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婆罗门引
江南地暖,数枝先得岭头春。分付似、剪玉裁冰。素质偏怜匀澹,羞杀寿阳人。算多情留意,偏在东君。 暗香旋生。对澹月与黄昏。寂寞谁家院宇,斜掩重门。墙头半开,却望雕鞍无故人。断肠处、容易飘零。
寒食野望吟
《寒食野望吟》由唐代诗人白乐天所著,是一首杂言诗。该诗出自《全唐诗》,描写了寒食清明时节的扫墓情形,生动的描绘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玉楼春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开头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接着写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樽前话别的情事,最后写出了遣玩的豪兴。全词在转变与对比之中,见出作者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苦寒行
北游幽朔城,凉野多险难。 俯入穷谷底,仰陟高山盘。 凝冰结重磵,积雪被长峦。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不睹白日景,但闻寒鸟喧。 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 夕宿乔木下,惨怆恒鲜欢。 渴饮坚冰浆,饥待零露餐。 离思固已久,寤寐莫与言。 剧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十一节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人月圆 · 玄都观里桃千树
元好问以哀乐中年,遭遇国难,既不肯随风偃仰,又无力回天,一腔怨愤,往往寄托于词。这种强烈灼人的情感,又往往通过放浪潦倒狂笑的形象表现出来。清醒而作醉语,悲凉而作快语。更增其悲慨。词的起句,係借用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的原句。玄都观,在长安朱雀街西第一街。元好问十九岁时曾去长安应试,但这首词情调苍老,不可能出于少年元好问之手。在这里,玄都观不必落实于长安,元好问只是借用这一句,表达其旧地重游感慨沧桑之意。「清泾浊渭」两句,字面出杜诗《秋雨叹》「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然杜诗亦有所本。「清泾浊渭」语本《诗经·谷风》:「泾以渭浊,是是其泪。」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去马来牛」,杜诗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小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杜诗这两句用典,只取其江河水涨本义,以说明「阑风长雨秋纷纷」的结果。元好问加上「凭君莫问」一句,意旨顿别,化实为虚,变成了「管不得许多黑白是非。」那样的牢骚话,自是有感于世事不堪闻问而发。不必究其指何种事,含蓄些更有深味。整个下阕,隐括了一段历史故事。谢安是东晋名臣,不甘局促江左。淝水大捷后命将率军北进,一度收复河南失地。因位高招忌,被迫出镇广陵。太元十年,谢安扶病乘肩舆入西州问,不久去世。羊昙感念旧情,行不由西州路。尝大醉不觉至州门,左右告之,昙悲感不已,以马鞭扣扉,诵曹植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因恸哭而去。这一历史故实,宋金词人多用。在元好问这首词中,既对怀抱王佐之才而赍志以殁的谢安寄予深切的同情,又间接表现了他对国土沦亡志不得伸的怨愤。 这首词的主要特色,用清人刘熙载的话说,就是「疏快之中,自饶深婉」。字面意思若潦倒颓伤,而神州陆沉之痛,荆棘铜驼之悲,有见于言外者。」「花落水空流」一句,一个「空」字,无限悲凉。使人想到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凭君莫问」,「一醉都休」等句,以退为进,愈扫愈生,传达了作者沉重的失落感,和无可言说的悲哀。
摸鱼儿
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君听取。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休索吟春伴侣。残花今已尘土。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能唤否。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应科目时与人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作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韩愈以进士出身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韦舍人的信,目的是希望能帮他做些宣传,以扩大影响。但并不直言其事,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巧妙地把自己的处境、心性、要求和对方的身份、作用,深刻具体地表现了出来。行文气势磅薄,曲折多变;态度不卑不亢,很有分寸。
章台夜思
这是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秋夜所闻所见,写尽寄居他乡的孤独、悲凉。诗的后半,写「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点出时当秋节,更令人愁思不断。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恨。全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幽怨清晰,感人至深。
左传 · 襄公 · 襄公十七年
【经】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子卒。宋人伐陈。夏,卫石买帅师伐曹。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九月,大雩。宋华臣出奔陈。冬,邾人伐我南鄙。 【传】十七年春,宋庄朝伐陈,获司徒卬,卑宋也。 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毁其瓶。重丘人闭门而呴之,曰:「亲逐而君,尔父为厉。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 夏,卫石买、孙蒯伐曹,取重丘。曹人愬于晋。 齐人以其未得志于我故,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围臧纥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郰叔纥、臧畴、臧贾帅甲三百,宵犯齐师,送之而复。齐师去之。 齐人获臧坚。齐侯使夙沙卫唁之,且曰:「无死!」坚稽首曰:「拜命之辱!抑君赐不终,姑又使其刑臣礼于士。」以杙抉其伤而死。 冬,邾人伐我南鄙,为齐故也。 宋华阅卒。华臣弱皋比之室,使贼杀其宰华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合左师之后。左师惧曰:「老夫无罪。」贼曰:「皋比私有讨于吴。」遂幽其妻,曰:「畀余而大璧!」宋公闻之,曰:「臣也,不唯其宗室是暴,大乱宋国之政,必逐之!」左师曰:「臣也,亦卿也。大臣不顺,国之耻也。不如盖之。」乃舍之。左师为己短策,苟过华臣之门,必聘。 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狗,□狗入于华臣氏,国人从之。华臣惧,遂奔陈。 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功。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尉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讴者乃止。或问其故,子罕曰:「宋国区区,而且诅有祝,祸之本也。」 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縗斩,苴絰、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其老曰:「非大夫之礼也。」曰:「唯卿为大夫。」
鹧鸪天 · 一醉醒来春又残
这首词作通篇都在写作者“一醉”之后的所见所感,通过景物描写来寄托思念之情。多处运用暗喻手法,以意象烘托气氛,并将自己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融入词中,极尽细腻委婉,动人。
庆清朝慢 · 除夕听爆竹声
蛇壑年华,凤城灯火,东风催动春声。神弦乍歌迎送,上烛霄明。听向南邻北舍,流光电挚总心惊。才一瞥,蝶衣碎迸,翻讶飞霙。 岁已尽,漏正永,试问夜何许,夜转三更。最是铜街叠鼓,依约雷鸣。犹记椒筵散后,千门歌吹杂箫笙。银台畔,腊花送喜,还缀琼英。
金缕曲 · 咏白海棠
《金缕曲·咏白海棠》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作品。上片开首描写那白海棠的可爱,下片用丝绸织品的美丽,来比喻白海棠开放时的美丽春光,衬托白海棠,该词通过描写暮春将谢的白海棠,抒发了词人内心深处惜春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