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贝克尔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年02月01日
《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一书由美国学者贝克尔撰写,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越轨行为。该书聚焦于揭示9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在越轨行为研究方面的最新趋势和热点问题。贝克尔在书中详细分析了局外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他们如何因为违反社会规范而被边缘化。通过对越轨行为的深入研究,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规范、道德观念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本书对于社会学研究者、学生以及对越轨行为和社会边缘群体感兴趣的人士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社会中的局外人和他们的行为。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越轨行为的界定
1.1 社会学的视角
定义:越轨行为被定义为违反社会规范和期望的行为。
社会学角度:不仅仅关注行为的实际越轨程度,更关注社会如何标签化和响应这些行为。
1.2 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
多样性和相对性:社会规范因文化、时代和群体的不同而异。
道德的多样性:没有普遍适用的道德标准,不同社会中道德准则的差异导致对越轨行为的理解不同。
第二章:越轨的社会建构
2.1 标签化理论
基本概念:个体通过他人给予的越轨标签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和身份。
过程:标签化的过程从初级越轨到次级越轨的转变,个体逐渐认同并内化越轨者角色。
2.2 社会反应与越轨定型
社会反应:公众、媒体和司法机关等如何对越轨行为作出反应,影响了对越轨的理解和标签化的形成。
定型化:媒体常常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化为固定的越轨定型,从而影响公众的认知。
第三章:越轨与社会控制
3.1 社会控制的概念
功能主义论:社会控制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防止犯罪和不正常行为。
冲突论:社会控制是强势群体用来压制弱势群体的工具。
3.2 法律与社会秩序
制定法律的目的:通过法律对越轨行为的惩罚和预防,维护社会秩序和集体安全。
法律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可能的越轨行为,且有时会被用作政治和社会控制的工具。
第四章:文化与越轨
4.1 文化相对论
观点:越轨行为在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正常,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以被视为越轨。
文化决定因素:性别、年龄、阶级等文化因素在决定什么是对或错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2 反主流文化的越轨
次文化:某些群体的次文化可能包含有悖于主流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元素。
反叛与支持:反主流文化的越轨行为既可能是对社会规范的挑战,也可能获得特定社群的支持。
第五章:越轨研究的未来趋势
5.1 综合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跨学科:未来的越轨研究需要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经验研究与理论:强调经验和理论之间的重要联系,确保研究的实证基础和支持理论创新。
5.2 社会变迁与越轨行为的变迁
全球化影响:全球化改变了社会结构,也可能影响越轨类型和频率的变化。
技术进步:新兴技术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会互动模式,带来了新形式的越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