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蕻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08年02月01日
《离乱弦歌忆旧游》是赵瑞蕻的一部回忆录,主要收录了关于西南联大、冯至、严文井、沈从文等人和事的回忆文章。书中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那个特殊时代下的历史场景和人物风貌,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深情回忆和对于文化名人的敬仰之情。其中,《离乱弦歌忆旧游——纪念西南联大六十周年》一文更是对于这所传奇大学的全面回顾,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青春与激情。整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回忆录,不仅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文化、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充满变革和追求的时代,以及其中那些令人敬仰的文化名人。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烽火连天岁月流
1.1 抗战岁月的背景介绍
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文人学者的内迁:许多知识分子随学校迁移至西南、西北等地,继续教育事业。
1.2 作者的成长与求学经历
早年生活:赵瑞蕻在温州成长,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
大学生活:考入中央大学外文系,受到师长如柳无忌等人的影响。
第二章:弦歌不辍在流离
2.1 学校西迁的艰辛与坚持
徒步迁徙:师生们长途跋涉,历经艰辛,但教育理想未曾熄灭。
办学条件艰苦:尽管条件有限,学校仍努力维持正常教学活动。
2.2 个人在流离中的成长与感悟
生活的转变:适应战争环境,学会在艰苦中找寻希望。
文学创作的萌芽:在这时期,作者的文学创作热情被激发。
第三章:忆旧游之南岳一年
3.1 南岳山上的学术殿堂
临时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设立在南岳,成为学术交流的中心。
学术氛围:学者们坚守岗位,学生们在战争中学习,学术氛围浓厚。
3.2 与名师的交流互动
柳无忌的影响:赵瑞蕻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闻一多的课堂:闻一多的《楚辞》研究课程让作者受益良多。
第四章:离乱中的诗意人生
4.1 战火中的文学创作
诗歌创作:作者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文学批评: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学批评观,对古典和现代文学作品进行评价。
4.2 故土情怀与现实关怀
对家乡的思念:作品中流露出对温州风土人情的怀念。
关注社会问题: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