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是唐代诗人高蟾的作品。此诗前两句比喻别人考中进士并表达羡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雨露之恩者的不满;后两句比喻自己的自信和进取态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赏识的意思。全诗运用比体,寄兴深微。
蟾宫曲 · 梦中作
此曲写梦中与情人幽会,醒来后茫然若失的情景,表现了对情人的刻骨相思。作者的构思很特别,他细致地绘声绘色描述梦境中幽静美妙而又凄寂的景物。曲子写梦境,写幻觉,惝恍迷离,虚实相生。全曲感情真切,辞藻华美。结尾三句反复咏叹,尤见其一往情深。
望湘人
此词为伤春怀人之作。上片触景生情,引起对昔日心上人的怀念。“厌莺声”六句渲染词人伤春心境。“醉魂愁梦相半”,言其愁心深重,点明厌烦之原因。最后以“伤春春晚”概括其愁情:既有对春色衰微的感伤,又有对与情侣恋情失落的痛楚,而借“几许”二字添情,显示伤春时久。“泪竹”三句由情入景,写词人触景生愁。“记小山”二句借回忆昔日“非烟游伴”,进一步巧妙揭明当年之恋人而今不见,才是伤春、愁恨之根源。下片由情入景,抒发相思的苦情。“须信”五句借琴弦易断、罗袜无踪,暗示词人与情侣如琴弦断裂,难以鸾胶再续。“青翰”三句写词人登高纵目俯瞰,空见彩舟泊岸,白蘋满洲,却不见当年乘舟远去的情侣返回,当年聚首与离别的白蘋洲畔,竟然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见之令人断肠!“不解寄”二句写正在怨恨她太绝情,竟不寄“一字相思”,却见双燕飞来。这首词写寻常离索之思,于精丽中见浑成,于顿挫中见深厚。
南吕 · 一枝花 · 春日送别
《一枝花·春日送别》是元末明初曲作家刘庭信的曲作,这是刘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别》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全曲先写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国风 · 邶风 · 静女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青年男女的幽会,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唐才子传 · 吴筠
筠,字贞节,华阴人。通经义,美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 天宝中,玄宗遣使召至京师,与语甚悦,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帝问道,对曰:"深于道者,惟《老子》五千言,其余徒费纸札耳。"复问神仙治炼之术,曰:"此野人之事,积岁月求之,非人主所宜留意。"筠每陈设名教世务,帝重之。 初,筠爱会稽山水,往来天台、剡中,与李白、孔巢父相遇酬唱,至是因荐于朝,帝即遣使召之。筠性高鲠,其待诏翰林时,恃承恩顾。高力士素奉佛,尝短筠于上前。筠故多着赋文,深诋释氏,颇为通人所讥云。 后知天下将乱,苦求还嵩山,诏为立道观。大历间卒。弟子谥为宗元先生。善为诗。有集十卷,权德舆序之。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九节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示福孙井示喜曾
北商久不通,犁枣罕登盘; 山舍惟有橘,琐细如弹丸, 此外则柿栗,收拾猿鸟残。 虽无庞翁话,儿孙亦团栾。 今岁雨雪晚,岁莫始大寒, 二稚乃可怜,不诉衣襦单。 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 我老多感慨,赖汝差自宽。
楚辞 · 九思 · 其一 ·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悯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于泥涂。 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车軏折兮马虺颓,憃怅立兮涕滂沱。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 仰长叹兮气䭇结,悒殟绝兮咶复苏。 虎兕争兮于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 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 念灵闺兮隩重深,愿竭节兮隔无由。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䰟茕茕兮不遑寐,目脉脉兮寤终朝。
唐多令 · 其七
残日下瓜洲。平安火又流。月高高、挂古城楼。回首少年真可笑,无一事、又悲秋。 天在海边头。天风有意不。结桂枝、袅袅余愁。不是银河无去路,先不去、后难游。
贺新凉 · 自寿
出处男儿事。甚从前、说着渊明,放高头地。点检柴桑无剩粟,未肯低头为米。算此事、非难非易。三十年间如昨日,秀才瞒、撰到专城贵。饱共暖,已不翅。 旁人问我归耶未。数痴年、平头六十,更须三岁。把似如今高一著,更好闻鸡禁市。总不似、长伸脚睡。六月荷风芗州路,北螺山、别是般滋味。今不去,视江水。
浣溪沙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上阕由问句起,接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由景物而勾起沉思,氛围已是孤寂凄清。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李易安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说明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结句的「寻常」二字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无法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