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蝶恋花 · 雨霰疏疏经泼火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是苏东坡为怀念元配王弗而作的词。该词重现了东坡夫妻两次典型的生活情趣画面,描绘了多情苦恋的夫妻形象,表达了东坡对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
扫花游 · 游赋高疏寮东墅园
烟霞万壑,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绿窗窈窕。看随花甃石,就泉通沼。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自长啸。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 碧天秋浩渺。听虚籁泠泠,飞下孤峭。山空翠老。步仙风,怕有采芝人到。野色闲门,芳草不除更好。境深悄。比斜川、又清多少。
观潮
本篇选自《武林旧事》卷三。《武林旧事》一书系周密于宋亡之后所写,内容主要追记南宋岁时风俗、市井琐细,兼及游观之盛、娱乐之资,相当详备细致;而渗透于其中的,又是一种“恻恻兴亡”的盛衰感慨。 本篇主要描绘“钱塘观潮”的盛况。对此,另外几部杭州的风俗志(《都域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和《梦粱录》)都先已有过记述,不过都远不如此文生动形象。全文可分四层: 第一层写潮来之状。它用动态的“镜头摄像法”描写了初来之状(“仅如银线”)、既来之状(“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又配之以“音响效果”(“大声如雷霆”),收到了文字尽管简约而令人视听不暇应接的艺术功效。 第二层写教阅水军的场面。其中的“场景”又多次转换:先是“艨艟数百,分列两岸”和乘骑弄旗、舞刀弄枪于水面的雄伟场面;接着写两军(假设的军事演习)交战、硝烟弥漫的场面,最后写烟消波静、“敌船”匿迹的场面。使人如同亲眼目睹这一番水战那样,感到十分真切。 第三层写“弄潮儿”的竞技,他们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相逆潮而上;虽于鲸波万顷之中,却能不湿旗尾!读后使人为之咋舌鼓掌。 第四层写杭州市民和皇室的观潮情景,其中突出描写了杭州城的豪奢:请看,江岸十余里间,触处珠翠罗绮;而皇帝在“天开图画台”上观潮,远望去简直就像是在神仙台上那般。读到这里,虽然文字嘎然而止,但作者在提笔追忆往事时的那种“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的兴亡盛衰之感,却又“言在纸外”地悄然升起矣。 总观全篇,尽管篇幅不长,而场面热闹、内容丰富,这大大得力于作者善于剪裁、善于描绘的文字功力。首先,它剪裁得当,叙写井然,给人以场面多变而层次井然的印象,其次,它语言简练,却又描绘细致,又给人以“尺幅之中层千里之势”的艺术享受。应该感谢周密,他给我们留下了这幅13世纪南宋优美的杭城风俗图画。
在狱咏蝉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贺新郎 ·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北郊带湖访问作者。作者和陈亮纵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復国,极为投契。陈亮在带湖住了十天,又同游鹅湖。後来,陈亮因朱熹失约未来紫溪,匆匆别去。辛稼轩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稼轩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後,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 此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雲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發扬奋厉的格调。
宫词
《宫词》是唐末五代诗人翁宏创作的五言律诗。该诗写女子春末怀人,反复抒写其触景伤怀,忧思难解之情。诗中颔联“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融情入景,写得工丽自然,成为千古名句。
吕氏春秋 · 卷二十二 · 察传
《察传》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即明察传闻之意。文中认为传闻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处,应加以审察、深思和验证,否则将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国亡身死。文章多用寓言故事为论据,生动有趣。
洞仙歌 · 咏柳
这首词通篇咏柳,藉柳喩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藉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命蹇、才高数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与赞美。 上阕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藉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彷彿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以下赞美柳的体态标格。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细腰。杜少陵《绝句漫兴》早有「隔戸杨柳弱嫋嫋,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东坡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髙、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 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阕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在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在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乐天写过一首著名的《杨柳词》,据唐人孟初中《本事诗》载:白乐天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及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东坡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平易晓畅的语句中,却藏有深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 全章用象征法写柳,词人笔下那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读罢全词,一位品格清淑而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东坡的咏物词,大多藉物喩人、咏怀,把人的品格、身世和情感寄托于所咏之物上,物中有人,亦物亦人。这首词突出地体现了上述特点,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和美好的回味。
婆罗门引 · 四月八日谢太后庆七十
一生富贵,岂知今日有离愁。锦帆风力难收。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恨病馀双眼,冷泪交流。 行年已休,岁七十、又平头。梦破银屏金屋,此意悠悠。几度见青冢,虚名不足留。且把酒、细听箜篌。
祝英台近 · 除夜立春
此词为作者在异乡除夕立春感怀而作。上片写除夕守夜迎春。“剪红”三句写迎春民俗,点染出新春喜庆气氛。“残日”五句写一般人家守岁迎春,灯烛映窗,通宵不眠,迎来莺声笑语的元旦晨曦。下片追忆昔日立春。“旧尊俎”三句回忆旧日春节宴席上,情侣纤纤玉手剖黄柑荐酒,那一缕缕温柔的香气沁人心脾。“归梦”二句传达出词人一片失落的怅惘。“可怜”三句始点明词人而今已鬓霜千点,似寒霜凝鬓,春风无法消融。“又相对”写出以鬓霜千点相对落梅如雨雪的凄凉情状,勾描出景境之冷寂,心情之悲怆!全篇词笔奇幻,“兼有天人之巧”。
南浦
花落楚江流,过西山、雨涨渔村无路。双浆载愁来,苹沙外、惟有盟鸥相觑。春波碧草,送君曾是伤情处。依旧朝云飞画栋,秋满鹤汀凫渚。 斜阳三两人家,□青旗影里,炊烟一缕。弦索夜深船,凄凉听、还似西风湓浦。征鸿去尽,梦回明月生烟树。如此山川无限恨,都付一尊怀古。
梦江南 · 怀人(十首)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猜。一望损莓苔。 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人去也,人去碧梧阴。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幽怨不须寻。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人何在?人在小中亭。想得起来匀面后,知他和笑是无情。遮莫向谁生。 人何在?人在月明中。半夜夺他金扼臂,殢人还复看芙蓉。心事好朦胧。 人何在?人在木兰舟。总见客时常独语,更无知处在梳头,碧丽怨风流。 人何在?人在玉阶行。不是情痴还欲住,未曾怜处却多心。应是怕情深。 人何在?人在枕函边。只有被头无限泪,一时偷试又须牵。好否要他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