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周颂 · 小毖
《周颂·小毖》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周成王自我规诫、自我戒勉的诗。全诗一章,一共八句。诗中以小桃虫会变成大鸟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以喻管蔡之乱、武庚之祸由小变大,悔恨之情溢于言表。比喻比较含蓄生动。后世常用的“惩前毖后”的成语,即出于此诗。
楚辞 · 九思 · 其六 · 悼乱
《九思·悼乱》是东汉文学家王逸所作的一首代言体辞赋。收录于《楚辞》中。“悼乱”是哀悼世事的混乱。这篇文章表达了主人公想要奔赴远方时的复杂、繁乱心情。此辞一开始就从“乱”入手,描写了自然界群兽并存、是非倒置的混乱场景;接着又写贤良之人被逐而佞人得宠的黑暗朝政;随后写想要隐居却满目怪兽恶鸟,生存受到威胁的恐怖情景;最后写主人公弧身一人、知音难觅又陷入困境,最终发现自己最眷恋的还是祖国、君王的心情。作者同样运用合理化的想象,将屈原在严峻形势下百折不挠的爱国精神进行了描述,
西江月 · 阻风三峰下
这首词此词写了作者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山水的热爱。 词的上阕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张孝祥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这是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文正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皆是妙笔。 词的下阕由景入情,写停船后作者期待风势转顺、天气转好,即使今天露宿湖面,凉风侵袭,心里也十分惬意。「水晶宫里奏霓裳」一句,驰骋想象,造景奇特,照应「波神」,眼前似乎是水府鱼宫伴着秋风,轻打着木船,发出阵阵声响,就像是水族们演奏的《霓裳羽衣曲》,美妙动听。最后以「准拟岳阳楼上」作结,表示他一定要登上岳阳楼欣赏洞庭湖的美景。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联想到范文正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词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潜意识里仍受范氏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所驱动,他希望有朝一日能一展抱负,建立功业。 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衹透露出张于湖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这是此词的特色,作者张孝祥构思独到之处。 全词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笔力雄放,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浓厚的浪漫色彩和风趣诙谐的语言,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独具风格。
蚕妇吟
这首诗描写了“蚕妇”和“玉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借富贵人家的女人歌舞彻夜不归,来反衬蚕妇生活之辛苦。杜鹃啼叫到还只是四更天的时候,蚕妇不得不起来察视养的蚕是否吃的桑叶稀少了,以免影响到蚕茧的产量。蚕妇日以继夜辛苦地劳作,对她来说,那些“玉人”夜深达旦地歌舞供贵人娱乐,直到楼头明月已经西沉,挂在柳梢枝头的时候还没有回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全诗借富贵人家的女人歌舞彻夜不归,来反衬蚕妇生活的辛苦,将玉人和蚕妇置于同一时间内,因身份不同而苦乐不均的情况。但评论亦认为和歌女对比起不到辛辣讽刺之效果,玉人歌舞并非自己纵情享乐,亦为身不由己。 同样写蚕妇,北宋张俞的写法更为一针见血: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此诗矛头堪称“稳、准、狠”,直接对准不劳而获之人,因而也流传更广。
宫怨
