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芳草 · 南屏晚钟
笑湖山、纷纷歌舞,花边如梦如薰。响烟惊落日,长桥芳草外,客愁醒。天风送远,向两山、唤醒痴云。犹自有、迷林去鸟,不信黄昏。 销凝。油车归后,一眉新月,独印湖心。蕊宫相答处,空岩虚谷应,猿语香林。正酣红紫梦,便市朝、有耳谁听。怪玉兔、金乌不换,只换愁人。
念奴娇
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中,浪子燕青引宋江再次见到名妓李师师,李师师以酒食款待他们。席间,李师师低唱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宋江乘着酒兴,填写了这首词,呈给李师师。 该词上片前面四句描述了宋江自己曾为世道所不容纳,竟然到了无处安身的地步,后来投奔了梁山,做了梁山泊的寨主,现在来到东京,观赏灯景。接着后面的五句,笔锋转向李师师,表述了宋江对这位名妓的倾慕之情。先是描述了李师师的衣着服饰,“翠袖围香,绛绡笼雪”,衣袖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红色绢纱里笼罩着的是如雪的洁白肌肤。面对这样一位佳丽,是值得掷干金来买她的一笑的。像这样美如仙女的人,是薄幸的男人无缘消受的。 这首词下片前面的五句,回述了宋江身在梁山水泊的寂寞情怀,色沉雁杳,日夜盼望朝廷降旨招安的消息。结尾五句描述了他满怀忠义之心,却不能够被理解,为此常只能是借酒浇愁,把头发都愁白了。宋江这一次冒险来到东京观赏花灯的真实目的便是设法打通关系,想要通过名妓李师师能让宋徽宗体察到他宋江的”忠肝义胆”,殷切希望朝廷能够对梁山水泊的起义军进行招安。这首词集中披露了宋江投奔梁山只是暂时栖身,最终将投降朝廷的用心。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十四节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 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 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 曰:“舍馆未定。” 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曰:“克有罪。”
玩止水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过杭州故宫二首
《过杭州故宫二首》是宋末诗人谢翱的组诗作品。这是凭吊南宋故宫之作。第一首诗通过对南宋故宫被毁坏后的荒凉景象的多方面渲染,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故国之思。第二首诗以当年红尘最胜地的一代皇宫与当下成为代表诸法皆空的佛寺相对照,写尽一代兴亡的感慨,也写尽了人事盛衰的悲凉。
浪淘沙 · 山寺夜半闻钟
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阕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阕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闻钟梦觉,只西风满窗而已。
步出夏门行 · 其一 · 观沧海
这是一首古体诗。此诗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苍凉慷慨,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品。
酒泉子 · 空碛无边
《酒泉子·空碛无边》抒写了征人怀乡思亲之情。上阕写出征途中的愁苦。下阕写征人对妻子的怀念。以征戍生活为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离苦。 这种题材,在《花间集》中是罕见的。从艺术上看,全词境界开阔,于苍凉之中又见缠绵之思。而两地相思之情,同时见于笔端。深得言情之妙。 此词深得评家好评。《花间集注》评此词:“绮罗”三句,承上香貂戎衣,言畴昔之盛,魂梦空隔也。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三盛赞此词:“三叠文之《出塞曲》,而长短句之《吊古战场文》也。再谈,不禁酸鼻。”此评虽不免推崇过高,但从“再读,不禁酸鼻”的话来看,确实指出了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国风 · 豳风 · 狼跋
《国风·豳风·狼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大多认定此诗所说的“公孙”即“周公”。诗以“狼”的进退皆狼狈不堪的情景,来衬托周公进退从容、无所往而不宜的智慧品德。也有人认为这是讽刺贵族王孙的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此诗语带调侃,但有分寸,先以老狼前颠后踬的体态作比来揶揄人,后又在结句弱化了揶揄份量,使整首诗的氛围带上了一种特有的幽默感。
杂歌谣辞 · 中山孺子妾歌
《中山孺子妾歌》是写宫中嫔妃的宠辱不在自身而在命运,以此喻仕途穷通。 该诗中写宫中嫔妃的宠辱不在自身而在命运,以此喻仕途穷通。诗分三段。前六句写美人因貌美而受宠。“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二句为第二段。表达方式为议论,为前后过度句,也是点明诗旨的关键句。后四句写宫中嫔妃有的因色衰而爱弛,有的因斗败而获罪。这些正是上层社会的缩影。总体而言,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失意之人的苦闷与心酸。
换巢鸾凤 · 梅意花庵作春情
人若梅娇。正愁横断坞,梦绕溪桥。倚风融汉粉,坐月怨秦箫。相思因甚到纤腰。定知我今,无魂可销。佳期晚,谩几度、泪痕相照。 人悄。天眇眇。花外语香,时透郎怀抱。暗握荑苗,乍尝樱颗,犹恨侵阶芳草。天念王昌忒多情,换巢鸾凤教偕老。温柔乡,醉芙蓉、一帐春晓。
宝鼎现 · 春月
此词为元夕感怀旧事,悼念故国之作。全词三阕分写北宋、南宋及宋亡後三段不同时空的元宵情景,于对比中生发故国之思。上阕写北宋宣和年间元宵盛况。中阕以「父老犹记」交待上阕所写乃「宣和事」,过渡到对南宋元宵的描写。下阕以「断肠」二字总上挽下,写出词人对大宋覆灭,儿童竹马嬉戏不解亡国之痛的极度悲伤;「春不归来」指大宋故国之春一去不返,因而元宵之春到来,也颇感无味,竟在昏然欲睡中度过,流露出词人一腔国破家亡的萧条与凄哀。「又说」四句以拥髻生哀,暗滴珠泪写出宋亡後元宵之断肠与怅恨,年少者空闻「三千乐指」之盛世,自叹生不逢辰,年老者纵然亲见霓裳乐舞之繁华又当如何?都不过是「天上人间」如一梦而已,梦里繁华、梦破凄凉,传达出词人深巨而无奈的社稷沦亡之痛。全词以丽词写哀,「炼金错采,绚烂极矣;而一二今昔之感处,尤觉韵味深长」(陈亦峰《白雨斋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