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夜行船 · 寓化度寺
《夜行船·寓化度寺》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写的一首词。此词写词人寓居杭州化度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词人因思念苏姬而产生的寂寞冷清的烦愁情绪。全词遣词婉转清丽,风格雅致唯美。
贺新郎
燕子呢喃语。小园林、残红剩紫,已无三数。绿叶青枝成步障,空有蜂旋蝶舞。又宝扇、轻摇初暑。芳沼拳荷舒展尽,便回头、乱拥宫妆女。惊岁月,能多许。 家山占断凫鸥渚。最相宜、岚烟水月,雾云霏雨。三岛十洲虽铁铸,难把归舟系取。且放我、渔樵为与。从此细斟昌_酒,况神仙洞府无邀阻。何待结,长生缕。
赠王桂阳
王桂阳可能就是当时的桂阳郡太守王嵘。吴均又有《赠王桂阳别诗三首》,其中说王桂阳“高华积海外,名实满山东。自有五都相,非无四世公。”可见王的地位很高,又有“愿持鹪鹩羽,岁暮依梧桐”等语,说明吴均颇有依附于他的打算。从这种关系推断,这首诗很可能是他的自荐之作。 自荐的诗很难写,自誉过高,未免有夸言幹乞之嫌,因而吴均这里避开了正面的自我标榜,全以松作比喻。松树虽可长成参天的大材,但初生之时不过数寸而已,甚至会被杂草埋没,人们不知道它拔地千丈、笼聚云气的壮志,怎么会明白它具有傲霜斗雪的气骨呢!前四句显然以初生之松比喻自己的沉沦下僚、未见器重,而借形容松树的性格,表明自己高远的志向、坚贞的品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二句,更说小松枝干嫩弱,易被摧残,喻自己身处下位,易遭人欺凌与忽视,委婉地表达了向王桂阳求助的意图。最后两句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抱负,他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则可笼云覆月,庇护众生,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一朝出人头地,就可建功立业、大济苍生,至于到那时不会忘记王桂阳的知遇之恩,也是不消说的,“为君”二字,便含有此意。 这首诗通篇用比体,托物言志,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数寸”、“草所没”、“弱干”、“纤茎”诸语,极说幼松之弱小易欺;“笼云”、“负霜”、“千尺”、“覆明月”诸语,则极言松的前程远大。两者对照鲜明,使读之者既痛惜于诗人的怀才不遇,又凛然不敢对诗人少存轻忽。虽是自荐之诗,气格却绝不卑下,这是诗品,也是吴均的人品。 吴均的诗已开唐律之先河,元陈绎曾的《诗谱》就在“律体”中列有吴均之名,并以为他与沈约诸人是“律诗之源,而尤近古者”,即此便可说明他在近体诗形成中的作用了。如这一首诗,其音调虽未完全合律,然已颇有律诗的章法,中两联为对句,也合乎律诗的规律,这正是由古诗向律体过渡的形态。
仙吕 · 后庭花(一)
仙吕·后庭花,是一散曲,作者吕止庵,仙吕是曲牌名,吕止庵代表作有《仙吕·醉扶归》《越调·天净沙》《商调·知秋令》等。另有同名作品,作者是赵孟頫,原文:“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酒泉子
《酒泉子·罗带惹香》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写离情的词。此词双片四十一字,上片写罗带、红豆、金镂等与主人公有关之物,睹物思人,表现主人公的凄苦之情;下片写双燕、绿杨、芳草、柳花等于节候变化有关之景,触景生情,反衬主人公孤独与悲伤的心境。全词主旨哀怨,色泽朦胧,意境深沉,语言精妙,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左传 · 哀公 · 哀公六年
【经】六年春,城邾瑕。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吴伐陈。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叔还公吴于柤。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齐阳生入齐。齐陈乞弑其君荼。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宋向巢帅师伐曹。 【传】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 吴伐陈,复修旧怨也。楚子曰:「吾先君与陈有盟,不可以不救。」乃救陈,师于城父。 齐陈乞伪事高、国者,每朝必骖乘焉。所从必言诸大夫,曰:「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皆曰:『高、国得君,必逼我,盍去诸?』固将谋子,子早图之。图之,莫如尽灭之。需,事之下也。」及朝,则曰:「彼虎狼也,见我在子之侧,杀我无日矣。请就之位。」又谓诸大夫曰:「二子者祸矣!恃得君而欲谋二三子,曰:『国之多难,贵宠之由,尽去之而后君定。』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大夫从之。 夏六月戊辰,陈乞、鲍牧及诸大夫,以甲入于公宫。昭子闻之,与惠子乘如公,战于庄,败。国人追之,国夏奔莒,遂及高张、晏圉、弦施来奔。 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将救陈。卜战,不吉;卜退,不吉。王曰:「然则死也!再败楚师,不如死。弃盟逃仇,亦不如死。死一也,其死仇乎!」命公子申为王,不可;则命公子结,亦不可;则命公子启,五辞而后许。将战,王有疾。庚寅,昭王攻大冥,卒于城父。子闾退,曰:「君王舍其子而让,群臣敢忘君乎?从君之命,顺也。立君之子,亦顺也。二顺不可失也。」与子西、子期谋,潜师闭涂,逆越女之子章,立之而后还。 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楚子使问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谷不有大过,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弗禜。 