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减字木兰花 · 莺初解语
《减字木兰花》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词的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
临江仙 · 羽扇纶巾风袅袅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黄钟 · 人月圆 · 甘露怀古
《人月圆·甘露怀古》是元代曲作家徐再思的所作的一首散曲。此曲描述了作者秋月黄昏时,登临甘露寺所见到的破败荒凉的景象。作者工于写景,以白描的手法刻画甘露寺的秋色以及颓败的廊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情怀及天涯孤旅的人生况味。
书论
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攲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强弱不等,则蹉跌不入。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心欲急不宜迟,可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者?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三脚急,斯乃取形势也。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仍须用笔著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墨用松节同研,久久不动弥佳矣。
真珠帘
落红几阵清明雨。忆花期、半被睛慳寒阻。新柳着春浓,早翠池波妒。粉雨香去消息远,温旧日、秋千庭宇。凝伫。正春醒帘外,一声莺语。 尘锁宝筝弦柱。自眉峰惹恨。六么慵舞。深院不成妆,有泪弹谁与。记得踏青归去后,细共说、花阴深处。心愫。怕当时飞燕,知人分付。
左传 · 定公 · 定公八年
【经】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曹伯露卒。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公会晋师于瓦。公至自瓦。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葬曹靖公。九月,葬陈怀公。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从祀先公。盗窃宝玉、大弓。 【传】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阳州人出,颜高夺人弱弓,籍丘子锄击之,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锄,中颊,殪。颜息射人中眉,退曰:「我无勇,吾志其目也。」师退,冉猛伪伤足而先。其兄会乃呼曰:「猛也殿!」 二月己丑,单子伐谷城,刘子伐仪栗。辛卯,单子伐简城,刘子伐盂,以定王室。 赵鞅言于晋侯曰:「诸侯唯宋事晋,好逆其使,犹惧不至。今又执之,是绝诸侯也。」将归乐祁。士鞅曰:「三年止之,无故而归之,宋必,叛晋。「献子私谓子梁曰:「寡君惧不得事宋君,是以止子。子姑使溷代子。」子梁以告陈寅,陈寅曰:「宋将叛晋是弃溷也,不如侍之。」乐祁归,卒于大行。士鞅曰:「宋必叛,不如止其尸以求成焉。」乃止诸州。 公侵齐,攻廪丘之郛。主人焚冲,或濡马褐以救之,遂毁之。主人出,师奔。阳虎伪不见冉猛者,曰:「猛在此,必败。」猛逐之,顾而无继,伪颠。虎曰:「尽客气也。」苫越生子,将待事而名之。阳州之役获焉,名之曰阳州。 夏,齐国夏、高张伐我西鄙。晋士鞅、赵鞅、荀寅救我。公会晋师于瓦。范献子执羔,赵简子、中行文子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 晋师将盟卫侯于鄟泽。赵简子曰:「群臣谁敢盟卫君者?」涉佗、成何曰:「我能盟之。」卫人请执牛耳。成何曰:「卫,吾温、原也,焉得视诸侯?」将歃,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卫侯怒,王孙贾趋进,曰:「盟以信礼也。有如卫君,其敢不唯礼是事,而受此盟也。」 卫侯欲叛晋,而患诸大夫。王孙贾使次于郊,大夫问故。公以晋诟语之,且曰:「寡人辱社稷,其改卜嗣,寡人从焉。」大夫曰:「是卫之祸,岂君之过也?」公曰:「又有患焉。谓寡人『必以而子与大夫之子为质。』」大夫曰:「苟有益也,公子则往。群臣之子,敢不皆负羁绁以从?」将行。王孙贾曰:「苟卫国有难,工商未尝不为患,使皆行而后可。」公以告大夫,乃皆将行之。行有日,公朝国人,使贾问焉,曰:「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皆曰:「五伐我,犹可以能战。」贾曰:「然则如叛之,病而后质焉,何迟之有?」乃叛晋。晋人请改盟,弗许。 秋,晋士鞅会成桓公,侵郑,围虫牢,报伊阙也。遂侵卫。 九月,师侵卫,晋故也。 季寤、公锄极、公山不狃皆不得志于季氏,叔孙辄无宠于叔孙氏,叔仲志不得志于鲁。故五人因阳虎。阳虎欲去三桓,以季寤更季氏,以叔孙辄更叔孙氏,己更孟氏。冬十月,顺祀先公而祈焉。辛卯,禘于僖公。壬辰,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戒都车曰:「癸巳至。」成宰公敛处父告孟孙,曰:「季氏戒都车,何故?」孟孙曰:「吾弗闻。」处父曰:「然则乱也,必及于子,先备诸?」与孟孙以壬辰为期。 阳虎前驱,林楚御桓子,虞人以铍盾夹之,阳越殿,将如蒲圃。桓子咋谓林楚曰:「而先皆季氏之良也,尔以是继之。」对曰:「臣闻命后。阳虎为政,鲁国服焉。违之,征死。死无益于主。」桓子曰:「何后之有?而能以我适孟氏乎?」对曰:「不敢爱死,惧不免主。」桓子曰:「往也。」孟氏选圉人之壮者三百人,以为公期筑室于门外。林楚怒马及衢而骋,阳越射之,不中,筑者阖门。有自门间射阳越,杀之。阳虎劫公与武叔,以伐孟氏。公敛处父帅成人,自上东门入,与阳氏战于南门之内,弗胜。又战于棘下,阳氏败。阳虎说甲如公宫,取宝玉、大弓以出,舍于五父之衢,寝而为食。其徒曰:「追其将至。」虎曰:「鲁人闻余出,喜于征死,何暇追余?」从者曰:」嘻!速驾!公敛阳在。」公敛阳请追之,孟孙弗许。阳欲杀桓子,孟孙惧而归之。子言辨舍爵于季氏之庙而出。阳虎入于欢、阳关以叛。 郑驷歂嗣子大叔为政。
