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中庸 · 第十八章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玉漏迟 · 其二 · 和
自怜翠袖,向天寒、独倚孤篁吟啸。半世虚名,孤负白云多少。欲问梅翁旧约,怕误我、沙头鸥鸟。时一笑。行行且止,人间蜀道。 休怪岁月无情,叹尘世浮生,闲忙闲老。待趁黑头,万里封侯都了。今古勋名一梦,听未彻、钧天还觉。羌管晓。楼角曙星稀小。
浣溪沙 · 髻子伤春慵更梳
这是一首反映贵族女子伤春情态的小调。运用正面描写、反面衬托的手法,着意刻画出一颗孤寂的心。 上阕首句写人,「髻子伤春慵更梳」似是述事,其实却是极重要的一句心态描写:闺中女子被满怀春愁折磨得无情无绪,只随意地挽起发髻懒得精心着意去梳理。接下来两句是写景,前句「晚风庭院落梅初」中的「初」字用得极工巧,它使得写景之中又点出了季节时间:习习晚风吹入庭院,正是春寒料峭经冬的寒梅已由盛开到飘零之时。春愁本就撩人,何况又见花落!后句「淡云来往月疏疏」写淡淡的浮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天边的月亮也显得朦胧遥远。以「疏疏」状月,除了给月儿加上月色朦胧、月光疏冷之外,仿佛那还是一弯残月,它与「淡云」、「晚风」、「落梅」前后相衬,构成了幽静中散发着凄清的景象,完全和首句渲染的心境相吻合。上阕运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远、情景相因的写法,深刻生动。 下阕通过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含蓄地反衬伤春女子内心的凄楚。前两句写室内陈设极尽华美「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镶嵌着美玉的鸭形熏炉中,还闲置着珍贵的龙脑香,懒得去点燃熏香;织有朱红的樱桃花色的、覆盖如斗形的小帐低垂,上面装饰着五色纷披的丝穗。这里主要写室内的静物,但也有心情的透露,如「玉鸭熏炉闲瑞脑」中的一个「闲」字,不就闪现出女主人公因愁苦无绪,连心爱的龙脑香味也懒得闻嗅了吗!结尾是一个问句「通犀还解辟寒无」,句中的「通犀」指能避寒气的犀角,名「辟寒犀」,据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开元二年冬,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于殿中,温然有暖气袭人」,意谓:试问这只金灿灿的辟寒犀角,现在还会不会再把温暖宜人的气味释放出来?句中「还解」的一个「还」字点出了这样的内容:往昔之时,这只犀角曾尽心尽意地为男女主人布温驱寒;而今伊人远去,天各一方,犀角有情也应感伤,你到底还知道抑或忘记了为孤独的女主人避寒的使命呢?词人假借向犀角的设问,进一步刻画词中人触物伤情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使句意曲折婉转、摇曳生姿,好似在微波细纹的水面上,又激打起一圈向周边渐渐扩展的涟漪。 该篇在写作技巧上的特点,值得加以强调的当推:炼字维妙,不着雕痕;未画愁容,愁态毕现。
双调 · 水仙子 · 次韵
《水仙子·次韵》是元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小令,该曲淋漓尽致的发露出作者对道家生活的向往。作者所塑造的“海上神仙”,显现出了避世抗俗的积极意味,与纯粹宗教意义上的求道成仙有了截然的区别。全曲给人以豪放的印象,而无夸诞的嫌疑。
倾杯
《倾杯·金风淡荡》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秋夜怀人词作。词的上片先写深秋长夜小院之景,后面转而怀人;下片写词人饱受思念之苦。全词铺写深秋月色和离情别绪,皆是层层翻出,尽情挥洒。
盐角儿 · 亳社观梅
此词咏梅。上阕先赞梅之品格始终如一,再赞梅香彻骨。直是赋体,吐露无馀。下阕赞梅之风姿,「占溪风,留溪月」勾勒出一幅溪月梅韵图。上阕写梅花色香,用重句而略更数字,两联似对非对,遣词灵动。下阕以山桃作比,更托出梅花高洁标格。词人亦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维摩诘经 · 弟子品第三
维摩诘所说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净名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有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
喜迁莺
《喜迁莺·霞散绮》是宋朝词人夏英公写的一首词。景德年间,宋真宗为了助兴及试探作者夏英公的才华,命令作者做了这首应制词,此词主要描写了後宫宴乐的环境、景色、气氛,将後宫比拟为仙界,化用前人诗句,运用典故,赢得了宋真宗赏悦,突显了作者的才华。
竹石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兰陵王
绮霞散。空碧留晴向晚。东风里,天气困人,时节秋千闭深院。帘旌翠波飐。窗影残红一线。春光巧,花脸柳腰,勾引芳菲闹莺燕。闲愁费消遣。想娥绿轻晕,鸾鉴新怨。单衣欲试寒犹浅。 羞衾凤空展,塞鸿难托,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迷恋。画堂宴。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兰膏宝篆春宵短。拥檀板低唱,玉杯重暖。众中先醉,谩倚槛、早梦见。
南楼中望所迟客
《南楼中望所迟客》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可以分为三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迟客不至的失望,通过回想月亮最圆、月色最好时与友人会面,更反衬了今日失望的深。中间八句为第二部分,大量引用《楚辞》中的典故,表现了对友人入骨的思念,也表现了对友人一种温情的体贴。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写自己在焦急地询问友人的消息,企望着能与友人欢乐相会。这首诗用典故很多,切对人物心理变化写的非常细腻、深情。
金陵歌送别范宣
《金陵歌送别范宣》是诗人李白的七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6卷第42首。全诗熔写物、抒情、怀古、咏史、送人为一体,对历史兴衰的感怀,所含挣扎幽愤多,既有个人仕途不得志、怀才不遇之意,亦有对家国渐渐衰亡而忧虑,诗词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国风 · 鄘风 · 干旄
《国风·鄘风·干旄》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赞美卫文公群臣乐于招贤纳士的诗,叙述了卫国官吏带着布帛良马,树起招贤大旗,到浚邑访问贤才的景况。全诗三章,每章六句,全用赋体,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场面描写得很隆重,气氛表现得很热烈。
归朝欢 · 送都宪秦公巡抚北畿
使君才器由天赋。骅骝早聘青云路。京华扬历政声隆,藩郡翱翔仁泽溥。九重深眷顾。玉节煌煌明绣斧。到京畿,扬清激浊,千里民安祚。 东风吹散西山雨。冠盖纷纷朝出祖。黎元深感使君恩,车前卧辙人无数。圣主思贤辅。姓名定入金瓯覆。怅明朝,相思两地,空望云间树。
声律启蒙 · 下卷 · 五歌
山对水,海对河,雪竹对烟萝。新欢对旧恨,痛饮对高歌。琴再抚,剑重磨,媚柳对枯荷。荷盘从雨洗,柳线任风搓。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 繁对简,少对多,里咏对途歌。宦情对旅况,银鹿对铜驼。刺史鸭,将军鹅,玉律对金科。古堤垂亸柳,曲沼长新荷。命驾吕因思叔夜,引车蔺为避廉颇。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霜对露,浪对波,径菊对池荷。酒阑对歌罢,日暖对风和。梁父咏,楚狂歌,放鹤对观鹅。史才推永叔,刀笔仰萧何。种橘犹嫌千树少,寄梅谁信一枝多。林下风生,黄发村童推牧笠;江头日出,皓眉溪叟晒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