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一萼红
小序中叙述甚详,本词以「兴尽悲来」而作。「兴」为何?「悲」为何?姜白石一生流转江湖,貌似野云孤鹤般脱略放逸,至死未尝仕进,但作为一个文人,况且出於仕宦之门,父亲曾为知县,他必然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传统的「忧患」意识不可能不反映到他的作品中。本词就是这样一篇登临观览,羁旅伤怀之作。上片写早春游兴。下片感慨羁旅游荡。全词铺叙展衍,写景融情,写寒梅冷翠,造句奇丽,生新瘦硬,抒念远怀旧,深婉从容。
浪淘沙令·红影湿幽窗
《浪淘沙令·红影湿幽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词。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怀恋旧情而幽怨感伤者的形象。上片写暮春落红、雨后斜阳的景色,下片通过写梦里在回廊又遇情郎,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情景浑融,凄婉动人。
烛影摇红 · 淮南故将军家有歌妓,才容自许
愿一见公,竟不及见而卒。客有为以赋此曲者雪映虚檐,梦魂正绕阳台近。朝来谁为护重笼,云卧衣裳冷。应念兰心薰性。对芳年、才华自信。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可惜闲情未领。但雕梁、尘销雾暝。几回清夜,月转西廊,梧桐疏影。
盐角儿 · 亳社观梅
此词咏梅。上阕先赞梅之品格始终如一,再赞梅香彻骨。直是赋体,吐露无馀。下阕赞梅之风姿,「占溪风,留溪月」勾勒出一幅溪月梅韵图。上阕写梅花色香,用重句而略更数字,两联似对非对,遣词灵动。下阕以山桃作比,更托出梅花高洁标格。词人亦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风入松 · 其二 · 闻邻女吹笛
粉娇曾隔翠帘看。横玉声寒。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霜月摇摇吹落,梅花簌簌惊残。 萧郎且放凤箫闲。何处骖鸾。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
二郎神 · 小亭徙倚
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渐夕照林梢,晚风池上,缉缉轻寒嫩冷。又是将他春__,酿一种、花愁花病。空客鬓岁迁,征衫人老,倚楼看镜。还省。故园多少,紫殷红凝。窗外晓莺啼,拂墙金缕,烟柳慵眠乍醒。桃菜踏青,趁蜂随蝶,长负清明时景。凝伫久,蓦听棋边落子,一声声静。
踏莎行
《踏莎行·二社良辰》是北宋词人陈尧佐为感谢宰相申国公吕夷简荐引其拜相之恩德而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绘明媚的大好春光,表现了词人舒畅怡然的心情;下片语意更进一步,词人经燕自喻,以卷帘之恩喻“荐举之德”,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感恩之情。全词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虽为应酬之作,却语浅意深。
正宫 · 小梁州 · 扬子江阻风
《小梁州·扬子江阻风》是元代文人汤式的曲子。全曲上半篇以一系列的动作行为,表现出阻风途中对前程的期望,而下半篇则“迎头儿”来上一篇叙明真相的说辞;“阻风”仅是一时的受挫,兵乱却使心中的期望彻底破灭,在“纪行”与“伤乱”的两个主题上,作者的重心所在,就不言而喻了。这首曲子上半篇多用凝练的文言,而下半篇则是活脱脱的白话,这其间的反差,造成了文气转折波澜的效果。
醉垂鞭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酒宴上的美丽的歌伎。上片写酒宴初见此伎的第一印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彩绣双蝶的罗裙,这表明她步态轻盈曼妙,罗裙飘飘,双蝶似随之翩然飞舞。此乃乍见此伎而尚未仔细端详的第一印象,也正是此伎服饰、步态的突出特征。“朱粉”二句描绘她的容颜:略施朱粉,淡妆素雅,仿佛春意淡淡中开放的一朵平常小花,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下片写对此伎美态、神韵的特殊印象。“细看”二句写词人与众宾客对此伎美态的交口赞叹:人人赞她“柳腰身”,作者赞她“诸处好”,前者强调她腰身的柔婉、曼妙,后者强调她浑身的谐和、优美。“双蝶绣罗裙”,原来是她的舞裙。此妓的舞姿、神韵如何呢?从“人人道”的侧面反应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烘染了她舞姿的美妙。“昨日”两句似离题横出,其实是作者对其舞容的强烈印象:“乱山昏”是形容她舞蹈时眼前似乎从群山腾起云霞缭乱、迷濛。 综上而言,上片“闲花”意象,出之于客观比较,是静态写意;下片“乱云”意象,出之于主观感受,是动态传神。特别是“昨日”二句意象新妙,想象出奇,亦真亦幻,耐人深味。这正是张先小令“韵高”之典型。
菩萨蛮 · 花明月暗笼轻雾
这首艳情词素以狎昵真切著称。“花明月黯笼轻雾”,繁花盛开,鲜明秾艳,香雾空蒙,渲染了柔和、美丽、朦胧的氛围;“今宵好向郎边去”,一个“好”字点明这是幽会的最佳时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刬”音“产”,“刬袜”,以袜贴地。少女的轻盈步履,顾盼神情,跃然纸上。後阕将少女的炽烈恋情推向高潮:在一番担惊受怕之後,美好的愿望终于实现,像迂回曲折的流泉,遇到开阔处,如瀑布般倾泻出来,“见”、“颤”、“难”、“恣意怜”,几个字将所有的感触直截了当地显现出来,情真景真,毫无伪饰。 李煜的这首词,极俚,极真,也极动人,用浅显的语言呈现出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感人,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
左传 · 宣公 · 宣公二年
【经】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秦师伐晋。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传】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狂狡辂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君子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 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人郑师,故败。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见叔佯,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既合而来奔。 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竞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初,丽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馀子亦为余子,其庶子为公行。晋于是有公族、余子、公行。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公许之。 冬,赵盾为旄车之族。使屏季以其故族为公族大夫。
哨遍 · 简施愚山
长啸归来,自爱吾庐,无恙蒲菰里。历崎岖,霜雪满头归,青山笑人还是。君不见,管宁但存皂帽,弃家浮海能逃世。又不见、虞翻青蝇作客,愿得一人知已。与子西去蹑崦嵫。更南陟匡庐与九嶷。弹琴命诗,鸾吟猿跃,差为快意。嗟予尚何依。江湖淼淼出天际。夙慕洪崖子,有是夫,吾与尔。 石上据胡床,高歌散发,仰天目送飞鸿起。是故态狂奴,唾壶欲缺,一觞一咏同醉。念人生聚散能几时。复相对唏嘘欲何为。但烦冤徒作忧耳。芒鞋布袜瓢笠。更拄青藤杖,遍游五岳。纵观沧海,毕我生平之志。侧身天地竟何之。况眼中、吾且老矣。
临江仙 · 羽扇纶巾风袅袅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九节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