左传 · 宣公 · 宣公十六年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夏,成周宣榭火。秋,郯伯姬来归。冬,大有年。 【传】十六年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 三月,献狄俘。晋侯请于王。戊申,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且为大傅。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羊舌职曰:「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夏,成周宣榭火,人火之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秋,郯伯姬来归,出也。 为毛、召之难故,王室复乱。王孙苏奔晋,晋人复之。 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殽烝。武子私问其故。王闻之,召武子曰:「季氏,而弗闻乎?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武子归而讲求典礼,以修晋国之法。
笠翁对韵 · 下卷 · 八庚
形对貌,色对声。夏邑对周京。江云对渭树,玉磬对银筝。人老老,我卿卿。晓燕对春莺。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知兵。 功对业,性对情。月上对云行。乘龙对附骥,阆苑对蓬瀛。春秋笔,月旦评。东作对西成。隋珠光照乘,和璧价连城。三箭三人唐将勇,一琴一鹤赵公清。汉帝求贤,诏访严滩逢故旧;宋廷优老,年尊洛社重耆英。 昏对旦,晦对明。久雨对新晴。蓼湾对花港,竹友对梅兄。黄石叟,丹丘生。犬吠对鸡鸣。暮山云外断,新水月中平。半榻清风宜午梦,一犁好雨趁春耕。王旦登庸,误我十年迟作相;刘羵下第,愧他多士早成名。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弑子不言即位。君弑则子何以不言即位?隐之也。孰隐?隐子也。三月,夫人孙于齐。孙者何?孙犹孙也。内讳奔谓之孙。夫人固在齐矣,其言孙于齐何?念母也。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胁干而杀之。念母者所善也,则曷为于其念母焉贬?不与念母也。 夏,单伯逆王姬。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何以不称使?天子召而使之也。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曷为使我主之?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礼也,于外非礼也。于外何以非礼?筑于外非礼也。其筑之何以礼?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于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其道必为之改筑者也。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其言桓公何?追命也。王姬归于齐。何以书?我主之也。 齐师迁纪、郱、鄑、郚。迁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也?为襄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何大尔?自是始灭也。 ◇庄公二年 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馀丘。馀丘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秋七月,齐王姬卒,外夫人不卒,此何以卒?录焉尔。曷为录焉尔?我主之也。 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郜。 乙酉,宋公冯卒。 ◇庄公三年 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溺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桓王。此未有言崩者何以书葬?盖改葬也。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季者何?纪侯之弟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纪季服罪也。其服罪奈何?鲁子曰:「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 冬,公次于郎。其言次于郎何?刺欲救纪而后不能也。 ◇庄公四年 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 三月,纪伯姬卒。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纪侯大去其国。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襄公?复仇也。何仇尔?远祖也。哀公亨乎周,纪侯谮之。以襄公之为于此焉者,事祖祢之心尽矣。尽者何?襄公将复仇乎纪,卜之曰:「师丧分焉」。「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国何以可?国君一体也。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也。今君之耻,犹先君之耻也。国君何以为一体?国君以国为体,诸侯世,故国君为一体也。今纪无罪,此非怒与?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则纪侯必诛,必无纪者。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元明天子也。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然则齐纪无说焉,不可以并立乎天下。故将去纪侯者,不得不去纪也,有明天子则襄公得为若行乎?曰:「不得也」。不得则襄公曷为为之,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于齐尔。此复仇也,曷为葬之?灭其可灭,葬其可葬。此其为可葬奈何?复仇者非将杀之,逐之也。以为虽遇纪侯之殡,亦将葬之也。 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狩于郜。公曷为与微者狩?齐侯也。齐侯则其称人何?讳与仇狩也,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则曷为独于此焉?讥于仇者将壹讥而已。故择其重者而讥焉,莫重乎其与仇狩也。于仇者则曷为将壹讥而已?仇者无时焉可与通,通则为大讥,不可胜讥,故将壹讥而已,其馀从同同。 ◇庄公五年 春王正月。 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秋,倪黎来来朝。倪者何?小邾娄也。小邾娄则曷为谓之倪?