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 口述、文靖 执笔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6年03月01日
《上学记》(增订版)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历史,由文靖执笔。何兆武先生生于1921年,经历了北平的小学和中学时代,后在西南联大度过七年的大学和研究生生涯,期间曾在四个不同的系学习。他最终在清华大学任教,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学者。 这本书以口述史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何兆武先生近一个世纪的求学与人生经历,尤其是他在西南联大那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岁月。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老一辈学者的学术追求、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也可以深刻领悟到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上学记》是一本珍贵的历史见证,也是一部启迪后人的励志之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回忆
1.1 家世与童年
**背景**: 何家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父亲何秉周从事法律工作。
**教育方式**: 父亲的教育理念自由开放,母亲则重视传统道德教育。
**早期读物**: 何兆武小时候阅读《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文学作品。
1.2 小学与初中
**学习经历**: 先在私塾后转入公立学校,初中时开始接触西方科学知识。
**教师印象**: 描述了多位印象深刻、各有特色的小学、初中老师。
**课外生活**: 学校外的活动和家庭中的读书生活培养了广泛兴趣。
1.3 高中时期
**转学经历**: 从北平到长沙,再到南京继续高中学业。
**爱国运动**: 参与“一二·九”学生运动,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章:求学与任教
2.1 昆明岁月
**联大生活**: 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学术环境**: 西南联大的学术氛围浓厚,老师们不仅学问渊博,而且人格高尚。
**同学互动**: 与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了他对学术的热情。
2.2 求学之路
**哲学思考**: 对哲学深感兴趣,尤其着迷于德国古典哲学。
**专业选择**: 最终选择了历史学,但对文学的热爱始终贯穿一生。
2.3 教书生涯
**教学方法**: 强调启发式教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
**师生关系**: 讲述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感情,以及对青年学者的期望。
第三章:思想与反思
3.1 学术观点
**历史观**: 认为历史是研究人类的过去,而非单纯的事实堆砌。
**科学观**: 强调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比科学知识更重要。
3.2 历史与现实
**中国与世界**: 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现代思考**: 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3.3 文化与教育
**文化传统**: 讨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互补性。
**教育改革**: 提出了自己对教育改革的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