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郁郁秣陵王气,传到第三孙。风虎云龙会,自有其人。 朱颜二十有四,正锦帏秋梦,玉帐春声。望吴江楚汉,明月伴英魂。浥浥小桥红浪湿,抚虚弦、何处得郎闻。雪堂老,千年一瞬,再击空明。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先描绘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四类看月之人;与这些附庸风雅的世俗之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后一累,即作者的好友及佳人,其观景赏月时行为的持重高雅、情态气度与西湖的优美风景和谐一致。作者对五类人的描述,字里行间不见褒贬之词,然孰优孰劣、孰雅孰俗则昭然若示。文章表面写人,又时时不离写月,看似无情又蕴情于其中,完美而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抑浅俗、颂高雅的主旨。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减字木兰花 · 竞渡
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 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 这一活动,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已有关于竞渡的记载。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一书,专门记载南宋京城杭州的各种情况,其「舟船」条有云:「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龙舟争标,轻捷可观。」龙舟竞渡时,船上有人高举红旗,还有人擂鼓,鼓舞划船人的士气,以增加竞渡的热烈气氛,本篇就是描写龙舟竞渡夺标的实况。 上片写竞渡。比赛开始,「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一群红旗高举的龙舟,从柳阴深处的小洲边飞驶而出。「飞出」二字用得生动形象,令人彷彿可以看到群舟竞发的实况,这时各条船上的鼓手都奋力击鼓,鼓声犹如春雷轰鸣。龙舟冲破浩渺烟波,向前飞驶,再从远处转回。「直破烟波远远回」句中的「直破」二字写出了船的凌厉前进的气势。下片写夺标。一条龙舟首先到达终点,「欢声震地」,岸上发出了一片震地的欢呼声,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锦标,是高竿上悬挂的给予竞渡优胜者的赏物。「衔」是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饶有情趣。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以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一节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疏影 · 催梅
低枝亚实。望翠阴护晓,幽梦难觅。凄楚霓裳,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春风似怪重门掩,未许入、玉堂吟笔。想寿阳,却厌新妆,倦抹粉花宫额。 还记孤山旧路,未应便负了,波冷蟾白。莫寄相思,惟有寒烟,伴我骚人闲寂。东君须自怜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积。好试敲、羯鼓声催,与约鼎羹消息。
小雅 · 四牡
《小雅·四牡》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是一首描述为王事奔波的人的辛勤与思家情绪的诗歌。全诗共五章,每章五句,交互使用赋和兴两种手法,叙其事,抒其情,写诗人的所见所想,表达了奔波在外的辛劳和不能在父母身边奉养的遗憾。
真珠帘 · 梨花
绿房几夜迎清晓,光摇动、素月溶溶如水。惆怅一枝寒,记东阑闲倚。近日花边无旧雨,便寂寞、何曾吹泪。烛外。谩羞得红妆,而今犹睡。 琪树皎立风前,万尘空、独挹飘然清气。雅淡不成娇,拥玲珑春意。落寞云深诗梦浅,但一似、唐昌宫里。元是。是分明错认,当时玉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少陵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少陵「生平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是晋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分前后两段:前段十四句,诗人从自己半生的艰难遭遇出发,对自古以来众口所说的天道鬼神的存在提出了怀疑;后段共六句,写诗人面对艰难处境的思想活动。全诗语言浅近凝练,风格淳朴实在。
永遇乐 ·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节妇吟
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
史记 · 七十列传 · 滑稽列传
《滑稽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该文是专记滑稽人物的类传。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
小重山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是晚唐五代词人薛昭蕴的词作。这首词咏陈皇后失宠之事。上片写她被遗弃、被幽禁的哀怨。“画梁”句是怨己羡鸟,人不如物;舞衣不理,金蝉坠落、鸾镜懒照,是其失去生活信念的写照。下片先追忆昭阳受宠,后写现实中魂梦已断,不堪回首。最后写其长夜难度的痛苦。全词表现了对陈皇后的无限同情,也隐含着对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同情。
鬼谷子 · 捭阖
《鬼谷子·捭阖》是春秋时期纵横家鬼谷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捭为开启,阖为闭藏。捭阖之术,也就是开合有道、张弛有度。捭阖之术是世间万物运转的根本,也是纵横家游说的重要说术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