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满江红 · 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馀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满路花 · 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芦遮曲岸天,竹碎沙滩月。榜人乘夜渡、呼声捷。严寒堕指,百丈迎风折。 星芒动金阙。送下栴檀,却随鼓角清越。 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何如茅屋卧、耑修业。暗麝飘来,此亦晨钟发。 素交吾所浃,问山谷、木樨香,参个同别。
燕归梁 · 凤莲
蒋捷素喜咏莲花,这首词是其咏风莲之作。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 。”在词中的想象之中,她是作霓裳羽衣之舞唐宫美人。景境迷离,裙禝飘雾,伴随着光茫四射的身姿,在人心头不断回旋。但“鱼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了舞曲,一晌贪欢的梦境霎时幻灭。“梦回不见万琼妃”,是一曲故国亡落的哀歌。结句点题“见荷花 ,被风吹”,临去秋波的一转,使梦境完全化为烟云。 这首词给人一种极美的境界 。暑意稍返的日子,晨曦初透天边,凉风习习,挽起水面的许多荷伞。十里河塘一片飞舞。虽然荷花面临秋天,将要凋零,这在刻画境界中,我们似乎仍可体会它的空灵和迷惘。一篇好的词作不在于它要表现什么,首先应该看到它的词境的营造。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这首词是一首咏风莲的绝唱,和蒋捷咏白莲的词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艺术构思,词人也有“特异”的思想。用风莲来传神,来表达寄托之情,而不着痕迹。作者通过梦的方式,将风莲拟人化。行文流畅。而意境尤深。作者在词人通过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为南宋王朝写了一首挽歌。
南楼令 · 秋夜怀柔吉妹
深院一灯青。孤吟睡未成。听萧萧、叶打疏棂。断雁数声更四转,霜坠影、峭寒生。 花瘦太伶俜。凉蟾绕画屏。记年时、笑语分明。不信欢场如梦短,寻梦去、梦难成。
摊破浣溪沙 · 五里滩头风欲平
这首词它是较为特别的。它喜欢用口语,思想新颖,调子轻快,读起来满有船夫曲的味道。因为,它是一首唐代的民间词。它的作者是谁?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甚至这篇作品也差不多失传了近九百年,直到驰名中外的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在1899年或1900年被打开,人们才有机会读到它。
中吕 · 醉高歌过红绣鞋 · 寄金莺儿
【醉高歌】乐心儿比目连枝,肯意儿新婚燕尔。画船开抛闪的人独自,遥望关西店儿。 【红绣鞋】黄河水流不尽心事,中条山隔不断相思,当记得夜深沉、人情悄、自来时。来时节三两句话,去时节一篇诗,记在人心窝儿里直到死。
浣溪沙 · 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
据序可知,此词是一首酬赠之作。所赠者为曾知眉山(东坡家乡)、现知海州之陈氏。陈知眉山时还是「朱颜绿发」的青年,如今异地重逢,已是「秋鬓数茎霜」的中年人了,自有一番别样的人生感怀。 词的首句「长记鸣琴子贱堂」,藉《吕氏春秋·察贤》「鸣琴而治」典故,赞陈海州治眉山县有方而「政简刑淸」,抒发了东坡对前任乡官陈海州的一片感激之情。 将昔日「朱颜绿发」与如今「秋鬓数茎霜」进行对比,以往红润颜容和乌黑头发映照着垂柳,如今已有数根鬓发白得就像霜雪一般,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句以借喻直接抒怀,表达出人生聚散浮沉的无奈,如同梦境一般,充分显示出不计较个人得失、超然物外的旷达。 末句「仲卿终不忘桐乡」,又用汉朱仲卿之典。《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朱邑传〉》:「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此用仲卿得桐乡百姓的爱戴而思念桐乡,喻陈海州得眉县百姓的爱戴,亦不忘眉县。 「子贱」、「仲卿」均属古贤臣循吏之事典,既表达了词人对前任乡官的敬爱颂扬之情,也塑造了一个淸明廉政而又重情有义的宋代中下层官吏的可敬形象。同时抒发了东坡对前任乡官的陈海州的一片感激之情。 全词虽未直写陈海州政绩,却藉典故委婉地表达出对陈海州的爱戴、感激。
中吕 · 朝天子(二首)
山中杂书 醉余,草书,李愿盘谷序。青山一片范宽图,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蜗壳遽庐,得安闲心自足。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 春思 见他,问咱,怎忘了当初话?东风残梦小窗纱,月冷秋千架。自把琵琶,灯前弹罢 。春深不到家,五花、骏马,何处垂杨下。
左传 · 隐公 · 隐公三年
【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夏四月辛卯,君氏卒。秋,武氏子来求赙。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 【传】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温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 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对曰:「群臣愿奉冯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使公子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殇公即位。 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 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惜分飞 · 寒夜
此词咏寒夜之苦,故首句点出“昨晚”。次叙夜起看天,鹤唳空庭,霜月冻云,只觉满目凄凉。心中愁结,遂致诗兴全无。“天共青山老”一句,反用“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有“此恨绵绵”之痛。全词幽怨含蓄,表现了作者“惊才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