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步蟾宫 · 垂弧门左当今日
垂弧门左当今日。恰过了、元宵六夕。喜妙龄秀发步蟾宫,信富贵、荣华莫敌。纪年甲子才三七。即翰苑、从容西掖。便从兹、谈笑觅封侯,更管取、寿延千亿。
史记 · 三十世家 · 韩世家
《韩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地处中原,自三家分晋以来,伐齐、败宋、灭郑,在战国前期国力较为兴盛。韩昭侯在位时,任用申不害实施变法,国治兵强,但后期由于邻国秦国过于强大,由此一蹶不振。
采莲曲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两句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百字令 · 排闷
穷通否泰,古今来、时数大都比比。况复沧桑经浩劫,作达放颠而已。梦内寻春,酒中延昼,醉向床头倚。沉思旧事,新愁偏又勾起。 镜里。潘鬓萧疏,沈腰瘦损,顾影无能矣。半百年华知命日,参透世情物理。才受人憎,智非己福,甘隐衡门底。寄怀引睇,苍茫云树千里。
解语花 · 上元
以元宵节为题材的词作颇多,本词自有特色。它既描写了当时当地(当时作者正在荆州)元宵盛况,又有对汴京元宵的回忆,也有自己意兴消沉的抒情,三者有机融合,隐约流露出去国离乡,今不如昔的感叹。上阕写荆州元宵灯节。下阕联想到京城元宵节的情景以及追昔抚今的伤感。读古人词,既须赏其笔墨之妙,更须领其心性之美。如此读词,全是情深意笃,一片痴心,亦即诗心之所在。
一丛花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此词咏相思之情。上阕回忆当年此时与师师欢会的氛围和师师的娇羞痴情。下阕写别后相思,想象此时的师师在妙舞清歌罢,面对秋色,也在深情地思念他。全词情致缠绵,一往情深,有荡气回肠之妙。
咏柳
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暗香
宋代骚人酷爱梅竹,白石咏梅之什颇多。《暗香》、《疏影》尤为有名。词的开头,由月色回忆起以前几次月夜,梅边吹笛的往事。他的优美笛声,还引来了一位玉人知音,不怕夜寒,攀着梅枝听他吹。而今,他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约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他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竟将清冷的幽香散入他的卧席。 词的下阕,写折梅寄远,无法传达,红花无言,深念玉人。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一枝梅花,寄给那久别的玉人,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场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玉人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树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花又一片片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越调 · 寨儿令 · 次韵怀古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 ,汉土自鸿沟。休!来往愧沙鸥。
满江红 · 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是宋代爱国词人辛稼轩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阕赞扬史致道的雄才大略。下阕写席上盛况,并安慰史致道。此词以饱酣的笔墨,充沛的热情,向当时驻守建康的军事行政氏官史致道表达词人的赞颂之情,并通过这一情感的表达,展露词人力主抗金复土的政治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