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8年08月01日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一书由美籍学者万志英撰写,深入探究了中国宗教文化中左道的地位及财神信仰在通俗宗教框架下的演变。该书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左道在中国宗教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同时详细阐述了财神信仰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家庭祭仪和新年礼俗中的不可替代地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和深度,以及左道和财神信仰在其中的独特作用。此书对于研究中国宗教文化、民俗信仰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学者和爱好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部分:引言
关键点
研究背景:探讨中国宗教信仰中的神魔对立概念。
研究目的:理解神魔在中国宗教信仰和社会中的作用。
分析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及当代民间信仰实践。
第二部分:中国宗教中的神与魔
2.1 神话传说中的神与魔
创世神话:神创造秩序,魔代表混乱。
道德象征:神为善,魔为恶,体现二元对立。
2.2 宗教经典中的描述
道教文献:道教中的神魔具有复杂的等级和属性。
佛教故事:佛与魔的斗争象征着心灵修炼的过程。
第三部分:神与魔在民间信仰中的实践
3.1 民间宗教仪式
驱邪与祈福:通过仪式行为对抗魔障,祈求神的庇护。
神魔造像:造像艺术中体现的神魔形象及象征意义。
3.2 当代信仰活动
民间疗法:利用神魔概念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节日庆典:庆祝活动中对神魔的崇拜和祭祀。
第四部分:神与魔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4.1 文化符号的意义
流行文化:现代媒体中的神魔形象及其传播。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中对神魔主题的新解读。
4.2 社会心理功能
恐惧与管理:社会对神魔力量的恐惧及应对策略。
价值教化:神魔形象在价值观和社会教化中的作用。
结论
关键点
多元与融合:中国宗教文化中神魔概念的多元性和融合性。
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影响:神魔主题在现代社会的持续性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