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国风 · 周南 · 桃夭
此诗为《诗经·周南》第六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此诗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全诗语言优美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菩萨蛮 · 春闺
《菩萨蛮·春闺》是明末清初女词人徐灿所创作的一首作品。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了人在愁绪中,雨是借以诉情的最佳友伴。 这是一首闺怨词。人在愁绪中,雨是借以诉请的最佳友伴。首句「困花压蕊丝丝雨」,真切地写出春雨的绵长轻润。但这丝雨「困」花「压」蕊,原来也像是了解了闺中女子的愁肠,一任默默地飘洒相伴。「斗帐抱春寒」,夜深了人在红罗绣帐里却不能成寐,便更觉得春夜的清寒。「抱」,写出闺中人之孤单无助,惟有抱「春寒」而已。「梦中何处山」,独自寻梦,梦里山重水远,并不能遇见自己所思念的人。下阕,「卷帘风意恶」,因心事凄迷,便觉得连吹卷起珠帘的风也欺悔人。这是以「我」之眼观物的写法,此语看似极无理,实则极含情。惟究词人心绪何以如此之坏,「泪与残红落」拖出了并不难猜的谜底:原来是看流水逝花,叹岁月流转,恐年华不再,故而泪与残红落。结句乃把一段心事,付与自由飘舞的杨花,盼着远人也如杨花般早日回家。全词格调清新秀雅,虽写一般闺情,而不一味抑郁不欢,能于词中独赋一种绵渺深情,令人味之而意愈长。
水调歌头 · 徐州中秋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是北宋词人苏辙所做的一首词。主要写了作者与其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
酬刘员外见寄
严正文是大历(766-779)时期江南的著名诗人,与刘隨州是好朋友。这首五言律诗是对刘隨州赠诗的酬答。刘诗题作《对酒寄严维》,诗云:「陋巷喜阳和,衰颜对酒歌。懒从华髮乱,闲任白云多。郡简容垂钓,家贫学弄梭。门前七里濑,早晚子陵过。」(《刘随州集·卷一》)刘隨州大历中曾任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陷他贪赃,经审核,查无实据,但仍被贬为睦州司马。大约大历十一、二年间(公元776-777年),刘随州到了睦州贬所,自然要想到同在浙东的老朋友,所以就写了上面这首诗给严正文(当时严正文正在家乡会稽赋闲)。诗中委婉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平和无聊,并且表示了希望老友前来一聚的愿望。严正文的酬诗自然要对这些作出自己的回答。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这一联点明了刘的身份,也是对他的称许。苏耽,传说中的仙人。白云司,相传黄帝以云命官,秋官为白云。唐尚书省六部中刑部属秋官。刘随州曾经担任过刑部的都官员外郎。这两句是说,刘随州曾出入清要,且非尘世中人。言下之意是:佐郡不过是暂时的。 「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这两句设想刘随州的家居生活:煎药,吟诗,养病,赋诗,自有一番情趣。「药补」句暗承「苏耽」句,刘随州多病,大概比较热衷于道家的养生之术。「窗吟」句则应题,夸他的赠诗写得好。 「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两句写景,描写江南水乡春天风和日丽的景色。暗指刘随州新居周围的环境:美丽恬静,赏心悦目。 以上两联,实际上都是对友人的抚慰之词。 「欲识怀君意,明朝访楫师」,这是对友人邀请的答覆。意思是说,自己思友心切,恨不得明天就雇舟相访呢。 全诗写得较为平实。但「柳塘」一联却以其写景的形象传神受到后人的激赏。《诗话总龟·卷六》引《欧公诗话》有这样一段记载:「余曰:『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清人吴乔也说:「寄情于景,如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哀乐之意宛然,斯尽善矣!」(《答万季埜诗问·二十四》)只有《刘贡父诗话》提了一点异议,认为「『夕阳迟』固系花,而『春水漫』不系柳」,未为尽善。但他遭到了薛雪的驳斥,称之为「此是俗子见解」(《一瓢诗话》)。由此可见,这两句诗对后人的写景状物之作是颇有影响的。
除夜作
《除夜作》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 过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岁。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急于长大,已过中年的人则很可能痛感自己正在走向衰老——他们对此事都比较计较,当然有兴高采烈与感慨系之之不同。高适这首诗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写,“年味”很足,传诵极广。
真珠帘 · 秋帘
楼台十二琼钩静,甚新凉、缕缕遮拦不尽。漫卷看双星,怕笑人孤影。悄悄深深炉篆袅,露暗满、玉阶金井。回省,记月透玲珑,宫眉低印。 心共误触流萤,傍波纹浪绉,荡摇难定。亸地一珠珠,料泪珠同进。更是西风今夜紧,惯逗隙、偷吹云鬓。天迥,帐纸阁寒生,听蛩孤凭。
醉蓬莱 · 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环鸣兽。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此诗写诗人听了胡人乐师安万善吹奏觱篥,称赞他高超的演技,同时写觱篥之声凄清,闻者悲凉。前六句先叙篥的来源及其声音的凄凉;中间十句写其声多变,为春为秋,如凤鸣如龙吟;末两句写诗人身处异乡,时值除夕,闻此尤感孤寂凄苦。诗在描摹音乐时,不仅以鸟兽树木之声作比,同时采用通感手法,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续古二十九首
