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满庭芳 · 余谪居黄州五年,将赴临汝,作《满庭芳》一篇别黄人。既至南郡,蒙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 无何,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倾杯乐 · 正月十三夜预卜元宵月
丝雨如酥,小窗似梦,睡猧难稳。试灯夜、凤胫慵点,香闺潜向,姮娥预恳。 元宵可有冰轮分。奈琼瑶,舞萦幌,拂帘逾紧。安黄剔翠,都到眉峰砌恨。 邻院女、盈盈来问。说青鸟广寒原有信。要春城、一色铺银,夜市万家堆粉。 正雪后、玲珑灯映。又陌上、软松鸳润。当此际,才涌上、团圞玉镜。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灰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朝对暮,去对来。庶矣对康哉。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佳兴适,好怀开。朔雪对春雷。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忠对信,博对赅。忖度对疑猜。香消对烛暗,鹊喜对蛩哀。金花报,玉镜台。倒斝对衔杯。岩巅横老树,石磴覆苍苔。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碧桃满观,尽是刘郎去后栽。
摊破浣溪沙
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最早收录在《乐府雅词》中。从此词的词情来看是李清照大病渐愈时所作。上阕描写黎明前病中室内生活,下阕描写白天里室外景物,作者抓住大病渐愈这一生活片段,从身心感受运笔,无论写病中生活细事,还是写病中所见景物,不受物所束,不为病所苦,无不流露出女词人病中清静闲适的心情;而身卧病床,鬓发斑白,卧看残月,煎药忌茶,又无不蕴含着病中孤苦哀愁的心境。此词笔致淡雅,情调直切,意境清朗,含蕴耐味。
鹊桥仙 · 扁舟昨泊
宦海中的沉浮,恰如海的潮涨潮落,永无停息。尤其是在调迁频繁却无法担当大任、壮志难酬时,其落寞的心情更为沉重。此词抒写的就是宦海浮沉的落寞心情。 起笔三句叙事。词人说:扁舟昨天刚停泊,今天就来到高亭上,极目远望千里闲云。「闲云」也显出一股轻松之感。但是,他毕竟是来散心的,以解胸中郁闷,「孤」字见出他的孤独感,「目断闲云千里」也隐约透出念远、怀乡之意。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闲适,而较为复杂,有如夏末秋初的黄昏那和着凉意的热燥,使人并不好受。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天顺人意,降下一阵好雨!将那热燥一洗而空,彷彿人世间的一切尘垢连同自己那些莫名的烦闷也一洗而空。此词的「前山急雨过溪来」又加之「尽洗却」,这样的心情表现得更为痛快。此时他的愁闷似乎散去了,他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过阕写雨后情景。「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极目秋景一片高远,可是,暮色寒鸦却不无一种惆怅的意味,作者遂以「一团」来形容这秋意。「一团」,即忧丝难理,烦躁中难堪的心境,委婉地表现出来。所以下面说:「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新秋的凉爽是可喜的,可是在不知不觉间,西风起了,节序便又推移了。这句是从苏东坡《洞仙歌》:「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转化而来。表达出作者此时的情绪底蕴:他是在感叹似水的流年。以「痴儿騃女」作反衬,益发显得悲凉。 唐柳河东贬谪永州,写了一首诗叫《南涧中题》,苏轼谓此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终归还是忧。诗云:「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又云:「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鹊桥仙》中所表现的情绪虽然没有那么沉重,但节奏是相似的:忧中求乐,乐中有忧,乐尽忧来,心情虽一时得以开解,但终归抵挡不了忧愁的纠缠。这是一个欲有作为的士大夫在那不安定的调迁频繁的仕途中,所特有的心态。作者在不少词中写这种情况,感叹着「岁月尽抛尘土里」(《糖多令》)、「万事悠悠付寒暑」(《青玉案》)、「江湖自古多流落」(《满江红》)。读了那些词,回头再读这篇作品,对其思想感情能有个较切实的把握。
竹马子
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忆昔怀人的词。上片写登上孤立的营垒满目荒凉,从高耸的亭台远望,静默地俯视着沙洲。面对着一弯虹霓挂起陶幕,一阵雄猛的大风吹拂栏杆,微微收敛了烦躁的暑热。渐渐惊觉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残喘的秋蝉鸣噪着日暮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冷肃。览景生情,不由追忆往昔在帝京时的欢乐,指点京都,在那似烟非烟、似雾非雾的彩云深处。下片感叹愁怀难遣,故人难聚,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濛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的号角,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全词景凄情哀,铺叙有致,意境开阔,格调清雅,悲楚动人。
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遥。 空馀孤屿来诗景,无复横槎碍柳条。 红旆路幽山翠湿,锦帆风起浪花飘。 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
史记 · 七十列传 · 滑稽列传
《滑稽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该文是专记滑稽人物的类传。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
酒泉子
《酒泉子·买得杏花》是唐代词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花开不易及盛开的景象;下片写花的落败,借以抒情。全词始终写花,从种花,赏花到惜花,实际上正是作者对国家衰亡的忧思与惋惜之情的写照。全词写得含蓄而悠长,读之令人怅然。
国风 · 唐风 · 扬之水
《国风·唐风·扬之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毛诗序》说这是拥立晋昭公强大的叔父的人讽刺晋昭公的诗。全诗三章,二章每章六句,一章四句。开篇以水起兴,暗示政局不稳,然后层层推进,显示出紧张又神秘的气氛,其构思在《诗经》中别具一格。
南歌子 · 见说东园好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秋。上片,咏东园的迷人风光。下片,特写眼前事物,感叹人生短暂。全词借景抒情,表达了东坡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消解了东坡内心多年的愁闷,体现出东坡旷达宽阔的胸怀。
史记 · 十表 ·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实际上是一篇自汉高祖创建汉朝起至西汉末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为止的西汉大事记。它主要记载了二百多年间的丞相、将军、御史大夫等中央主要官员的任免、升黜、生死等情况,并附记了历年发生的主要军国大事。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三十八章 · 生即有灭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
唐多令 · 其四
日落紫霞洲。兰舟稳放流。玉虹仙、如在黄楼。何必锦袍吹玉笛,听欸乃、数声秋。 赤壁舞涛头。周郎还到不。倚西风、袅袅余愁。唤起横江飞道士,来伴我、月中游。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墨竹图题诗
这首诗是郑板桥(郑燮)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百姓的疾苦声让郑燮难以放下。郑燮日夜为灾民奔波,白天劳顿,晚上思绪万千,夜不能寐。听着冷雨敲窗,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他立刻联想到百姓集体号寒的怨声,立刻起身作画,成就此篇,送予上级,使其了解民间灾苦。他又上书请示放赈,打开官仓,救济百姓。灾情严重,情况紧急,他来不及等上级批复,毅然决定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因此得罪上级,被罢官。朋友说他糊涂,他写“难得糊涂”表明自己坚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