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午昌 /郑午昌 /
《中国绘画全史》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绘画演进历程的著作,作者郑午昌将中国绘画史按照时间线索划分为四个时期。从唐虞以前的实用时期,到三代秦汉的礼教时期,再到六朝、隋唐的宗教化时期,最后到五代以后的文学化时期,全书详细论述了中国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艺术成就。该书不仅梳理了中国绘画的历史脉络,还深入分析了各个时期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变迁,以及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密切关系。通过阅读《中国绘画全史》,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中国绘画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深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关键点: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但缺乏系统的整理与研究。
研究目的:全面梳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研究方法: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结合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
第二章:史前及先秦时期绘画
关键点:
新石器时代绘画:彩陶绘画和岩画的出现,展现了原始艺术的美学观念。
夏商周绘画:礼器上的装饰画,如青铜器纹样,体现了宗教与权力的象征。
战国绘画:帛画的出现,预示着绘画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形成。
第三章:秦汉绘画
关键点:
宫殿壁画:描绘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是汉代绘画的重要形式。
墓室壁画:随着厚葬之风的兴起,墓室壁画得到了发展,展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画像石和画像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汉代社会的风俗习惯。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绘画
关键点:
士人画:文人士大夫开始参与绘画创作,强调个性表现和艺术审美。
山水画:从作为人物画背景到成为独立画科,表现手法趋于成熟。
佛教绘画:受外来文化影响,佛像画的传入与本土化创作。
第五章:隋唐绘画
关键点:
宫廷绘画:官方机构设立,推动了绘画艺术的繁荣和规范。
文人画:进一步发展为写意画,强调笔墨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壁画与版画:在宗教寺庙、石窟中大量绘制,促进了绘画技术的传播。
第六章:五代两宋绘画
关键点:
花鸟画:成为专门的绘画类别,技法上追求工笔与写意的结合。
山水画:全景山水与边角山水的风格分化,展现了不同的审美趣味。
风俗画:描绘社会生活和市井百态,增加了绘画题材的多样性。
第七章:元明清绘画
关键点:
文人画主导:绘画更加个性化和情感化,书法与绘画的结合更加紧密。
院体画复兴:在明清两代官方的支持下,院体画有所恢复和发展。
中西融合:清朝末期,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绘画技法开始融入中国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