大尧登宝位,麟凤焕宸居。 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 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 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 轩辕承化日,群凤戏池台。 大朴衰丧后,仲尼生不来。 大道归孟门,萧兰日争长。 想得巢居时,碧江应无浪。 矻矻蓬舍下,慕君麒麟阁。 笑杀王子乔,寥天乘白鹤。 杳杳巫峡云,悠悠汉江水。 愁杀几少年,春风相忆地。 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 日晚欲有寄,裴回春风前。 仙家风景晏,浮世年华速。 邂逅汉武时,蟠桃海东熟。 南国珊瑚树,好裁天马鞭。 鱼龙不解语,海曲空蝉娟。 周穆恣游幸,横天驱八龙。 宁知泰山下,日日望登封。 秦国饶罗网,中原绝麟凤。 万乘巡海回,鲍鱼空相送。 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 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 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 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 隋炀弃中国,龙舟巡海涯。 春风广陵苑,不见秦宫花。 范子相句践,灭吴成大勋。 虽然五湖去,终愧磻溪云。 麟凤识翔蛰,圣贤明卷舒。 哀哉嵇叔夜,智不及鶢鶋。 战地三尺骨,将军一身贵。 自古若吊冤,落花少于泪。 楚国千里旱,土龙日已多。 九谷竟枯死,好云闲嵯峨。 汉家三殿色,恩泽若飘风。 今日黄金屋,明朝长信宫。 南园杏花发,北渚梅花落。 吴女妒西施,容华日消铄。 山鸡理毛羽,自言胜乌鸢。 一朝逢鸑鷟,羞死南海边。 秦家卷衣贵,本是倡家子。 金殿一承恩,貂蝉满乡里。 魏宫薛家女,秀色倾三殿。 武帝鼎湖归,一身似秋扇。 婵娟越机里,织得双栖凤。 慰此殊世花,金梭忽停弄。 学古三十载,犹依白云居。 每览班超传,令人慵读书。 雄剑久濩落,夜吟秋风起。 不是懒为龙,此非延平水。 朝为杨柳色,暮作芙蓉好。 春风若有情,江山相逐老。 景龙临太极,五凤当庭舞。 谁信壁间梭,升天作云雨。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 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苏武诗四首 · 其三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晚出西射堂
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 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节往戚不浅,感来念已深。 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 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
浣溪沙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上阕由问句起,接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由景物而勾起沉思,氛围已是孤寂凄清。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李易安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说明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结句的「寻常」二字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无法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
一剪梅 · 游蒋山,呈叶丞相
全词通过描写二人同游鐘山之事,表达了作者对叶衡的依依惜别和赞颂之意。这首词词句婉约,语言清新朴实,别有一番气息。 词中上阕回忆与叶衡同游鐘山,“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独立苍茫”、“日暮天寒”以苍茫无人来表明作者的孤寂,日暮天寒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探梅踏雪几何时。”,回忆与友人当时一起在鐘山上踏雪寻梅的经历,“雪”象征着纯洁,“梅”则象征着清高,傲岸的人格,词人与友人一起踏雪寻梅,则是说明两人志同道合,两人的友谊也是纯洁高尚的。“今我来思”和“杨柳依依”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被作者直接引用,想象友人走后,自己一个人再来鐘山那种“物是人非”的凄凉心境,化用即成的诗句,却毫无做作之感。 下阕紧承“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几句,描写了友人离开以后的具体情景:白石岗依旧是长满了萋萋芳草,景色没有变,却没有同游之人,从而而心中充满了愁绪。“多情山鸟不须啼。”,则是对这种愁绪的强调——不用山中多情的鸟儿悲啼,心中自会惆怅不已。最后两句,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赞颂李广的话说明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叶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爱戴。
城东早春
《城东早春》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诗作,抒写作者对早春的热爱之情。此诗虽只有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却概括了早春全景。后半段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更加反衬出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全诗语言精练,构思巧妙,对比鲜明,含蕴深刻,堪称佳篇。
史记 · 七十列传 ·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