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甲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2021年01月01日
《在峡江的转弯处》是陈行甲的自传体随笔,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从童年时光到基层工作,再到担任巴东县委书记的岁月,书中描绘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陈行甲以坦诚的心态,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心得和生活感悟,尤其是他在巴东的执政期间,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依然坚定信念,为民办实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这本书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生动记录,值得广大读者深入品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我和我的母亲
1.1 母亲的性格与影响
勤劳坚韧:母亲每日辛勤劳作,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
正直无私:她坚持原则,不受贿赂,影响了陈行甲对于公义的追求。
善良悲悯:母亲对弱者的同情和帮助,培养了他的同理心。
1.2 母亲的教育方式
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身的行动向子女传达价值观。
鼓励阅读: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鼓励孩子们学习知识。
第二章:关于我们的事
2.1 与妻子的相识相知
共同的理想:两人因为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而走到一起。
互补的性格:陈行甲的活跃思维与妻子的稳重内敛相辅相成。
2.2 家庭的挑战与支持
聚少离多:工作原因导致的家庭分离,妻子承担家庭重任。
情感支柱:家庭成为陈行甲在艰难时刻的情感依靠。
第三章:路的起点
3.1 人生的转轨
选择公义:放弃高薪工作,投身于公共服务领域。
从政初心:希望改变社会现状,实现更加公平的分配。
3.2 初入政坛的挑战
适应新环境:从校园到政府部门的转变。
学习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四章:在峡江转弯处
4.1 地方治理的观察与思考
深入基层: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创新实践: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善地方治理。
4.2 面对挫折的勇气
坚守原则:在面对压力和诱惑时,坚持正义不妥协。
吸取教训:将失败看作成长的垫脚石,不断进步。
第五章:我选择的路
5.1 辞职的决定与影响
个人选择:出于对个人价值和理想的追求,选择离开公职岗位。
社会影响:辞职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对公职人员的思考。
5.2 对未来的展望
公益事业:投身于公益事业,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
自我反思:持续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