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藤森照信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2年05月01日
《日本近代建筑》一书由日本著名建筑学者藤森照信撰写,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的研究为基础,全面描绘了日本近代建筑的演变历程。书中详细梳理了各建筑流派的发展脉络和核心理念,展现了日本近代建筑在尝试、困惑与成就中的壮阔画卷。此外,本书还收录了250余幅珍贵照片、设计图及信息图表,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建筑视觉体验。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日本近代建筑的历史与风格,还能感受到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社会变迁。本书对于建筑学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日本近代建筑的起源与背景
1.1 明治维新与日本建筑的新起点
西方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大量引入西方建筑理念与技术。
传统与现代:建筑师面临如何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融入现代建筑技术的挑战。
1.2 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
早期实验:初期的尝试包括在官厅、学校等公共建筑中采用西洋样式。
风格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如大正浪漫、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
第二章:代表建筑师与作品
2.1 辰野金吾与东京站
辰野金吾:被尊为“日本近代建筑之父”,其作品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
东京站:作为辰野的代表作,展现了其设计中的对称美学和历史融合。
2.2 勒·柯布西耶在日本的遗产
对现代主义的影响: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对日本建筑师产生了深远影响。
具体作品分析:如国立西洋美术馆,体现了其“新建筑五点”原则。
第三章:建筑风格与流派
3.1 大正浪漫主义
特点:强调手工艺和自然美,反对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
代表作品:如箱根登山铁路沿线的小田原车站。
3.2 现代主义建筑
国际风格:简洁的几何形态,强调结构和材料的诚实性。
新陈代谢运动: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注重结构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
第四章:建筑与社会变迁
4.1 建筑与战争
战争对建筑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建筑遭受破坏,战后重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防空建筑:如东京都厅舍,其防空功能体现了战争时期的社会需求。
4.2 当代建筑与社会问题
城市化挑战: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建筑师需要解决高密度居住、生态保护等问题。
可持续建筑:注重节能和环保,利用高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第五章:建筑教育与未来展望
5.1 日本建筑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教育体系:从早期的师徒制到现代的专业化教育。
国际视野: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5.2 面向未来的建筑趋势
数字化技术:BIM、VR/AR等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与人的共生:探索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