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鹧鸪天 · 搭柳阑干倚伫频
这首闺情词,上阕写凭栏伫望情景。搭柳阑干,杏帘蝴蝶,楼头伫望,泪洒东风。下阕写对景怀人,不胜今昔之感。箫外月,梦中雲,回想昔日秦楼楚殿,今日却“换尽风流”。结句“偏恨鸳鸯不念人”,愁绪缠绵,馀韵不尽。全词和婉工巧,绮丽动目。
雪霁策蹇寻梅
画中春郊走马,秋溪把钓,策蹇寻梅,莫不以朱为衣色,岂果无为哉?似欲妆点景象,与时相宜,有超然出俗之趣。且衣朱而游者,亦非常客,故三冬披红毡衫,裹以毡,跨一黑驴,秃发童子挈尊相随。踏雪溪山,寻梅林壑,忽得梅花数株,便欲傍梅席地,浮觞剧饮,沉醉酣然,梅香扑袂,不知身为花中之我,亦忘花为目中景也。然寻梅之蹇,扣角之犊,去长安车马,何凉凉卑哉?且为众嗤,究竟幸免覆辙。
金陵晚望
《金陵晚望》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之神。」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左传 · 桓公 · 桓公十一年
【经】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秋七月,葬郑庄公。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公会宋公于夫钟。冬十月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传】十一年春,齐、卫、郑、宋盟于恶曹。 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郑昭公之败北戎也,齐人将妻之,昭公辞。祭仲曰:「必取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弗从。 夏,郑庄公卒。 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邓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祭仲与宋人盟,以厉公归而立之。 秋九月丁亥,昭公奔卫。己亥,厉公立。
花心动 · 粉堞云齐
粉堞云齐,度清笳、愁入暮烟林杪。素艳透春,玉骨凄凉,勾带月痕生早。江天苍莽黄昏后,依然是、粉寒香瘦。动追感、西园嫩约,夜深人悄。记得东风窈窕。曾夜踏横斜,醉携娇小。惆怅旧欢,回首俱非,忍看绿笺红豆。香销纸帐人孤寝,相思恨、花还知否。梦回处,霜飞翠楼已晓。
双燕离
玉娘十五岁时和与她同庚的书生沈佺订婚。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七世孙。沈、张两家有中表之亲,自小青梅竹马。订婚後,两个情投意合,互赠诗物。後因沈家日趋贫落,沈佺又无意功名,玉娘的父亲有了悔婚之意,玉娘竭力反对,写下《双燕离》。
史记 · 七十列传 · 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魏公子即信陵君,名魏无忌(?-前243),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因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且为四君子之首。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
这首词写病后的生活和感受。上阕写病休中所见盛夏景色。可起句一派秋凉,躺在水边阁楼的竹席上,清冷冷好似凉秋,片片的浮云顺水悠悠,黄昏的暮色将它们渐渐收敛。晚闲,有心如止水的况味。后二句红艳艳莲花互相依靠,简直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鸟安闲静默,定然是独个儿在发愁。 下阕写病后所感。先用殷浩和司空图两个典故,与其像殷浩朝天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如像司空图寻觅美好的山林安闲自在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风流潇洒多逸趣。末二句“不知”一转,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梯,否定了前面的取舍。黄蓼云《蓼云词选》中评道:“末二句放开写,不即不离尚含佳。”的确,似说病后虚弱的平常话,而实则写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老却英雄的叹息,写得沉郁悲壮。
西江月 · 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
《西江月·姑熟再見勝之,次前韻》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这首词上片回忆故友徐守君猷与胜之的感情;下片写胜之的无情。全词运用三维观照,时空交错的技法,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情的感慨。
忆旧游 · 别黄澹翁
《忆旧游·别黄澹翁》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友人黄澹翁时所作,表达了词人的惜别、忆姬及思归之情。此词上片先写春花已去、人也去,送人苦,春天送人更苦,情景交融。接着写景铺垫,继而用夸张的手法对愁思抒怀。下片开头即回忆往日情事,用“西湖断桥”、“系马杨柳”生动地再现了词人当年与杭姬往日欢聚时的情景,接着写伊人难觅,思念与关怀自然流露,然后以题壁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对友人的惜别及对伊人的思念,将内心的情感寄托在委蛇的字迹之中,末句再次写景,以景收尾,词已尽然而情思未穷。全词层次井然,含蓄空灵,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哀而不伤、淡雅脱俗,营造出一种清婉悠远的景色与氛围,引人遐思。
木兰词 · 拟古决绝词柬友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王浚墓下作
《王濬墓下作》是唐代诗人李长吉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一首怀古之作,描写王濬墓地的荒芜、凄凉,以寄托诗人的哀思。 此诗为怀古之作。率领水军平定东吴的王士治,虽然逝去多年,但他的功业一直为后世人们所传颂。诗人来到他的墓地,所见一片荒凉。寒烟之中,衰草发白枯死。荆棘丛生,藜草红得凄惨。墓碑上的字迹,随着岁月的侵蚀,早已模糊不清。想必当日殉葬的青铜宝剑,恐怕都已经断裂。农民开垦的耕地,一天天逼近墓地。在这马鬣形的土封,在荒野中显得那样突兀。周遭枯萎的菊花,丛生的荆棘,更增添了几分悲凉。在松柏的芳香中,它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应天长 · 萱堂积庆
萱堂积庆,桂苑流芳,于门瑞蔼佳气。正属仲秋弥月,称觞对此际。西王母、来人世。拥佩从、尽皆珠翠。彩庭下,争看蓝袍,衬斑斓戏。富贵有谁同,四德躬全,五福由来备。况善断机迁教,轲亲实无异。看看仕无淹滞。即召入、佐君经济。愿延寿,鸾轴金花,年年加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