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西厢记 · 第二本 · 第三折
[夫人上云]今日安排下小酌,单请张生酬劳。道与红娘,疾忙去书院中请张生,着他是必便来,休推故。[下][末上云]夜来老夫人说,着红娘来请我,却怎生不见来?我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怎么不见红娘来也呵?[红娘上云]老夫人使我请张生。我想若非张生妙计呵,俺一家儿性命难保也呵。 [中吕][粉蝶儿]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俺一家儿死里逃生。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张君瑞合当钦敬。当日所望无成;谁想一缄书倒为了媒证。 [醉东风]今日个东阁玳筵开,煞强如西厢和月等。薄衾单枕有人温,早则不冷、冷。受用足宝鼎香浓,绣帘风细,绿窗人静。 可早来到也。 [脱布衫]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隔窗儿咳嗽了一声,[红敲门科][末云]是谁来也?[红云]是我。他启朱唇急来答应。 [末云]拜揖小娘子。[红唱] [小梁州]则见他叉手忙将礼数迎,我这里“万福,先生”。乌纱小帽耀人明,白襕净,角带傲黄程。 [幺篇]衣冠济楚庞儿俊,可知道引动俺莺莺。据相貌才性,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 [末云]“既来之,则安之。”请书房内说话。小娘子此行为何?[红云]贱妾奉夫人严命,特请先生小酌数杯,勿却。[末云]便去,便去。敢问席上有莺莺姐姐么?[红唱] [上小楼]“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可早莺莺根前,“姐姐”呼之,喏喏连声。秀才每闻道“请”,恰便似听将军严令,和他那五脏神愿随鞭镫。 [末云]今日夫人端的为甚么筵席?[红唱] [幺篇]第一来为压惊,第二来因谢承。不请街坊,不会亲邻,不受人情。避众僧,请老兄,和莺莺匹聘。[末云]如此小生欢喜。[红唱]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末云]小生客中无镜,敢烦小娘子看小生一看何如?[红唱]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末云]夫人办甚么请我?[红唱]茶饭已安排定,淘下陈仓米数升,碟下七八碗软蔓青。 [末云]小生想来:自寺中一见了小姐后,不想今日得成婚姻,岂不为前生分定?[红云]姻缘非力所为,天意尔。 [快活三]咱人一事精,百事精;一无成,百无成。世间草木本无情,自古云:“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他犹有相兼并。 [朝天子]休道这生,年纪儿后生,恰学害相思病。天生聪俊,打扮素净,奈夜夜成孤另。才子多情,佳人薄幸,兀的不担阁了人性命。[末云]你姐姐果有信行?[红唱]谁无一个信行,谁无一个志诚,你两个今夜亲折证。 我嘱咐你咱! [四边静]今宵欢庆,软弱莺莺、可曾惯经。你索款款轻轻,灯下交鸳颈。端详可憎,好煞人也无干净! [末云]小娘子先行,小生收拾书房便来。敢问那里有甚么景致?[红唱] [耍孩儿]俺那里有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夫人遣妾莫消停,请先生勿得推称。俺那里准备着鸳鸯夜月销金帐,孔雀春风软玉屏。乐奏合欢令,有凤箫象板,锦瑟鸾笙。 [末云]小生书剑飘零,无以为财礼,却是怎生?[红唱] [四煞]聘财断不争,婚姻自有成,新婚燕尔安排定。你明博得跨凤乘鸾客,我到晚来卧看牵牛织女星。休蹊幸,不要你半丝儿红线,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三煞]凭着你灭寇功,举将能,两般儿功效如红定。为甚俺莺娘心下十分顺,都则为君瑞胸中百万兵。越显得文风盛,受用足珠围翠绕,结果了黄卷青灯。 [二煞]夫人只一家,老兄无伴等,为嫌繁冗寻幽静。[末云]别有甚客人?[红唱]单请你个有恩有义闲中客,且回避了无是无非窗下僧。夫人的命,道足下莫教推托,和贱妾即便随行。 [末云]小娘子先行,小生随后便来。[红唱] [收尾]先生休作谦,夫人专意等。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休使得梅香再来请。[下] [末云]红娘去了,小生拽上书房门者。我比及得夫人那里,夫人道:“张生,你来了也,饮几杯酒,去卧房内和莺莺做亲去!”小生到得卧房内,和姐姐解带脱衣,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觑他云鬟低坠,星眼微朦,被翻翡翠,袜绣鸳鸯;不知性命何如?且看下回分解。 [笑云]单羡法本好和尚也:只凭说法口,遂却读书心。[下]
咏怀古迹(其四)
此诗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的第四首,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
贺新郎 · 用前韵送杜叔高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是南宋词人辛稼轩所写的一首词。 上阕开端五句,评价友人杜叔高之诗,言其音韵和谐美妙,意境清峻。「佳人」以下,赞美其高洁的品德,以及壮志难酬的痛苦。下阕希望友人着眼大局,挺身报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夜半」二句,遥想金戈铁马战场厮杀之情景,回到现实却又是无比的痛苦。结句点明恨如潮水,正是由于国土分裂,简短有力,精悍异常。 上阕首句至「毛发」数句评价叔高的诗作。词人评点得很细致,语言优美,比喻新颖,想象奇特,极富诗情画意。接下至「调瑟」数句哀叹叔高的萧索境况。以古今美女多遭遗弃隐喻才士常被埋没;「金屋冷,夜调瑟」则借汉武帝皇后阿娇失宠,进一步说明被遗弃的痛苦。运用比兴手法,以虚写实,其艺术效果反而更好。 下阕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长安杜家曾是大族,门望尊崇,但叔高一家与之有别,朝中众臣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虽然叔高五兄弟都有才能,却因不会钻营而不能有所作为。接下来作者又对祖国分裂产生悲叹:曾经衣冠相继的中原路上,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遍地战骨渐渐销蚀。统治者大兴清谈之风,借以掩盖他们的无能和懦弱。但词人的爱国热情依旧高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此时词人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金兵作战的大年代,但这毕竟只是幻觉,取而代之的是无以复加的痛苦。末句「南共北,正分裂」便是造成作者如此痛苦的根源。 通篇由人及己,由个人到全局,层次分明,步步逼近,越写越深入,最后引出了爱国抗战的思想主题。 全词词人擅用比兴,设喻新异,想像独到,词中称赏的诗境之美,高冷绝俗,亦可看作词人所追求的某种美学境界。
