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克莱特·索莱尔 (Colette Soler)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3年05月01日
《拉康派论情感》一书由法国学者克莱特·索莱尔撰写,从拉康派视角深入探讨了情感问题。该书有力回应了拉康派临床工作被指“不重视情感”的批判,通过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情感在拉康派理论中的地位。索莱尔在书中详细阐述了拉康派对情感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框架。这本书不仅对于理解拉康派理论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情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阅读《拉康派论情感》,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拉康派在情感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从而深化对情感本质的认识,并有助于将拉康派理论应用于实际情感分析和解决情感问题中。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拉康理论中的情感概述
1.1 情感作为主体性的一部分
情感定义:情感被定义为影响主体行为和心智状态的非理性力量。
主体性中的角色:情感在构成个体的主体性中扮演重要角色。
1.2 情感与语言的纠葛
语言的限制:情感虽受语言影响,却常常超出语言的表达能力。
象征化的困难:情感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使其难以完全被象征化。
第二章:情感发展的拉康派视角
2.1 婴儿期与镜像阶段
自我形成:婴儿通过镜像阶段建立起初步的自我意识。
母亲的凝视:母亲的凝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影响婴儿的情感发展。
2.2 俄狄浦斯情结与情感冲突
情感结构的形成:俄狄浦斯情结是情感结构形成的重要节点。
冲突与解决:情感冲突在此阶段显现,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寻求解决。
第三章:情感的动力学
3.1 情感的压抑与转移
压抑机制:压抑是处理过量情感的一种方式。
情感转移:情感转移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涉及将情感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3.2 情感的病理学
情感障碍的分类:从拉康派的角度对情感障碍进行分类。
治疗的可能性:探讨通过精神分析治疗情感障碍的可能性。
第四章:情感与社会关系
4.1 情感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社会纽带的形成:情感是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的基石。
爱与恨的辩证关系:爱与恨在社会关系中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4.2 文化与情感的塑造
文化差异对情感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情感的体验和理解方式有所不同。
情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探讨情感的普遍性结构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