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松风阁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
绮寮怨
这是一首写羁旅伤感的词作。上阕描绘醉酒徘徊津亭,抚景感慨,当年津亭题词处,如今已是蛛网笼罩,苔晕青青,令人感怀;下阕写忆旧事不堪回首,知音难寻,抒写羁旅愁情和对故人的怀念,令人感喟不已。作者多用反衬侧写、藉物正意的手法,写得委婉曲折,全词情调凄清沉郁,深婉有致。
学治臆说·用亲不如用友
谚曰:莫用三爷,废职亡家。盖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也。之三者未必才无可用,第内有蔽聪塞明之方,外有投鼠忌器之虑。威之所行,权辄附焉;权之所附,威更炽焉。任以笔墨,则售承行,鬻差票;任以案牍,则通贿赂,变是非;任以仓库,则轻出重入,西掩东挪,弊难枚举。即令总核买办杂务,其细已甚,亦必至于短发价值,有玷官声,故无一而可。事非十分败坏,不入于耳;迨入于耳,已难措手。以法则伤恩,以恩则坏法。三者相同,而子为尤甚,其见利忘亲者无论。意在爱亲,而孳孳焉为亲计利,势必陷亲于不义,所以危也。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五节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左传 · 宣公 · 宣公十三年
【经】十有三年春,齐师伐莒。夏,楚子伐宋。秋,螽。冬,晋杀其大夫先縠。 【传】十三年春,齐师伐莒,莒恃晋而不事齐故也。 夏,楚子伐宋,以其救萧也。君子曰:「清丘之盟,唯宋可以免焉。」 秋,赤狄伐晋,及清,先縠召之也。 冬,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君子曰:「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其先縠之谓乎。」 清丘之盟,晋以卫之救陈也讨焉。使人弗去,曰:「罪无所归,将加而师。」孔达曰:「苟利社稷,请以我说。罪我之由。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将以谁任?我则死之。」
游斜川
此诗在赞美斜川一带自然风光的同时,抒发了诗人晚年苦闷的心境。其中虽然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不满情绪,但诗人那种孤高不群、坚贞挺拔的情操,却卓然可见。此诗的序文是一篇精美的山水游记,言情并茂,充满诗情画意,与诗歌交相辉映,自然浑成。
打马图经序
李易安以词名世,生前身后都获得了极高声誉。与词相比,她的文章传世很少,不过寥寥数篇。在这数篇中以打马遊戏为题材的就有三篇:《打马图经序》、《打马赋》、《打马图经命词》。 李易安撰有《打马图经》一卷,书中有序有赋、有图有例有论。而《打马图经序》(又被称为《打马图序》)是易安为《打马图经》的序言。 本文优美畅达,富于情感。清人周中孚评价《打马图经序》:「文词工雅可观,非他人所及也。」《打马图经序》作于宋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写作顺序当在《打马图经》之后,《打马赋》之前。
满江红 · 暮春
《满江红·暮春》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实为佳作。此词是一首十分委婉缠绵的伤春相思词,上阕写江南暮春景色,下阕由此兴起怀人之感。江南暮春,年年景色依旧,而当年此时与所思之人离别,至今踪迹杳然,所以由睹景而思人,再由思也枉然而闲愁满腹,最后很想登楼远望,但所思之人既已不能归来,则登楼也只能看到一片平芜,不见伊人的倩影。抒发了一个女子暮春时节对远行情人的怀念之情。
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景本纪
《孝景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本篇主要讲述了西汉第6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在位16年间的文治武功。他在位期间,平定了“七国之乱”,且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庆清朝慢 · 湖墅高会,同王丹麓、陆荩思诸公即席
候属添丝,人方系缆,还逢高会南皮。闲堂夜来红烛,倒映金卮。争投博箸,妓帘不挂夏侯衣。频倾看,有葡萄酿,色似胭脂。 夙昔只愁间阔,长从纸上,汗漫寄相思。今夕不知何夕,能预斯期。城头紞如五鼓,傍筵耿耿玉绳低。那堪与,曹刘沈谢,即席为词。
左传 · 文公 · 文公三年
【经】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夏五月,王子虎卒。秦人伐晋。秋,楚人围江。雨螽于宋。冬,公如晋。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晋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 【传】三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以其服于楚也。沈溃。凡民逃其上曰溃,在上曰逃。 卫侯如陈,拜晋成也。 夏四月乙亥,王叔文公卒,来赴吊如同盟,礼也。 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遂霸西戎,用孟明也。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诗》曰:『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孟明有焉。『诒阙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 秋,雨螽于宋,队而死也。 楚师围江。晋先仆伐楚以救江。 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 晋人惧其无礼于公也,请改盟。公如晋,及晋侯盟。晋侯飨公,赋《菁菁者莪》。庄叔以公降,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之以大礼,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晋侯降,辞。登,成拜。公赋《嘉乐》。
忆秦娥
此词为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此词上阕伤别,下阕伤逝。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之为李白之作。南宋·黄叔旸《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此处暂且将作者标记为李白,但此词作者是否为李白,暂且存疑。因其双调格式过于成熟,明代以来已屡有质疑者,作者至早为晚唐五代,我国著名的唐诗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专家詹锳认为是温庭筠所作,也可能是佚名作者。 此词双阕四十六字,伤今怀古,托兴深远。上阕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下阕揭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古人对此词评价很高,誉之为「百代词曲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