齐天乐 · 其四
《齐天乐·竹深不放斜阳度》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上片描述“丁园”的内外景色。“竹深”两句,应题。“断莽”三句,叙园外之景。“荒亭”三句,复述园景。“障锦”两句,写挡风的围屏。“独游”三句,从眼前的聚宴联想开去。“柳下”三句,述宴中情景。“秋香”三句,由园景生发,宕开一笔,插叙时令。结句呼应词题中“招饮”,词人尽兴而归矣。且“溪树晓”又与首句“斜阳度”遥接,点明作通宵之宴。结句呼应词题中“招饮”,词人尽兴而归矣。“溪树晓”又与首句“斜阳度”遥接,点明这是作通宵之宴也。整首词语言清新,韵律优美。
杂曲歌辞 · 远别离
这首乐府诗通过娥皇、女英二妃和舜帝生离死别的故事,表现远别离的悲哀,并从故事中引出「尧幽囚」、「舜野死」的传说,说明人君失权的后果。「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 全诗议论、抒情和情景描写穿插得妥帖自然,以娥皇女英事开头,又以其事作结,既保持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又令人领略了悲剧式的崇高之美,艺术手法与诗歌主旨并行不悖,体现了李诗行云流水的风格。
国风 · 唐风 · 有杕之杜
《国风·唐风·有杕之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此诗主旨的理解多有分歧,现代学者多认为这是描写一个孤独者切盼友人来访的诗。全诗二章,每章六句,重章叠唱,其章法结构带有民歌反复咏唱的特点。
祝英台近 · 北固亭
《祝英台近·北固亭》是南宋词人岳倦翁的作品。词描写了登北固亭所见到的秋天江上夜景,抒发了爱国志士对国势一蹶不振的悲叹和自己空有沙场杀敌的雄心壮志,但苦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全词写得沉郁而悲壮。词写景与抒情浑为一体。词中所写的风声、涛声、鸣榔声、更鼓声,构成了一部雄浑的交响曲。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六节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史记 · 七十列传 · 万石张叔列传
《万石张叔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是《史记》中的第四十三篇列传。该传为一篇合传,共记万石君石奋、石建、石庆一家及卫绾、直不疑、周仁、张欧等人的事迹。传中记叙人物均为谨慎笃行的君子。
风入松(闺思)
碧苔满地衬残红。绿树阴浓。晓莺啼破眉心事,旧愁新恨重重。翠黛不忺重扫,佳时每恨难同。 花开花谢任东风。此恨无穷。梦魂拟逐杨花去,殢人休下帘栊。要见只凭清梦,几时真个相逢。
李凭箜篌引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梁甫吟
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 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 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 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 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 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 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
策杖林园访菊
菊为花之隐者,惟隐君子、山人家能蓻,故不多见,见亦难于丰美。秋来扶杖,遍访城市林园,山村篱落,更挈茗奴从事,投谒花主,相与对花谈胜。或评花品,或较栽培,或赋诗相酬,介酒相劝,擎杯坐月,烧灯醉花,宾主称欢,不忍热别。花去朝来,不厌频过,此兴何乐?时乎东篱之下,菊可采也,千古南山,悠然见之,何高风隐德,举世不见元亮?
国风 · 齐风 · 载驱
《国风·齐风·载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讽刺齐女文姜与其同父异母兄齐襄公私通的诗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主要描写文姜与齐襄公幽会往来途中的情景。此诗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并反复咏叹,烘托出人与物的形神特征,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在技巧上纯用赋体,不用比兴,而婉而多讽,韵味浓厚。
婆罗门引 · 月下忆荷花
夕阳渐下,晚来落月尚窥人。一弯乍吐冰轮。也学蛾眉新样,融入画堂春。喜纤云不起,玉宇无尘。 香醪一尊。理瑶琴、共谁陈。独自追凉小院,无语黄昏。相思何限,闹荷花、深处晚香匀。倚玉阑、绕转千巡。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二十六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 雍也篇 · 第一章
本篇共包括三十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