《宫怨》是唐代诗人司马扎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是表现宫女的凄凉生活和她们在宫中葬送青春的无限悲哀。诗先从晓莺啼鸣勾起宫女们的满腔愁怨着手,接着写她们愁怨的主要内容。再用宫苑内年年花落,御沟里花随水流写出宫女的青春一年一年地消逝,反映出她们被永禁深宫的悲苦。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疏影 · 催梅
低枝亚实。望翠阴护晓,幽梦难觅。凄楚霓裳,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春风似怪重门掩,未许入、玉堂吟笔。想寿阳,却厌新妆,倦抹粉花宫额。 还记孤山旧路,未应便负了,波冷蟾白。莫寄相思,惟有寒烟,伴我骚人闲寂。东君须自怜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积。好试敲、羯鼓声催,与约鼎羹消息。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十九章 · 假真并观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
丽人行
唐代自武后以来,外戚擅权已成为统治阶层中一种通常现象,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主因。《旧唐书·杨贵妃传》载:“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璨瓓芳馥于路。而国忠私于虢国,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联镳方驾,不施帷幔。每三朝庆贺,五鼓待漏,靓妆盈巷,蜡炬如昼。”又杨国忠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十一月拜右丞相兼文部尚书,势倾朝野。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春。 此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最后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讽刺含蓄不露,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送孟东野序
《送孟东野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全文主要针对孟郊“善鸣”而终生困顿的遭遇进行论述,作者表面上说这是由天意决定的,实则是一种委婉其辞的含蓄表达,是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而不是在宣扬迷信。文章屡用排比句式,抑扬顿挫,波澜层叠,气势奔放;而立论卓异不凡,寓意深刻,是议论文中的佳制。
天门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 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 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 幡比翅回集,贰双飞常羊。 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 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 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谬上天知厥时。 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 佻正嘉古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 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水浒传 · 第九十六回 ·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话说宋阵里破乔道清妖术的那个先生,正是入云龙公孙胜。他在卫州接了宋先锋将令,即同王英、张清、解珍、解宝,星夜赶到军前。入寨参见了宋先锋,恰遇乔道清逞弄妖法,战败樊瑞。那日是二月初八日,干支是戊午,戊属土。当下公孙胜就请天干神将,克破那壬癸水,扫荡妖氛,现出青天白日。宋江、公孙胜两骑马同到阵前,看见乔道清羞惭满面,领军马望南便走。公孙胜对宋江道:“乔道清法败奔走。若放他进城,便深根固蒂。兄长疾忙传令,教徐宁、索超领兵五千,从东路抄至南门,绝住去路。王英、孙新领兵五千,驰往西门截住。