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周颂 · 天作
《周颂·天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武王在岐山祭祀从古公亶父至周文王等历代君主的诗歌。全诗一章,一共七句,开篇写天赐岐山,接着写古公亶父开创基业,再写到周文王经营以及强大,表现了周人在岐山根据地上积蓄力量的过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塑造了古公亶父及周文王的人物形象。此诗融歌颂圣地与赞颂圣人为一体,文笔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
菩萨蛮 ·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作者归宋十几年,虽然感叹时光飞逝,壮志难酬,但是对于抗金大业依然充满信心,满怀希望。这首词表面是为叶衡而作,但是实际上却是在为作者自己抒发感情。
笠翁对韵 · 上卷 · 十三元
卑对长,季对昆。永巷对长门。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扬子渡,谢公墩。德重对年尊。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暾。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碑堕泪,赋招魂。报怨对怀恩。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角对黄昏。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大酺 · 上巳赵恒夫农部招饮清凉山
见雨痕收,花枝妥,风口恰逢修禊。仙郎游兴剧,移行厨茶灶,竹兜同舁。小憩招提,海棠院宇,半树垂丝红醉。香开新罗酒,笑鲸波乍卷,接篱倒矣。且著屐山椒,乱帆江上,四峰环起。 夕阳斜未落,尚留恋、烟柳断肠际。羡一老、馀情不倦,肴榼重携,向闲园、蔷薇架底。随意分曹坐,觉百罚、深杯更厉。尽斗叶、藏钩戏。邻钟催别,扶上狨鞯归骑。疑乘石湖燕尾。
秋灯琐忆
《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所作散文集,内容记述了他与爱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对情深意笃、才情清绝、心性淡远的夫妻,他们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尽管生活贫寒,却整日涵泳于琴棋书画中,陶然忘忧。文辞极美,叙事传情栩然哀切,辄催人泪下。
满江红 · 寄子由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里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樽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梦,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鹤冲天 · 和东山
林莺睍睆,常怕春光漏。堂北画帘垂,如年昼。顷刻花催放,风信是,清明后。记梦诗千首。阮郎归未,红落冶桃溪口。 鸳鸯水上夸珍偶。也应佳会准,欢期久。五两随波驶,留恨与,琵琶手。绿染长堤柳。几番经眼,只道曲中人瘦。
双调 · 小圣乐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是金代散曲作家元好问的作品。此曲上阕写景,绘写夏日园亭的自然景色,辞采鲜明,气氛热烈,清新俊雅,佳句迭出,突出了园中盛夏的特徵;下阕抒怀,直写胸臆,感慨人生苦短和穷通有命,得出了及时行乐的结论,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全曲抒写其时其人的典型心曲,发人深思。
一萼红 · 和玉霄感旧
玉搔头。是何人敲折,应为节秦讴。棐几朱弦,剪灯雪藕,几回数尽更筹。草草又、一番春梦,梦觉了、风雨楚江秋。却恨闲身,不如鸿雁,飞过妆楼。 又是山枯水瘦,叹回肠难贮,万斛新愁。懒复能歌,那堪对酒,物华冉冉都休。江上柳、千丝万缕,恼乱人、更忍凝眸。犹怕月来弄影,莫上帘钩。
乌衣巷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水调歌头 ·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稼轩的词作之一。词上阕鼓励友人,意气飞扬;下阕抒一己之愤,悲愤无奈。上阕文意一波三折,于无字处出曲折,极掩抑零乱,跳跃动荡之美;下阕却一气奔注;牢骚苦闷,倾泻而来,并且反语累出,在感情激荡中故作幽塞,豪放中仍不失顿挫曲折,词的构局可谓错综多变。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诗人杨万里十分擅长发现并状写生活中的美。春回大地,柳叶见天展开,叶叶交接;杏花不时绽放,朵朵衔叠;春水悄悄滋生,默默升涨。在他的笔端,绿杨、红杏、河水、沙石,仿佛都有了生命,在交头接耳商讨着,如何装点这春的大地。近看如此,远望呢?诗人离开了绿杨红杏的此岸,渡河到了彼岸,无意中回头一看:那树、那花、那水,成了绿、红等色块拼合的一片,传递出妙不可言的朦胧美。
高阳台 · 西湖春感
亡国之音哀以思,本词即是一首眷念故国的哀歌,借西湖感春抒发自己的亡国哀痛。本词为南宋亡国后词人重游西湖感怀而作。上片起拍写实景,景密意淡。「巢莺」、「卷絮」、「斜日」,平缓写景,已暗藏日暮春晚气氛。 下文发问,虽语意陡转,亦顺理成章。今年花事已晚,故呼唤东风伴随蔷薇稍住。但蔷薇花开,春事将尽,故曰「可怜」。末写西泠繁华景点,已满目荒凉。「一抹」,笔墨如画。下片承上片意脉,以问句振起词气。梁燕改投门户,繁华地、人文景,一派凄冷。白鸥也愁,人何以堪,翻进一层,转写自我心绪。飞花、啼鹃,发人哀思,着两「怕」字,写尽江山易主、人事全非,目不忍睹、耳不忍闻之痛。陈亦峰赞此词「凄凉幽怨,郁之至,厚之至」(《白雨斋词话》),是很恰当的。全章清虚骚雅,融情入景,赋物以情,情挚辞婉,结构严谨,灵动流转,极凄怆缠绵之致。
玉楼春
词中用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春声、春色,首句的「乱」字用得极好,将春景渲染得十分生动热闹,而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这里也暗含春光将尽之意。作者又用明丽的景色来反衬自己凄黯的心情,以及对于年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末二句以借酒浇愁来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心情,又隐约地显示了他对生命的留恋,尤其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