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2021年12月01日
《中国石窟简史》一书由常青撰写,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石窟的起源、发展与影响。石窟寺,作为河畔山崖间开凿的佛教寺院,源于古代印度,随佛教东传至中国。本书从石窟传入中国之初始,系统梳理了其在华夏大地的演变历程,展现了佛教艺术与中国文化的交融共生。书中不仅揭示了石窟寺在僧侣修行中的重要地位,还探讨了其对中国宗教、艺术乃至社会的深远影响。阅读此书,读者可以一窥中国石窟的瑰丽风貌,领略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更能深入理解石窟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定义与发展:介绍石窟艺术的定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研究意义:强调石窟艺术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性。
目的与方法:概述本书的目的与研究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阅读指南。
第二章:中国石窟的地理分布
小节一:北方石窟群
敦煌莫高窟: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以壁画和塑像著称。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展现北朝至唐代的佛教艺术。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的代表,历经北魏至宋代的雕凿。
小节二:南方石窟群
大足石刻:重庆大足的宝顶山和北山石窟,南宋时期的杰作。
杭州飞来峰石窟:江南地区的重要石窟群,元代造像风格明显。
第三章:石窟艺术与宗教信仰
小节一:佛教与石窟艺术
传播途径:佛教教义如何通过石窟艺术传播。
艺术与教义的结合:雕塑、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和象征意义。
小节二:道教与其他宗教对石窟的影响
道教石窟的特点:与佛教石窟艺术的不同表现。
多宗教共存的现象:探讨不同宗教在石窟艺术中的交融。
第四章:石窟艺术的演变
小节一:早期石窟艺术(东汉至南北朝)
外来影响:初期石窟艺术与印度、中亚的关联。
地域特色:各地区石窟风格初步形成。
小节二:隋唐盛期石窟艺术
艺术顶峰:石窟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创新精神:唐代石窟艺术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小节三:宋以后石窟艺术的变迁
风格的转变:宋代及以后石窟艺术风格的演变。
社会文化影响:石窟艺术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
第五章:保护与传承
关键点:
现存问题:石窟面临的保护挑战。
保护措施:国内外的保护经验和技术应用。
文化传承:石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传承方式。
总结中国石窟艺术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
对未来石窟艺术的保护与研究提出展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