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乐山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9年07月01日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的杰作,由董乐山翻译并引入中国。这部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和深邃的洞察力,描绘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的未来社会。在这个世界中,“老大哥”无处不在,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而“双重思想”和“新话”则成为了维护统治的工具。奥威尔通过这些独特的设定,深刻揭示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以及对自由的摧毁。这部小说不仅是对未来社会的警示,更是对人性、权力和自由的深刻思考。它以其鲜明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立场,成为了世界文坛上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当代社会和思考人类未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无知即是力量
1.1 新话的创造
目的:缩小思想范围,消除异端思想。
手段:简化语言,剔除不合适的词汇,最终达到控制思想的目的。
1.2 历史的篡改
动机:党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需要对过去的历史进行改写。
结果:党的历史成为唯一的历史,党的历史正确性不容置疑。
1.3 双重思想的普及
定义:同时接受两个矛盾的信念,并且在思维中同时保持它们。
应用:在党对真理的操控中广泛应用,使人民相信党的所有决策都是正确的。
第二章:思想的警察
2.1 内心的反叛
主角:温斯顿·史密斯,对党的统治产生了质疑。
表现:写日记,表达对党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2.2 朱莉亚的启示
角色:朱莉亚,表面爱党,实则内心叛逆。
观点:与温斯顿相爱,证明党无法真正控制人的内心。
2.3 思想警察的监视
象征:电幕,无处不在,随时监视党员的一举一动。
影响:造成人民心理上的恐惧和服从。
第三章:真理部的地下室
3.1 真理部的工作
描述:修改历史记录,保证党永远是对的。
例子:温斯顿修改过去的报纸文章,使之符合党的新方针。
3.2 帕森斯的悲剧
人物:帕森斯,极端忠诚于党的积极分子。
结局:因被怀疑思想犯罪而遭受逮捕和严刑拷打。
3.3 反抗党的决心
决定:温斯顿和朱莉亚加入“反派”,准备反抗党。
希望:寻找真实的历史,揭露党的谎言,恢复人类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