未能以其名通也。黎来者何?名也。其名何?微国也。 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此伐卫何?纳朔也。曷为不言纳卫侯朔?辟王也。◇庄公六年 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卫。王人者何?微者也。子突者何?贵也。贵则其称人何?系诸人也。曷为系诸人?王人耳。 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犯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 秋,公至自伐卫。曷为或言致会?或言致伐?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卫侯朔入于卫,何以致伐?不敢胜天子也。 螟。 冬,齐人来归卫宝。此卫宝也,则齐人曷为来归之?卫人归之也。卫人归之,则其称齐人何?让乎我也。其让乎我奈何?齐侯曰:「此非寡人之力,鲁侯之力也!」 ◇庄公七年 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恒星者何?列星也。列星不见何以知?夜之中星反也。如雨者何?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则曷为谓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何以书?记异也。 秋,大水。 无麦苗。无苗则曷为先言无麦而后言无苗?一灾不书,待无麦然后书无苗。何以书?记灾也。 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庄公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次不言俟,此其言俟何?托不得已也。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言乎祠兵?为久也。曷为为久?吾将以甲午之日,然后祠兵于是。 夏,师及齐师围城,成降于齐师。成者何?盛也。盛则曷为谓之成?讳灭同姓也。曷为不言降吾师?辟之也。 秋,师还。还者何?善辞也。此灭同姓何善尔?病之也。曰:「师病矣」。曷为病之,非师之罪也。 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庄公九年春,齐人杀无知。 公及齐大夫盟于暨。公曷为与大夫盟?齐无君也。然则何以不名?为其讳与大夫盟也,使若众然。夏,公伐齐纳纠。纳者何?入辞也。其言伐之何?伐而言纳者,犹不能纳也。纠者何?公子纠也。何以不称公子?君前臣名也。齐小白入于齐。曷为以国氏?当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 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 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内不言败,此其言败何?伐败也。曷为伐败?复仇也。此复仇乎大国,曷为使微者?公也。公则曷为不言公?不与公复仇也。曷为不与公复仇?复仇者在下也。 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其取之何?内辞也,胁我使我杀之也。其称子纠何?贵也。其贵奈何?宜为君者也。冬,浚洙。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曷为深之?畏齐也。曷为畏齐也?辞役子纠也。 ◇庄公十年 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二月,公侵宋,曷为或言侵,或言伐?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 三月,宋人迁宿。迁之者何?不通也,以地还之也。子沈子曰:「不通者,盖因而臣之也。」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其言次于郎何?伐也。伐则其言次何?齐与伐而不与战,故言伐也。我能败之,故言次也。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荆者何?州名也。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蔡侯献舞何以名?绝。曷为绝之?获也。曷为不言其获?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也。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何以不言出?国已灭矣,无所出也。◇庄公十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秋,宋大水。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及我也。冬,王姬归于齐。何以书?过我也。 ◇庄公十二年 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其言归于酅何?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归于叔尔也。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及者何?累也。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孔父、荀息皆累也。舍孔父、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仇牧?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其不畏强御奈何?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庄公归,散舍诸宫中,数月然后归之。归反为大夫于宋。与闵公博,妇人皆在侧。万曰:「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闵公矜此妇人,妒其言,顾曰:「此虏也!尔虏焉故,鲁侯之美恶乎至?」万怒搏闵公,绝其脰。仇牧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万臂摋仇牧,碎其首,齿着乎门阖。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庄公十三年 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娄人会于北杏。 夏六月,齐人灭遂。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何以不日?易也。