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卜算子
《卜算子·见也如何暮》是南宋石孝友的词作。词上片是总写相见、相别、后会无凭,把过去现在将来概括一尽,下片全力以赴写临别,突出最使离人难以为怀的一瞬,使全曲终于高潮。
踏莎行
这是欧阳修写男女离情的名作,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优美,读来令人神往。上片写远行郎君的离愁,由远行引出离思。“候馆”、“溪桥”暗点经行之地迢遥;“梅残”、“柳细”,见出出行之时系在初春:“草薰风暖”,烘染春光和煦,反衬离愁凝重。“如春水”,即事取景,以景喻情,写出离愁之长、之浓,笔触精当细腻,极切极婉、语语倩丽。下片手法奇妙,以行者想象居人思念行人来刻画居人望归的愁情。“柔肠”、“粉泪”,见出居人情深。“楼高”句作一跌宕,收拍荡开视野,怅望行人之远,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不见行者,行者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可想而知。借景写情,远韵悠然无尽。
画堂春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赋《画堂春》。这首词就是他落第后所写的伤春之作。上片写残春之景,暗寓情怀。起拍二句以“落红”、“小雨霏霏”烘托出迷惘、伤感的意绪,继之以“憔悴”、“无奈”点明心事,由隐而显,由景而情,层次分明。下片以抒情为主。过拍“柳外画楼独上”二句以行为描写来传达孤寂、落寞的情怀,“手捻花枝”四字尤其传神。“放花无语对斜晖”二句,一实一虚,将该词的词眼“恨”字徐徐推出,妙造天然。
二郎神 · 慢李笠翁招饮观家姬新剧
百花巷。乍小队、花神来降。看面似芙蓉眉似柳,点素额、檐梅初放。莲袜榴裙花下舞,桃叶渡、采菱新唱。湘帘卷、兰香暗度,风动罗衣微扬。 惆怅。分明仙乐,大罗天上。听赵瑟秦筝吴苑曲,妒杀粉君脂相。自笑周郎愁眇眇,好央及、灯花剔亮。怕飞逐彩云,牢系鸾凤,重重绡帐。
秋蕊香 · 重阳
秋色宫庭,黄花禁篽,西风乍透罗衣。龙山意渐爽,瑶砌叶初飞。喜天宇、明洁晓晴时。翠楼都卷帘帷。奉宴赏,菊英环坐,金玉成围。 凭阑海山万里,登望处,休论戏马台池。揽幽芳、泛酒面香凝,携手与、仙姿共游嬉。从他纱帽频敧。并宝马,何妨归路,月挂天西。
水龙吟 · 过南剑双溪楼
这首词上阕开篇远望西北,点染出国土沦丧,战云密布这一时代特征;接着便直截提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下面紧扣双溪楼引出宝剑落水的传说;结尾写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而不能重见天光,不能发挥其杀敌报国的应有作用。下阕写因为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甚至还冒着极大的危险,所以才产生消极退隐思想;最后紧密照应开篇,以眼前之所见结束全篇,使全篇钩锁严密,脉络井然。全词线索清晰,钩锁绵密;因迩及远,以小见大;通篇暗喻,对比强烈。
永遇乐
这是一首怀人词,是为寄托对好友孙巨源的怀念而作。苏东坡此词一反常格,从对方写,通篇皆为设想之词,有人有己,扑朔迷离,写法上很别致。 上阕由设想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以月为抒情线索。首三句写景疏楼上饯别时「明月如水」;「美酒」三句写巨源起行後明月有情,「随人千里」;下六句写别来三度月圆,而旅途孤单,无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无眠。几种不同情景,层深递进。但这都是出自词人的想象,都是从对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笔,写得极有层次,形象逼真,情景宛然。词人这样着力刻画,表面上是映托巨源,实际上是写词人自己怀人之思。 过阕三句点破引發词人遥思之因,有客从濉上来,捎带了巨源「深意」,遂使词人更加痴情怀念。「凭仗」三句,又發奇想。淮河發源于河南,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流经淮阴、涟山入海。此时孙巨源在汴京,苏轼在海州,友人泪洒清淮,东流到海,见出其思念之情深;自己看出淮水中有友人相思之泪,又说明怀友之意切。举目所见,无不联想到友情,而且也知道友人也必念到自己。淮水之泪,将对方之深意,己方之情思,外化为具体形象,设想精奇,抒情深透。「而今」以下六句,又翻进一境,再写意想中景象,回应上阕几次点月,使全篇浑然圆妥,勾连一气,意脉层深。「夜永」句设想巨源在西垣(中书省)任起居舍人宫中值宿时情景,长夜无眠,孤清寂寞,「此时看、回廓晓月」,当起怀我之情,刻画更为感人,有形象,有情思。词人不说自己彻夜无眠,对月怀人,而说对方如此,仍是借人映己。最後「也应暗记」,四字可谓神来之笔,这里有人有我,深细婉曲,既写到了巨源的心理,又写出了自己的深意,是提醒,也是确信巨源会「暗记」往日的情景,二人绵长情思,具见言外。 此词以离别时的明月为线索抒写友情,艺术上别具一格。全词五次写到月:有离别时刻之月,有随友人而去之月,有时光流逝之月,有陪伴词人孤独之月,有友人所望之月。词之上阕以写月始,下阕以写月终,月光映衬友情,使作品词清意达,格高情真。
