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杰弗里·E. 杨(Jeffrey E. Young)、珍妮特·S. 克罗斯科(Janet S. Klosko)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9年05月01日
《性格的陷阱:如何修补童年形成的性格缺陷》一书由杰弗里·E. 杨和珍妮特·S. 克罗斯科合著,深入探讨了童年经历如何塑造我们的性格,并形成可能导致自我挫败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书中指出,许多人由于童年时期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或受到伤害,成年后常常过度迎合他人、缺乏自我认同,并深陷孤独与不安。通过丰富的案例与实用方法,作者引导读者识别自身的“性格陷阱”,学习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设定个人边界,并重塑自我认知。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摆脱过去的阴影,找回内心的力量与自信,从而创造更加幸福、满足的生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性格陷阱简介
1.1 性格陷阱的定义
定义:性格陷阱是童年时期形成的行为、思维和情感模式,这些模式在成年后可能不再适应,甚至导致心理困扰和生活问题。
特点:通常是潜意识中的,很难自我识别和改变。
1.2 性格陷阱的普遍性
普遍现象: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陷阱。
影响:可能影响人际关系、工作表现和个人成长。
1.3 性格陷阱的起源
童年经历:多数性格陷阱源自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等。
防御机制:有时作为应对童年压力的防御机制而形成。
第二章:识别性格陷阱
2.1 自我评估的重要性
内省:通过反思日常行为和情绪反应来识别可能的性格陷阱。
挑战假设: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持开放态度,质疑其合理性。
2.2 常见的性格陷阱类型
例子:完美主义、过度责任感、消极思维等。
特点:每种性格陷阱都有其特定的行为模式和内在信念。
第三章:性格陷阱的影响
3.1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关系:可能导致人际冲突和孤立。
职业发展:可能影响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心理健康: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3.2 对他人的影响
亲密关系:可能使伴侣、子女感到压力和不满足。
团队动态:在工作团队中可能成为障碍。
第四章:修补性格陷阱的策略
4.1 意识到性格陷阱的存在
第一步:认识到自己有性格陷阱是改变的第一步。
寻求反馈:向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寻求反馈。
4.2 接纳并处理情绪
情绪管理: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接纳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正常的一部分。
4.3 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替代行为:找到替代旧有行为的新行为。
认知重构: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影响情感和行为。
4.4 持续练习和改进
正念练习:利用正念增强自我觉察能力。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进展并调整策略。
第五章:特殊人群的挑战
5.1 青少年与性格陷阱
发展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性格陷阱可能更加明显。
支持系统: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支持和引导。
5.2 老年人与性格陷阱
生命阶段变化:老年人可能需要重新适应退休和社会角色的变化。
代际传递:性格陷阱可能在家庭成员间传递,影响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