如遇乔道清兵败到来,只截住他进城的路不必与他厮杀。”宋江依计传令,分拨众将,遵令去了。 此时兀是巳牌时分,宋江同公孙胜统领林冲、张清、汤隆、李云、扈三娘、顾大嫂七个头领,军马二万,赶杀前来。北将雷震等保护乔道清,且战且走。前面又有军马到来,却是孙琪、聂新领兵接应。合兵一处,刚到五龙山寨,听得后面宋兵,鸣锣擂鼓,喊杀连天,飞赶上来。孙琪道:“国师入寨住扎,待孙某等与他决一死战。”乔道清在众将面前夸了口,况且自来行法,不曾遇着对手,今被宋兵追迫,十分羞怒,便对孙琪道:“你们且退后,待我上前拒敌。”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乔道清高叫:“水洼草寇,焉得这般欺负人!俺再与你决个胜败!”原来乔道清生长泾原,是极西北地地面,与山东道路遥远,不知宋江等众兄弟详细。 当下宋阵里把旗左招右展,一起一伏,列成阵势。两阵相对,吹动画角,战鼓齐鸣。南阵里黄旗磨动,门旗开处,两骑马出阵。中间马上坐着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左手马上坐的是入云龙公孙一清,手中仗剑,指着乔道清说道:“你那学术都是外道,不闻正法。快下马归顺。”乔道清仔细看时,正是那破法的先生。但见: 星冠攒玉,鹤憋缕金。九宫衣服灿云霞,六甲风雷藏宝诀。腰系杂色彩丝绦,手仗松纹古定剑。穿一双云缝赤朝鞋,骑一谱灼鬃昂首马。八字神眉杏子眼,一部掩口落腮须。 当下乔道清对公孙胜道:“今日偶尔行法不灵,我如何便降服你?”公孙胜道:“你还敢逞弄那鸟术么?”乔道清喝道:“你也小觑俺!再看俺的法。”乔道清抖擞精神,口中念念有词,把手望费珍一招。只见费珍手中执的那条点钢枪,却似被人劈手一夺的,忽地离了手,如腾蛇般飞起,望公孙胜刺来。公孙胜把剑望秦明一指,那条狼牙棍,早离了手,迎着钢枪,一往一来,捽风般在空中相斗。两军迭声喝采。猛可的一声响,两军发喊,空中狼牙棍把枪打落下来,冬的一声,倒插在北军战鼓上,把战鼓搠破。那司战鼓的军士,吓得面如土色。那条狼牙棍依然复在秦明手中,恰似不曾离手一般。宋军笑得眼花没缝。公孙胜喝道:“你在大匠面前弄斧!” 乔道清又捏诀念咒,把手望北一招,喝声道:“疾!”只见北军寨后五龙山凹里,忽的一片黑云飞起,云中现出一条黑龙,张鳞鼓鬣,飞向前来。公孙胜呵呵大笑,把手也望五龙山一招,只见五龙山凹里,如飞电般掣出一条黄龙,半云半雾,迎住黑龙,空中相斗。乔道清又叫:“青龙快来!”只见山顶上才飞出一条青龙,随后又有白龙飞出,赶上前迎住。两军看得目瞪口呆。乔道清仗剑大叫:“赤龙快出帮助!”须臾,山凹里又腾出一条赤龙,飞舞前来。五条龙向空中乱舞,正按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互生互克,搅做一团,狂风大起。两阵里捧旗的军士,被风卷动,一连颠翻了数十个。 公孙胜左手仗剑,右手把麈尾望空一掷,那麈尾在空中打个滚,化成鸿雁般一只鸟飞起去。须臾,渐高渐大,扶摇而上,直到九霄空里,化成个大鹏,翼若垂天之云,望着那五条龙扑击下来。只听得刮刺刺地响,却似青天里打个霹雳,把那五条龙扑打得鳞散甲飘。原来五龙山有段灵异。山中常有五色云现。龙神托梦居民,因此起建庙宇,中间供个龙王牌位。又按五方塑成青、黄、赤、黑、白五条龙,按方向蟠旋于柱,都是泥塑金装彩画就的。当下被二人用法遣来相斗,被公孙胜用麈尾化成大鹏,将五条泥龙搏击的粉碎,望北军头上乱纷纷打将下来。北军发喊,躲避不迭,被那年久乾硬的泥块,打得脸破额穿,鲜血迸流,登时打伤二百余人,军中乱撺。乔道清束手无术,不能解救。半空里落下个黄泥龙尾,把乔道清劈头一下,险些儿将头打破,把个道冠打鳖。公孙胜把手一招,大鹏寂然不见,麈尾仍归手中。 乔道清再要使妖术时,被公孙胜运动五雷正法的神通,头上现出一尊金甲神人,大喝:“乔冽下马受缚!”乔道清口中喃喃呐呐的念咒,并无一毫儿灵验。慌得乔道清举手无措,拍马望本阵便走。林冲纵马拈矛赶来。大喝:“妖道休走!”北阵里倪麟,提刀跃马接住。雷震骤马挺戟助战,这里汤隆飞马使铁瓜锤架住。两军迭声呐喊,四员将,两对儿,在阵前厮杀。倪麟与林冲斗过二十余合,不分胜败。林冲觑个破绽,一矛搠中马腿,那马便倒,把倪麟颠翻下来。被林冲向心窝胳察的一枪搠死。雷震正与汤隆战到酣处,见倪麟落马,卖个破绽,拨马便走。被汤隆赶上,把铁瓜锤照顶门一下,连盔带头打碎,死于马下。宋江将鞭稍一指,张清、李云、扈三娘、顾大嫂一齐冲杀过来。北军大乱,四散乱撺逃生,杀死者甚众。 孙琪、聂新、费珍、薛灿,保护乔道清,弃了五龙山寨,领兵欲进昭德。转过山坡,离城尚有六七里,只听得前面战鼓喧天,喊声大振。东首小路撞出一彪兵来。当先二将,乃是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两军未及交锋,昭德城内见城外厮杀,守将戴美、翁奎领兵五千,开南门出城接应。徐宁、索超分头拒敌。索超分兵二千,向北抵敌。