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西河
这是一首以女子口吻写的长调,内容是传统词中常见的思女游子之相思怀念。第一段写女子接到男子书信后的情思,第二段写昨夜梦中的思念,第三段写对男子的责备。王国维在这首词中一反常态,尝试用浅近的、口化的写作方法,写得真切生动。
塞翁吟
睡起鸾钗亸,金约鬓影胧。檐佩冷,玉丁东。镜里对芙蓉。秦筝倦理梁尘暗,惆怅燕子楼空。山万垒,水千重。一叶漫题红。 匆匆。从别后,残云断雨,余香在、鲛绡帐中。更懊恨、灯花无准,写幽愫、锦织回文,小字斜封。无人为托,欲倩宾鸿。立尽西风。
左传 · 僖公 · 僖公十二年
【经】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夏,楚人灭黄。秋七月。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 【传】十二年春,诸侯城卫楚丘之郛,惧狄难也。 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 王以戎难故,讨王子带。秋,王子带奔齐。 冬,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 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王曰:「舅氏,余嘉乃勋,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践乃职,无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台城路 · 白狼河北秋偏早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大暑竹下独酌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贺新郎 · 其二寄丰真州
忆把金罍酒。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但东望、故人翘首。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天下事,公知否。 钱塘风月西湖柳。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唤起东山丘壑梦,莫惜风霜老手。要整顿、封疆如旧。早晚枢庭开幕府,是英雄、尽为公奔走。看金印,大如斗。
婆罗门引
江南地暖,数枝先得岭头春。分付似、剪玉裁冰。素质偏怜匀澹,羞杀寿阳人。算多情留意,偏在东君。 暗香旋生。对澹月与黄昏。寂寞谁家院宇,斜掩重门。墙头半开,却望雕鞍无故人。断肠处、容易飘零。
女冠子
断云残雨。洒微凉、生轩户。动清籁、萧萧庭树。银河浓淡,华星明灭,轻云时度。莎阶寂静无睹。幽蛩切切秋吟苦。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 对月临风,空恁无眠耿耿,暗想旧日牵情处。绮罗丛里,有人人、那回饮散,略曾谐鸳侣。因循忍便睽阻。相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贺新凉(己酉生日,用戊申韵。诗自康庐归,犹在道也)
天意然乎否。待相携、风烟五亩,招邀迂叟。屋上青山花木野,尽可两朋三友。笑老子、只堪棋酒。似恁疏顽何为者,向人前、不解高叉手。宁学圃,种菘韭。 春猿秋鹤皆依旧。怪吾今,鬓已成丝,胆还如斗。谁与庐山麾之去,尔辈何留之有。黯离绪、暮江搔首。非我督邮犹束带,这一归、更落渊明后。君试问,长亭柳。
送天台陈庭学序
《送天台陈庭学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为天台学士陈庭学所做之序。行文规整,在文中也透露出作者自身的豪气和对知识的孜孜追求。和《送东阳马生序》类似,都被教学大纲选入过教材。
喜迁莺 · 残蟾落
这首词只写了科考胜利者的得意神态。上阕写中举后轻快如醉的感觉。下阕写游宴时的情景,觉得好像不是处在人间。结尾二句是说中举前后一比,如再脱生人世,不必羡慕谷莺之迁,自己也迁升了。全是功名利禄的庸俗格调,读之生厌。
孙子兵法 · 军争篇
《孙子兵法·军争篇》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讲的是“凡用兵之法”。通过军队对“利”的看重,进行一步步的分析,提出了“风林火山”等概念。从军队的立命之本谈起,一点点引出自己的观点。
千秋岁 · 其三 · 再和前意
万红暄昼,占尽人间秀。怎生图画如何绣。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垂窄袖,花前镇忆相携久。 泪裛回纹皱,好在章台柳。洞户隔,凭谁叩。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无计偶,萧萧暮雨黄昏后。
阳春歌
《阳春歌》是唐代诗人李太白的乐府作品。全诗十句六十二字,主要写帝王宫中的享乐生活,隐含荒废政务的讽刺。 南朝吴迈远有《阳春歌》,梁沈休文有《阳春曲》,此诗为李太白拟前人之作。此诗写帝王宫中的享乐生活,隐含对帝王荒废政务的讽刺。前六句写景,後四句叙事。写景为叙事烘托环境。「飞燕」、「紫宫夫人」非专指。
贺新郎 · 老去相如倦
《贺新郎·老去相如倦》是南宋词人刘过创作的一首词。刘过的词以慷慨豪放为其本色,这一首却哀婉绵丽。但它与一般婉约词还是有所不同。刘过一心将身许国,但英雄失路,报国无门,满怀痛苦不得排遣,虽然依红偎翠仍医治不了心灵的创伤。所以此词所写虽为一段艳遇,却绝无一般婉约词的绮丽香软之风,贯穿全词的是一种悲凉的气氛。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连雨独饮
《连雨独饮》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此诗写连雨独饮的体会,诗人在饮酒中议论人生哲理。诗人坚信自然界的规律是有生必有死,世间并无长生久视的神仙,人应该听任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诗中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也表现了诗人愿独守“任真”的信念。全诗重在议论哲理、自我解脱,几次使用问句,造成语意转折,语气变化,又能前后映衬,扣紧开端的论题,发人深省,馀味无穷,显示了陶渊明哲理诗的特色。
大雅 · 崧高
《大雅·崧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为《大雅》的第二十五篇。此诗是周宣王大臣尹吉甫送别申伯之作。全诗八章,每章八句,都是赞扬的话,其旨意是歌颂申伯辅佐周室、镇抚南方侯国的功劳,同时也写了宣王对申伯的优渥封赠及不同寻常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