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江 / 九州出版社 / 2018年12月01日
《燕园习影录:在北大看电影》是由北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朱靖江先生策划并选编的一部独特文集。这本书汇聚了北大师友关于北大、电影以及在北大观看电影的精彩文章,展现了电影与北大学术的交汇融合。读者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文字感受到北大独特的学术氛围和电影文化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到在北大看电影的特殊体验和独特感悟。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电影和北大的文化记录,更是一部反映北大精神面貌和学术风采的重要著作,对于喜欢电影和对北大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走进燕园
1.1 燕园的地理位置与历史
地理位置:北京大学位于北京西郊的颐和园附近。
历史沿革:燕园原为清朝皇家园林,经多次变迁后成为北京大学的所在地。
1.2 燕园的建筑特色与文化氛围
建筑特色:融合中西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的元素,也有现代建筑的设计。
文化氛围:燕园不仅是学术圣地,也是各种文化活动和思想的汇聚地。
第二章:燕园的电影放映史
2.1 早期电影放映活动
电影传入中国:早期的电影放映作为新奇的娱乐方式引入中国。
燕园首放电影:北大在1902年进行了最早的电影放映活动之一。
2.2 电影与北大的学术生活
电影研究兴起:北大在1920-1930年代开始设立电影相关的课程和研究。
观影习惯形成:电影逐渐成为燕园师生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第三章:燕园中的电影人
3.1 电影大师与燕园的交集
来访交流:国内外知名电影人如费穆、蔡楚生等到访燕园并与师生交流。
学术影响:电影大师们的思想和作品对燕园的学术研究和艺术氛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燕园学子的电影梦想
创作探索:燕园学生中的电影爱好者和实践者在电影创作中不断探索。
影坛成就:众多燕园走出的学子成为中国电影界的栋梁之才。
第四章:电影与燕园文化的交融
4.1 电影节的举办及其影响
电影节兴起:燕园成为多个国际和国内电影节的重要举办地。
学术交流:电影节为电影界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交流与争鸣的平台。
4.2 电影与燕园传统艺术的对话
戏曲融入:燕园的电影放映常常与传统戏曲结合,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多元碰撞:通过电影这一现代媒介,燕园的传统艺术得到了新的阐释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