初,昭王有疾。卜曰:「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雎、章,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 八月,齐邴意兹来奔。 陈僖子使召公子阳生。阳生驾而见南郭且于,曰:「尝献马于季孙,不入于上乘,故又献此,请与子乘之。」出莱门而告之故。阚止知之,先待诸外。公子曰:「事未可知,反,与壬也处。」戒之,遂行。逮夜,至于齐,国人知之。僖子使子士之母养之,与馈者皆入。 冬十月丁卯,立之。将盟,鲍子醉而往。其臣差车鲍点曰:「此谁之命也?」陈子曰:「受命于鲍子。」遂诬鲍子曰:「子之命也。」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悼公稽首,曰:「吾子奉义而行者也。若我可,不必亡一大夫。若我不可,不必亡一公子。义则进,否则退,敢不唯子是从?废兴无以乱,则所愿也。」鲍子曰:「谁非君之子?」乃受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去鬻姒,杀王甲,拘江说,囚王豹于句窦之丘。 公使朱毛告于陈子,曰:「微子则不及此。然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敢布诸大夫。」僖子不对而泣,曰:「君举不信群臣乎?以齐国之困,困又有忧。少君不可以访,是以求长君,庶亦能容群臣乎!不然,夫孺子何罪?」毛覆命,公悔之。毛曰:「君大访于陈子,而图其小可也。」使毛迁孺子于骀,不至,杀诸野幕之下,葬诸殳冒淳。
归朝欢 · 对雪追和东坡词
透隙敲窗风摵摵。坐见广庭飞缟白。长安道上正骑驴,蔡州城里谁坚壁。表表风尘物。瑶林琼宇三豪客。对分毫、连珠唱玉,竞把诗笺掷。 草草杯盘还促席。痛饮狂歌话胸臆。前村昨夜访梅花,东邻休更夸容色。清欢那易得。明朝乌辔升南极。带随车、黄垆咫尺,莫作山河隔。
初到黄州
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作者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
笠翁对韵 · 下卷 · 十四盐
宽对猛,冷对炎。清直对尊严。云头对雨脚,鹤发对龙髯。风台谏,肃堂廉。保泰对鸣谦。五湖归范蠡,三径隐陶潜。一剑成功堪佩印,百钱满卦便垂帘。浊酒停杯,容我半酣愁际饮;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时拈。 连对断,减对添。淡泊对安恬。回头对极目,水底对山尖。腰袅袅,手纤纤。凤卜对鸾占。开田多种粟,煮海尽成盐。居同九世张公艺,恩给千人范仲淹。箫弄凤来,秦女有缘能跨羽;鼎成龙去,轩臣无计得攀髯。 人对己,爱对嫌。举止对观瞻。四知对三语,义正对辞严。勤雪案,课风檐。漏箭对书笺。文繁归獭祭,体艳别香奁。昨夜题梅更一字,早春来燕卷重帘。诗以史名,愁里悲歌怀杜甫;笔经人索,梦中显晦老江淹。
一剪梅 · 其一 · 袁州解印
《一剪梅·袁州解印》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陌上人对他革职感到不解又不平,从侧面来肯定自己在袁州并无劣迹、过错,也是对罢官作申诉以表明自己的清白。下片以幽默的语气对“行人”的关切作答,当权者不给事做,正好一身轻松、清闲自在。这首词,作者通过问答方式,寓愤懑不平之气于谐谑之中,轻松活泼,直意曲说,于豪放词中别具一格。
人间词话 · 第六十四则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
女冠子
《女冠子·星冠霞帔》是晚唐五代词人牛峤的作品。此词咏词牌本意,即写女道士的生活,上片二十三字,写女道士的居室着装及妆扮情景;下片十八字,写她们的生活环境及情感追求。
中吕 · 阳春曲 · 知几
这两首曲皆避世之词,表现了白朴的处世态度和生活哲学。作者这样安贫乐道、寄情诗酒、不问世事、明哲保身,既是个人生活旨趣,也同社会现实相关,正是这种黑暗高压的时代,迫使他这样的遗民看破荣辱、淡泊名利,自然也远离世事。在曲中表达这种情怀的人,在元代曲家中比比皆是。
归朝欢 · 岁暮不得归,顿动羁思,因念远方征戍之士,及为寇虏所徵迫者
急景凋年风惨冽。远望千峰飞鸟绝。博山添炷水沉烟,重帏深掩流苏结。悲来无暂歇。闭门久断行车辙。数归期、不知朝暮,揽镜已华发。 地暖春光漏泄。因忆团圞儿女节。故园有信放梅花,天涯是处愁冰雪。四邻疲战伐。北韩烽火连南越。想依稀、石壕村畔,更作无家别。
豫让论
《豫让论》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创作的一篇论史散文。文章标新立异,从传统儒家思想出发,对豫让进行了批评。这篇散文旨在说明不能「扶危于未乱,而捐躯于既败者,不足以当国士」的道理。
百字令 · 二月下浣客成都,游花市,漫拈
锦官城外,览群芳、紫陌红尘游遍。百卉争妍延胜赏,铃索彩幡风飐。 芍药娇姿,海棠媚影,到眼春撩乱。香云粉雾,花光相映人面。 惊艳。引蝶成痴,惹蜂作闹,喧鸟声都颤。故态犹存狂未减,我也魂销无算。 老尚情多,愁将酒扫,买醉归来倦。灯残梦醒,客衾依旧寒恋。
楚辞 · 九歌 · 其二 · 云中君
《九歌·云中君》是屈原的组诗《九歌》中的一首楚辞。云中君为男性,是云中之神,在神话中云神名叫豐隆,又名屏翳。诗中对云的飘忽回环的形象给予了生动的描写。这首诗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乞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一往深情,溢于言表。
行香子 · 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此词写偕友冬日山行的野趣逸兴。小店暂歇,春酒一杯,沿途的溪山间不时夹带着几枝幽梅、几竿孤竹、几株苍松,清旷疏朗之气宜人。暮宿孤村,又逢寒风飘絮,夜雪扑窗。天明后带上渔具,兴致勃勃地去“独钓寒江雪”,有胸中万虑俱息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