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谒金门
《谒金门·风丝袅》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阕写景,写出春日的景物,下阕写心,抒发思念之情,以乐景写哀情,用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来抒发伤情,显露出了词人心中的苦涩、孤寂。全词感觉细腻敏锐,意境闲雅,画面幽美。
归园田居(其三)
此诗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三首。这首诗十分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作品既因运用典故而使诗句的含蕴更为深远,又不因运用典故而使诗句失去真淳的情意,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新安吏
《新安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水龙吟 · 雪中登大观亭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是清代词人邓廷桢的词。本词开篇切题,由雪而起。关山河川,冰封万里,耸起的林木如同梨树白花满枝。“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蛟台”在今广东虎门附近;“舳舻”是船头和船尾的合称,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队。词人怀着满腔热情,却是报国无门,这使他深感困惑,而这也正是近代中国的悲哀。即使词人放弃追求,别人也会理解他的这种选择,因为他已无法再积极作为。但词人不愿就此度过余生,他依然怀着自己不渝的情操,保持着不屈不挠的品格。
满江红
《满江红·忧喜相寻》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主要围绕董柳忧患与共的情缘展开构思称赞了董氏夫妇的高尚情操,上阕由写董的「得罪削籍」一身轻,进入到写致仕後的美好家庭生活,下阕进一层写董义夫与柳氏淡然面对人间烦恼,「欣然」、「益安」同「忧患」的人生态度。这首诗融会想象与现实,情调浪漫。喻义精当,寓意深刻。
清平乐
通观全词,当是托为歌女送别情人之作。离别在一个渡口,时间是春天的一个早晨。上阕写送别。“留人”二句以一“留”、一“去”点出送者与行者不同的心态:一方挽留而留不住,一方身不由己,去意已决。表面看留者似落花有意,去者若流水无情。实则一个“醉”字透出其中隐曲:去者亦非寡情绝意,正因离别愁深,遂借酒释愁,以免临别之际在情人面前失态落泪。“一棹”二句写送者目送兰舟远去:一只船桨划破碧波,船儿驶出一条春水路,从两岸清晨黄莺啼叫的杨柳中间穿过,消失到远方。“过尽”二字显现出送者整个目送兰舟由近而远,渐远渐无的空间推移过程,流露出送者情系兰舟的深长眷恋和心逐流水的绵绵离思。 下阕写别情。送者伫立空荡的渡头,唯余青青杨柳,徒然触动离情。“此后”二句抒发怨爱交集的负气之言,其中暗含难言之隐。二句表现的心情是矛盾的。全词先是脉脉含情之语,后转为决绝语,二者相反相成,因多情而生绝望,绝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这首七绝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此诗作为边塞诗,而带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菩萨蛮
这首历来受人推赏的小词,写春晓春眠,题材原属平常,但它造境深细,故能推陈出新。全词一句一景,像影视镜头的频频切换,故而景物画面在连续转换中显示出随意的跳跃性。上阕描绘了春日庭院的静寂景象。「绿芜墙」环绕着一座「青苔院」,可见长久无人过问,院里长满青苔,可见人迹罕至。「芭蕉」茎挺叶肥,高舒异秀,其格韵不俗,且显示着环境的幽深。即使蝴蝶翩翩,也无轻罗小扇相扑,室中有人,却帘幕低垂。在双燕呢喃、杨花团舞的迷离恍惚之中,传来「几处簸钱声」,那似乎是从院墙外传来的簸钱为戏的铜钱碰击声和嬉闹笑语声,犹如一石击水,平添生色,点染出庭院环境的清幽闲寂与词人似睡非睡,亦幻亦真的朦胧梦态。最后以「春睡」二字画龙点晴,暗示出这一切原来只是淡淡的春梦罢了。
白石郎曲
《白石郎曲》出自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属乐府神弦曲,是江南(建业附近)民间弦歌以娱神的祭歌。南朝民歌除吴歌、西曲外,尚有“神弦曲”十八首,也属于“清商曲辞”。据《晋书·夏统传》记载,当时祭神,多用女巫,“并有国色,善歌舞”,神弦曲大概就是由女巫来唱的。神弦曲所祀之神,大都是地方性的鬼神,来历多不可考。《图书集成·博物部》将其统归之“杂鬼类”。
摸鱼儿
这首咏物词为词人因泰和年间并蒂莲事所感所作,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 全词写爱情悲剧,直言其人其事,在词的开端作者就抒发了无限的感慨。 上阕写莲花并蒂的奇观,由此揭开故事的源头。以莲丝缕缕象征这对恋人的缠绵无尽的情思、以莲心若汉表现他们的悲惨遭遇。「问莲根」三句,起首一个「问」字引起人们的注意。「丝」谐「思」,意为为情而殉身的青年男女,沉于荷塘,仍藕接丝连,爱情之思永存。「莲心」实指人心,相爱却衹能同死,其冤其恨,可想而知。这样的起句,表现作者闻听此事後,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情绪激动,要寻问,要责问,要斥问,为什么竟发生如此之事?所感之深,所触之大一语可见。 「双花脉脉娇相向」,刻画出这对殉悄格魂的深沉爱恋尽在凝眸不语、含情睬视之中。「双花」等两句形象表明这对痴情男女至死不渝的爱情。紧跟上就愤愤地遏间一句:既然坚贞不渝的爱情可以感动上天(死後化生出满他的并蒂挤花说明了这一点),那为什么就不能在人世上白头偕老,非要在付出生命的代价之後纔能获得相爱的自由呢?「夕阳无语」。作答的衹是斜阳一抹,死一般的静默。看来,卽使是人神相恋而不得通其情的江水,迫寻舜帝英灵而失声长泣的湘水女神,比起这一对殉情的痴儿女,都算不上怎样的断肠了。好在这种坚贞之情当会像灵芝玉露一般,俯仰千古、永世长新。纵使海枯石烂,情缘也在,黄土又岂能埋没得了这巨恨幽怀。 下阕更是大赞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精神。「香奁梦」两句引用小序中韩偓《香奁集》自序语,用灵芝、瑞露这样的仙物来映衬他们爱情的纯洁神圣。 「人间」後三句,叹惜这样的爱情却在俯仰之间,成为陈迹。但接下来的「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却盛赞他们爱情的坚贞,任凭海枯石烂金不损,他们对世道的怨恨;就连黄土掩身也不灭其迹。自然界毕竟布满了风霜雨雪,当西风掠地,大野寒凝,连高大的相思树都要落叶飘零,更不要说这弱质纤柔的荷花了。虽然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被顽固西风(指顽固守旧的封建势力)所误,但他们的爱情却长存人间。因而又有下句「兰舟少住」等四句。依者心绪难宁,固而乘舟少住,凭吊这对青年男女用生命结成的并蒂莲花。作者知道,顽固的旧势力不会善罢甘休,若不及时凭吊,恐怕以後再来,就会「红衣半落」,甚至于「狼藉卧风雨」了。同情之深,珍爱之切,掬之可出。结尾一句,以词人的料想推断更揭示出世道的黑暗,使全词更添悲剧色彩。因此,还是暂驻兰舟,多多看上几眼这并蒂莲吧,衹怕下次载酒重来,已经是残红委地,风雨凄凄了。 此词最突出的就是以情见长,情之真,意之切,纯情流露。全词句句有情,充满对青年男女爱情不幸的同情,充满对顽固守旧势力的愤怒,使词充满各种感情。此词运用的手法複杂多变,或议论,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相互交杂,而却皆有归所,更增添作者所抒发的爱情故事的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