戴美当先,与索超斗十余合,被索超运金蘸斧砍为两段。翁奎急领兵入城。索超赶杀上去,杀死北军一百余人,直赶至南门城下,翁奎兵马已是进城去了。急拽起吊桥,紧闭城门。城上擂木炮石如雨般打将下来,索超只得回兵。 再说徐宁领兵三千,拦住北军去路。北军虽是折了一阵,此时尚有二万余人。孙琪、聂新二将敌住徐宁兵马。费珍、薛灿,无心恋战,领五千兵马,保护乔道清,投西奔走。这里徐宁力敌孙琪、聂新二将,被北军围裹上来,正是寡不敌众,看看围在垓心。却得索超、宋江南北两路兵都到,孙琪、聂新当不得三面攻击。聂新被徐宁一金枪刺中左臂,坠于马下,被人马践踏如泥。孙琪夺路要走,被张清赶上,手起一枪,搠中后心,撞下马来。北兵大败亏输,三万军马,杀死大半。杀得尸横遍野,流血成河。弃下金鼓旗幡,盔甲马匹无数。其余兵马,四散逃走去了。 宋江、公孙胜、林冲、张清、汤隆、李云、扈三娘、顾大嫂与徐宁、索超合兵一处,共是二万五千。闻乔道清同费珍、薛灿领五千兵马,望西逃遁,欲上前追赶。此时已是申牌时分,兵马鏖战一日,饥饿困罢,宋先锋正欲收兵回寨食息,忽报军师吴用知宋先锋等兵马鏖战多时,特令樊瑞、单廷珪、魏定国整点兵马一万,准备火把火炬,前来接应。宋先锋大喜。公孙胜道:“既有这枝军马,兄长同众头领回寨食息,小弟同樊、单、魏三位头领,领兵追赶乔道清,务要降服那厮。”宋江道:“赖贤弟神功,解救灾厄。贤弟远来劳顿,同回大寨歇息了,明日却再理会。乔道清这厮,法破计穷,料无他虞。” 公孙胜道:“兄长有所不知。本师罗真人常对小弟说:'泾原有个乔冽,他有道骨,曾来访道,我暂且拒他,因他魔心正重,亦是下土生灵造恶,杀运未终。他后来魔心渐退,机缘到来,遇德而服。恰有机缘遇汝,汝可点化他,后来亦得了悟玄微,日后亦有用着他处。'小弟在卫州遵令前来,于路问妖人来历。张将军说:'降将耿恭知他备细,道是乔道清即泾县乔冽。'适才见他的法,与小弟比肩相似,小弟却得本师罗真人传授五雷正法,所以破得他的法。此城叫做昭德,合了本师'遇德魔降'的法语。若放他逃遁,倘此人堕陷魔障,有违本师法旨。此机会不可挫过。小弟即刻就领兵追赶,相机降服他。”只一席话,说得宋江心胸豁然,称谢不已。当下同众将统领军马,回营食息。公孙胜同樊瑞、单廷珪、魏定国,统领一万军马,追赶乔道清不题。 再说乔道清同费珍、薛灿领败残兵马五千,奔窜到昭德城西,欲从西门进城。猛听得鼓角齐鸣,前面密林后飞出一彪军来。当先二将,乃是矮脚虎王英、小尉迟孙新,领五千兵,排开阵势,截住去路。费珍、薛灿抵死冲突。孙新、王英奉公孙一清的令,只不容他进城,却不来赶杀,让他望北去了。城中知乔道清术窘,大败丐输,宋兵势大,惟恐城池有失,紧紧的闭了城门,那里敢出来接应。 无移时,孙新、王英见公孙胜同樊瑞、单廷珪、魏定国领兵飞赶上来。公孙胜道:“两位头领且到大寨食息,待贫道自去赶他。”孙新、王英依令回寨。此时已是酉牌时分。却说乔道清同费珍、薛灿领败残兵,急急如丧家之狗,忙忙似漏网之鱼,望北奔驰。公孙胜同樊瑞、单廷珪、魏定国领兵一万,随后紧紧追赶。公孙胜高叫道:“乔道清快下马降顺,休得执迷!”乔道清在前面马上,高声答道:“人各为其主。你何故逼我太甚?”此时天色已暮,宋兵燃点火炬、火把,火光照耀,如白昼一般。乔道清回顾左右,止有费珍、薛灿及三十余骑。其余人马,已四散逃窜去了。乔道清欲拔剑自刎。费珍慌忙夺住道:“国师不必如此。”用手向前面一座山指道:“此岭可以藏匿。”乔道清计穷力竭,遂同二将驰入山岭。原来昭德城东北有座百谷岭,相传神农尝百谷处。山中有座神农庙。乔道清同费、薛二将,屯扎神农庙中。手下止有十五六骑。只因公孙胜要降服他,所以容他遁入岭中。不然,宋兵赶上,就是一万个乔道清也杀了。 话不絮繁。却说公孙胜知乔道清遁入百谷岭,即将兵马分四路扎立营寨,将百谷岭四面围住。至二更时分,忽见东西两路火光大起,却是宋先锋回寨,复令林冲、张清各领兵五千,连夜哨探到来。与公孙胜合兵一处,共是二万人马,分头扎寨,围困乔道清不题。 且说宋江次日,探知乔道清被公孙胜等,将兵马围困于百谷岭,即与吴学究计议攻城。传令大兵拔寨起营,到昭德城下。宋江分拨将佐到昭德,围的水泄不通。城中守将叶声等,坚守城池。宋兵一连攻打二日,城尚不破。宋江在城南寨中,见攻城不下,十分忧闷。李逵等被陷,不知性命如何。不觉潸然泪下。军师吴用劝道:“兄长不必烦闷。只消用几张纸,此城唾手可得。”宋江忙问道:“军师有何良策?”当下吴学究不慌不忙,叠着两个指头,说出这条计来。有分教:兵不血刃孤城破,将士投戈百姓安。毕竟吴学究说出什么来?且听下回分解。
隋宫
此诗选取典型题材,讽咏隋炀帝杨广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全诗在艺术方法上将实写与虚写巧妙地运用在一起,一实一虚展示了前朝皇帝与当朝皇帝的昏庸,讽刺意味浓厚,具有力度,此诗长于思想性,不失为政治讽刺诗佳作。
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