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2022年10月01日
《汉字再发现》是一本由葛亮撰写的古汉字通识读本,旨在通过900多幅出土古文字例字,向文史爱好者、书法研习者、语文教师和学生朋友们介绍200多个常用汉字的源流。这本书不仅展示了汉字的历史演变,还深入揭示了关于汉字的“常识”,帮助读者从旧识中发掘新知。通过阅读《汉字再发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和变化,从而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本书不仅适合研究汉字的专家学者,也适合广大读者作为一本有趣的汉字文化读物来阅读。无论是对汉字感兴趣的普通人,还是正在学习汉字的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启发。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一、引言
关键点: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简述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发展过程。
汉字的文化意义:探讨汉字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重要性。
研究目的与方法:介绍本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即以汉字的结构和意义为核心进行探索。
二、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2.1 汉字的构造原理
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字形分析:从笔画到偏旁,剖析汉字的构成元素。
2.2 汉字的演变历程
甲骨文至小篆:文字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化。
隶书至楷书:文字趋于规范和简化。
行书与草书:书写速度加快,形式多样化。
三、汉字的意义与阐释
3.1 字义的历史变迁
本义与引申义:汉字意义的起源和发展。
词义的扩大与缩小:语言使用时对字义的影响。
3.2 多义词与异体字
一字多义:汉字作为语言符号的多功能性。
异体字现象:字形差异下的意义共通。
四、汉字与文化
4.1 汉字与哲学思想
阴阳五行:汉字中体现的哲学观念。
儒家思想:汉字与文化教育的紧密联系。
4.2 汉字与文学艺术
诗词歌赋:汉字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书法与绘画:汉字艺术的表现形式。
五、汉字的现代应用与挑战
5.1 汉字的信息处理
汉字编码:信息化时代对汉字处理的要求。
输入输出技术:汉字在计算机和手机等设备中的应用。
5.2 汉字的保护与发展
濒危汉字的保护:对于古老汉字遗产的重视。
汉字的国际传播:推动汉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结语
关键点:
汉字的未来展望: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汉字研究的价值: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