风》等作品展现其深邃的思想和批判精神。
1.3 思想影响
五四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左翼文学:支持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对后来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鲁迅的文学成就
2.1 小说艺术
现实主义:深刻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讽刺与幽默:独特的文笔风格,既犀利又富有幽默感。
2.2 散文探索
随笔集:如《朝花夕拾》,展现了其温馨的一面。
文学评论:对当时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和批评。
第三章:鲁迅与同时代人的交往
3.1 与胡适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的伙伴:共同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后来的分歧:政治立场和文学理念上的差异。
3.2 与周作人的兄弟情谊
早期合作:共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疏远与隔阂:后期因家庭和政治原因关系转冷。
第四章:后人对鲁迅的评价与解读
4.1 政治层面的解读
革命者的形象: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鲁迅被塑造为革命的先行者。
思想分歧:不同政治派别对鲁迅思想的解读和评价。
4.2 学术研究的深化
版本校勘:学术研究中对鲁迅作品的版本进行深入研究。
跨文化视角:国际学者对鲁迅作品的多元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