其易奈何?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其不日何以始乎此?庄公将会乎桓,曹子进曰:「君之意何如?」庄公曰:「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曹子曰「然则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庄公曰:「诺。」于是会乎桓。庄公升坛,曹子手剑而从之。管子进曰:「君何求乎?」曹子曰:「城坏压竟,君不图与?」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曹子曰:「愿请汶阳之田。」管子顾曰:「君许诺。」桓公曰:「诺。」曹子请盟,桓公下与之盟。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仇,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着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 ◇庄公十四年 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夏,单伯会伐宋。其言会伐宋何?后会也。秋七月荆入蔡。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庄公十五年 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夏,夫人姜氏如齐。 秋,宋人,齐人、邾娄人伐儿。 郑人侵宋。 冬十月。 ◇庄公十六年 春王正月。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秋,荆伐郑。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于幽。同盟者何?同欲也。邾娄子克卒。 ◇庄公十七年 春,齐人执郑瞻。郑瞻者何?郑之微者也。此郑之微者,何言乎齐人执之?书甚佞也。 夏,齐人歼于遂。歼者何?歼积也,众杀戍者也。 秋,郑瞻自齐逃来。何以书?书甚佞也。曰:「佞人来矣,佞人来矣。」冬,多麋。何以书,记异也。◇庄公十八年 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夏,公追戎于济西。此未有言伐者,其言追何?大其为中国追也。此未有伐中国者,则其言为中国追何?大其未至而豫御之也。其言于济西何?大之也。 秋,有{或虫}。何以书?记异也。 冬十月。 ◇庄公十九年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壹聘九女,诸侯不再娶。媵不书,此何以书?为其有遂事书。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 夫人姜氏如莒。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庄公二十年 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夏,齐大灾。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疒列》也。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及我也。 秋七月。 冬,齐人伐戎。 ◇庄公二十一年春王正月。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庄公二十二年 春王正月,肆大省,肆者何?跌也。肆大省者何?灾省也。肆大省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忌省也。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文姜者何?庄公之母也。陈人杀其公子御寇。 夏五月。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徯盟于防。齐高徯者何?贵大夫也。曷为就吾微者而盟?公也。公则曷为不言公?讳与大夫盟也。 冬,公如齐纳币。纳币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亲纳币,非礼也。 ◇庄公二十三年 春,公至自齐。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此之桓国何以致,危之也。何危尔?公一陈佗也。 祭叔来聘。 夏,公如齐观社。何以书?讥。何讥尔?诸侯越竟观社,非礼也。公至自齐。 荆人来聘。荆何以称人?始能聘也。 公及齐侯遇于谷。 萧叔朝公。其言朝公何?公在外也。 秋,丹桓宫楹。何以书?讥。何讥尔?丹桓宫楹,非礼也。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尔?我贰也。鲁子曰:「我贰者,非彼然,我然也。」◇庄公二十四年 春王三月,刻桓宫桷。何以书?讥。何讥尔?刻桓宫桷,非礼也。 葬曹庄公。夏,公如齐逆女。何以书?亲迎礼也。 秋,公至自齐。八王丁丑,夫人姜氏入。其言入何?难也。其言日何?难也。其难奈何?夫人不偻不可使入,与公有所约,然后入。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宗妇者何?大夫之妻也。觌者何?见也。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见用币,非礼也。然则曷用?枣栗云乎?腶修云乎。 大水。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曹羁者何?曹大夫也。曹无大夫,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曹羁?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赤归于曹郭公。赤者何?曹无赤者,盖郭公也。郭公者何?失地之君也。 ◇庄公二十五年 春,陈侯使女叔来聘。 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日食则曷为鼓用牲于社?求乎阴之道也,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或曰为暗,恐人犯之,故营之。 伯姬归于杞。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其言于社于门何?于社礼也,于门非礼也。 冬,公子友如陈。 ◇庄公二十六年 公伐戎。 夏,公至自伐戎。 曹杀其大夫。何以不名?众也。曷为众杀之?不死于曹君者也。君死乎位曰灭。曷为不言其灭?为曹羁讳也。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为曹羁讳也。 