菩萨蛮 · 北固题壁
《菩萨蛮·北固题壁》是清代词人郭麟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充满理趣的小词。词从“青天”与“青山”的矛盾入笔,虽是颇有情致的眼前景的描写,但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人生的体悟。全词不事雕琢,自然挥洒,熔情、景、理的抒写于一炉。
水调歌头 · 落日古城角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是宋代词人辛稼轩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为送友人赴临安而作,词的上阕充满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对友人之远行表示担忧。下阕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之情,同时联想到了自身的遭遇,劝慰友人莫像班超一样有家难回。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全词却都是在泼冷水,故作反语,借以讽刺朝廷政策的失当。通过这种写作手法,流露出作者壮志难酬,不被重用的郁闷和哀叹。
二郎神 · 二首 · 其二
愁云痴霭,隐一道、无情疆界。乍凉月、上弦秋上浣,偏今夜、女牛光太。 守住情关参不破,直贯透、九重天外。最可恨、虚空加点,便要相思偿债。 难奈。遥知此际,有人偷拜"。乞心事、无人闻细语,清露下、风吹裙带。 就得一年能一见,也强似、相逢不再。越凄景难堪,萤冷琴书,蛩吟萧艾。
应天长 · 一钩初月临妆镜
这首词写春夜的愁怀。上阕描写少妇晨起对镜,然无心梳洗,鬓髮不整,其情形与《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自从哥哥去了东方,我的头髮就乱如蓬草,不是没有髮油,可是哪有心思去修饰容颜呢?)有相似之处,亦可知女为悦己者容是一个千年的理念,也能令我们设想到是怎样的寂寞与哀愁让一个女人放弃追求美的热情。“重帘静,层楼迥”即写伤春人独处深闺之中,重重帘幕,高楼迢迢。这是由寂静和遥远的意境衬托人的寂寞和思念。“惆怅落花风不定”一句最佳,道出伤春人多少思绪:风吹花落,风不定,花落无凭,一地狼藉。花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一如无法把握的身世,没有依靠的人生,有情之人能不感伤和惆怅吗?所谓愁思,只是“离人心上秋”,落了一地的岂止是无凭的花,更有无依的心。陈廷焯《云韶集·集一》:“‘风不定’三字中有多少愁怨,不禁触目伤心也。结笔凄婉,元人小曲有此凄凉,无此温婉。古人所以为高。” 下阕紧承“柳堤芳草”,换头“辘轳金井”即写过去游乐的美好时光,犹记当时,与朋友携手于芳草香径之间,柳堤金井,然“梦断”二字下得很冷,一种被夺走的恨意与无奈。“更阑酒醒”四个字被柳永演绎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夜的相思终是落了个“为伊消得人憔悴”,“春愁”郁积于胸成为永远的悲哀与痛苦。张爱玲的话是“春愁过却病”最好的注释:“长的是痛苦,短的才是一生。” 此词上阕写晨起无心梳整,下阕写昨夜醉醒愁浓,后者是因,前者是果;上阕写风飘花落的惆怅,下阕写柳堤芳草的情事,后者是回忆,前者是现实。上下两片层层推进,脉络清晰,故有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卷上》评此词:流便。 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李璟又被迫奉表称臣于周,但是周世宗仍然一再亲征南唐。可见,在当时他的处境实际上是很危苦的。此词中尤其可见落花不定的情境与词人无依彷徨的心境二者之间的契合。
一萼红 · 二首 · 其一
忆年时,对金盘簇燕,良久隔天涯。燕树凄迷,蒿云迢遰。 缄札空写相思。那曾料、今年春好,把吟袂,刚及看梅期。 佛火青边,夕阳红际,携手同归。归去更劳投辖,又吟朋远迓,芳酒同持。 新月当阶,华灯欲试,堪悲昨岁伤离。便堪傲,幽吟杜老,望西蜀、空寄草诗。 举哀对尊前剧谈,却忘归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