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世说新语 · 伤逝第十七
伤逝指哀念去世的人。怀念死者,表示哀思,这是人之常情。本篇记述了丧儿之痛,对兄弟。朋友、属员之丧的悼念及做法。有的依亲友的生前爱好奏一曲或学一声驴鸣以祭奠逝者。有的是睹物思人,感慨系怀,而兴伤逝之叹。有的是以各种评价颂扬逝者,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更有人慨叹知音已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而预料自己不久于人世。至于第10 则同时记录下将逝者对生命终结的哀伤,更易令人伤感。
石鼓歌
此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價值,其创作目的是呼吁朝廷予以重视与保护。开头四句是总起,自谦没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纲」十二句是追叙石鼓来历久远。「公从」十句是叙石鼓的文字和字体及其保留的價值。「陋儒」六句是叙怀疑《诗经》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忆昔」十八句,是叙发现石鼓的经过和建议留置太学。「中朝」十句是叙当局不纳诗人建议,叹惜石鼓文物的废除。最後六句,希望在尊崇儒学的时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学。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之情,同时对朝中重臣和「陋儒」们进行了无情的嘲讽。章法整齐、辞严义密,音韵铿锵,诗人在描绘石鼓文书法的妙处时,运用了多種比喻,进行淋漓尽致的渲染,颇有感染力。
楚辞 · 九叹 · 其七 · 愍命
本篇以屈原的口吻抒写了屈原命运多舛、生不逢时的不幸遭遇,以及屈原对清明之世的向往和对善恶不分、贤愚颠倒的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夜泉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山白鸟忽鸣”,应是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出,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把山岭照得白皑皑,而月光照进鸟巢,使鸟儿惊诧,鸣叫起来。清静的山丘传来鸟叫,更显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点明秋天的时令。霜天月夜,石块单是看都有冰冷的感觉,而且仿佛秋霜都要冷得凝结了,暗地里还是照应一个“白”字。最后二句,写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净化了,顿时变成一溪白雪。诗人笔下的山、鸟、石、泉,在优美的月色下,融成一幅绝色的图画:幽静,清冷,空明,爽洁。正是这是白色的基调,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气氛。 诗题为《夜泉》,主要写的却是对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觉。“山白”是山在月光沐浴下呈现的色调。一声鸟鸣划破寂静,反而更衬托出寂静,正像王籍所描绘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山白而鸟忽鸣,不管两者有无联系,总让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没写月,但诗人已向我们暗示了月光,下面的景色都由此而生。 “石冷霜欲结”,表现出视觉引起的对触觉的联想。清幽的月色洒在石头上泛起一片冷光,青白青白的像是要凝作霜花。这一句写得非常虚,由月色在石上的反光产生冷的感觉,同时又由冷和白色幻化出霜的想像,作者在此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人置身于朗月的清辉中,山看上去是白的,石也泛着冷光像要结霜,而石下的泉水呢,被月华映照,银光闪烁,简直像是一片雪。古人写夜泉的诗句很多,因为是在夜里,一般都用听觉来表现它,写它的淙淙流声。而本诗的作者却独从视觉来表现它,不能不说是别出心裁的艺术创造。雪的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暗应上文的“冷”、“霜”,承接十分自然,作者的心思绵密由此可见。
阮郎归 · 春风吹雨绕残枝
《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南宋无名氏作的一首词。此词先写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
日喻
本文是元丰元年(西元一〇七八年)苏东坡时任徐州知州所作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以盲人识日作喻,说明事需躬察,莫以耳代目,方可获得完整的知识。写作上以喻入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因辗转「相之」,谬之千里,结果闹出笑话,非常形象地说明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衹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脚踏实地的求学论道。
送梓州李使君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诗。诗人想象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风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此诗选取最能表现蜀地特色的景物,运用夸张手法加以描写,气象壮观开阔。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明快,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玉蝴蝶
《玉蝴蝶·春欲尽》是五代十国时期荆南词人孙光宪的一首词。这首词咏蝴蝶。上片写春将过时,美景尚在,翩翩起舞的双蝶,时而戏花,时而相逐过墙。下片写蝴蝶双双,自得其乐,在少女面前,引伴翩跹,它虽则无语;但这自然而然地会触动少女的春情,少女们看着蝴蝶轻盈的舞衫,怎不念及自己的罗裙。此首本咏蝶,而插进“无语对萧娘”一句,使意境深入一层了。该作品情景交融、婉约缠绵见长,写得极其哀婉,令人同情。
玲珑四犯 · 虎丘春泛图,为张初白题
烟柳回塘,扬画桨声中,签翠低展。客与香迷,一舸镜澜徐转。莺语燕语难分,但醉倚、好花人面。数旧游彭蠡舟系,忘了小姑偷眼。 四愁平子吴歈遣。漫沉吟、玉楼歌按。越娥佩响从归去,春共横波远。空付媚粉暗尘,荡冶叶、倡条零乱。问半眉山色,船唇篷背,黛痕谁见。
渔翁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江城梅花引 · 荆溪阻雪
词人蒋竹山这首《江城梅花引》,表现了他乘船阻雪于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时的惆怅情怀。词中以悠扬的节奏、活泼的笔调,在冷清的画面上,织进了热烈的回忆和洒脱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个清妍潇洒的艺术境界。吟诵起来,给人的感受,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随想曲,它即兴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
风入松(闺思)
碧苔满地衬残红。绿树阴浓。晓莺啼破眉心事,旧愁新恨重重。翠黛不忺重扫,佳时每恨难同。 花开花谢任东风。此恨无穷。梦魂拟逐杨花去,殢人休下帘栊。要见只凭清梦,几时真个相逢。
人间词话 · 第二十五则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点绛唇
《点绛唇·一种蛾眉》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写的是思乡怀人之愁。上阕以“蛾眉”、“下弦、“初弦””等意象隐喻所思之人,婉约新巧。下阕以景写情,景中含情,凄清动人。从“未老”、“伤心”、“空房”等字眼看,这首词是纳兰性德为亡妻卢氏所写悼亡之作。
鹊桥仙 · 七夕
《鹊桥仙·七夕》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此篇约作于爱妻亡故之后,词中表达了楼空人去,物是人非的伤感,又进而生发出梦幻般的奇想。亦实亦虚、饶有浪慢特色。
御街行 · 前时小饮春庭院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在一次酒筵歌席之后追忆分别的情人,惹动了痴念之情,以至于非常后悔放手让她离开;下片写词人因为想念情人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全词文思细密,结构谨严,叙事曲折却一丝不乱,又能在层层铺叙中笔笔带情,层层相扣,一波三折,曲尽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