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庄公二十七年 春,公会杞伯姬于洮。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者何?陈大夫也。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通乎季子之私行也。何通乎季子之私行?辟内难也。君子辟内难而不辟外难。内难者何?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皆庄公之母弟也。公子庆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胁公,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因不忍见也,故于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冬,杞伯姬来。其言来何?直来曰来,大归曰来归。 莒庆来逆叔姬。莒庆者何?莒大夫也。莒无大夫,此何以书?讥。何讥尔?大夫越竟逆女,非礼也。 杞伯来朝。 公会齐侯于城濮。 ◇庄公二十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伐不日,此何以日?至之日也。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故使卫主之也。曷为使卫主之?卫未有罪尔。败者称师,卫何以不称师?未得乎师也。 夏四月丁未,邾娄子琐卒。 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邾娄人救郑。 冬,筑微。大无麦禾。冬既见无麦禾矣,曷为先言筑微而后言无麦禾?讳,以凶年造邑也。 臧孙辰告籴于齐。告籴者何?请籴也。何以不称使?以为臧孙辰之私行也。曷为以臧孙辰之私行?君子之为国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籴,讥也。◇庄公二十九年春,新延厩。新延厩者何?修旧也。修旧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凶年不修。夏,郑人侵许。秋,有蜚。何以书?记异也。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城诸及防。 ◇庄公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师次于成。 秋七月,齐人降鄣。鄣者何?纪之遗邑也。降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为桓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尽也。 八月癸亥,葬纪叔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乎叔尔。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齐人伐山戎。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春秋》敌者言战,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 ◇庄公三十一年 春,筑台于郎。何以书?讥。何讥尔?临民之所漱浣也。 夏四月,薛伯卒。 筑台于薛。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齐大国也,曷为亲来献戎捷?威我也。其威我奈何?旗获而过我也。秋,筑台于秦。何以书?,讥。何讥尔?临国也。 冬,不雨,何以书?记异也。 ◇庄公三十二年春,城小谷。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何以不称弟?杀也。杀则曷为不言刺?为季子讳杀也,曷为为季子讳杀?季子之遏恶也,不以为国狱,缘季子之心而为之讳。季子之遏恶奈何?庄公病将死,以病召季子,季子至而授之以国政,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季子曰:「般也存,君何忧焉?」公曰:「庸得若是乎?牙谓我曰:『鲁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庆父也存。』」季子曰:「夫何敢?是将为乱乎?夫何敢?」俄而牙弑械成。季子和药而饮之曰:「公子从吾言而饮此,则必可以无为天下戮笑,必有后乎鲁国。不从吾言而不饮此,则必为天下戮笑,必无后乎鲁国。」于是从其言而饮之,饮之无累氏,至乎王堤而死。公子牙今将尔。辞曷为与亲弑者同?君亲无将,将而诛焉,然则善之与?曰:「然。」杀世子母弟直称君者,甚之也。季子杀母兄何善尔?诛不得辟兄,君臣之义也。然则曷为不直诛而鸩之?行诛乎兄,隐而逃之,使托若以疾死,然亲亲之道也。 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路寝者何?正寝也。冬十月乙未,子般卒。子卒云子卒,此其称子般卒何?君存称世子,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逾年称公。子般卒,何以不书葬?未逾年之君也。有子则庙,庙则书葬。无子不庙,不庙则不书葬。公子庆父如齐。 狄伐邢。
雨中花慢
三百年间,功标青史,几多俱委埃尘。悟黄粱弃事,厌世藏身。将我一枝丹桂,换他千载青春。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 蓬莱愿应仙举,谁知会合仙宾。遥想望,吹笙玉殿,奏舞鸾裀。风驭云輧不散,碧桃紫奈长新。愿逢一粒,九霞光里,相继朝真。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
这是作者在南宋亡后写的一首伤悼故国的七律。他的弟弟随亨写了一首题为“书感”(内容当亦抒写故国沦亡之痛)的诗,这是和《书感》原韵之作。通判,是州郡官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
汉宫春 · 次韵稼轩蓬莱阁
《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是宋代音乐家、词人姜白石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和辛稼轩《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而作。上阕就西施倾吴之事展开,对往古纷争进行议论;下阕接写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进一步发表议论和感慨。全词于幽峭中熔入议论,揉入散文句法,带有纵情豪吟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