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史蒂文·史密斯 /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 2021年11月01日
《现代性及其不满》是耶鲁大学政治哲学公开课的姊妹篇,作者史蒂文·史密斯以施特劳斯派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现代性的困境与不满。本书精妙地融合了众多现代哲学大师的思想,从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到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史密斯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这些思想家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通过小说与人生故事的交织,展现了现代人在面对科技进步、道德沦丧等问题时所感到的迷茫与挣扎。本书不仅是对现代性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对人性、道德、信仰等议题的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思想的盛宴。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现代性的起源与特征
1.1 现代性的定义
时间观念的转变:从静止、循环的时间观转向线性和不可逆的时间观。
科学与技术的崛起:科学方法和技术创新的扩散,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
1.2 现代性的特征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自由和自我表达。
理性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被系统化、逻辑化和效率化。
反思性:现代社会不断地自我审视和批判,追求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二章:现代性的社会构建
2.1 经济现代化
工业化:手工业向机械生产的转变,带来了大规模生产和商品消费的增加。
资本主义的兴起:私有财产、市场竞争和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社会的核心驱动力。
2.2 政治现代化
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主权和民族认同的加强。
法治与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和普及。
第三章:现代性与文化变迁
3.1 文化多元化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生活风格的交融与冲突。
亚文化的兴起: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多样化的亚文化群体。
3.2 现代传媒与文化影响
媒体的力量:现代通信手段如何塑造公众意见和文化趋势。
消费主义文化:商品和品牌如何成为文化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第四章:现代性的不满与批评
4.1 现代性的危机
异化与孤独: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常常感到孤立无援和异化感。
社会不平等的加剧:经济发展带来了财富积累的不均,加剧社会分层和不公。
4.2 批评与反思
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对现代性的基础进行质疑,提出多元和相对的价值观。
生态批评:现代工业化社会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忽视。
第五章:现代性的未来展望
5.1 科技的影响
信息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对人类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潜在影响。
5.2 全球化的挑战
文化交流与冲突: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和价值的交流与碰撞。
全球治理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全球管理体系来解决跨国和全球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