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克莱尔·毕肖普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2022年01月01日
《装置艺术:一部批评史》由英国作者克莱尔·毕肖普撰写,深入探讨了装置艺术这一当代最流行、最广泛的艺术形式。本书首次系统地描述了装置艺术的兴起,并对其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审视和重新评估。毕肖普通过本书向读者展示了装置艺术的历史脉络、艺术特点和批评理论,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装置艺术的途径。本书不仅适合艺术爱好者和从业者阅读,也可作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相关专业的参考书籍。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装置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在未来艺术发展中的可能走向。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装置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1 起源背景
艺术从20世纪初开始多元化发展,装置艺术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逐渐兴起。
主要受到现代艺术、达达主义与构成主义等流派的影响。
1.2 发展过程
从早期艺术家如杜尚的作品《泉》中可见装置艺术的雏形。
发展至70年代,装置艺术已成为主流艺术形式之一。
第二章:装置艺术的定义与特性
2.1 定义探讨
装置艺术是指在空间中布置的各种物体(甚至包括艺术家本人)构成的艺术作品。
它强调观众的参与性和现场感。
2.2 艺术特性
通常具有临时性,且难以收藏或展示。
多样性,使用的材料可以非常普通或极其昂贵。
第三章:代表性装置艺术家及其作品
3.1 早期代表人物
马塞尔·杜尚:以其现成品挑战传统艺术观念。
索尔·勒维特:其作品注重观念传达和观众的互动。
3.2 当代艺术家
安尼施·卡普尔:使用鲜艳色彩和极简主义设计,创造出令人深思的装置艺术。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作品中经常融入自然元素和科技手段。
第四章:装置艺术的批评理论
4.1 形式主义批评
聚焦于作品本身的视觉和审美特质。
忽视作品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4.2 语境主义批评
强调艺术与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
认为装置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观众对其的理解和参与。
第五章:装置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角色与挑战
5.1 角色定位
装置艺术被视为探索新的感知方式和交流形式的先锋。
在当代艺术馆和展览中占据重要地位。
5.2 发展中的挑战
商业化和市场压力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自由。
技术进步为装置艺术带来新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复制和虚拟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