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论诗(其二)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这首五言诗表现了诗人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及对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虽然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 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後的作品。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当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说平凡,如“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絃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能勘破俗谛,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後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论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在渊明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如《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神释》:“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挽歌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一种自然运化观、朴素生死观,比起当时“服食求神仙”、追求“神不灭”的士大夫,不知高出多少倍。
春日忆李白
此诗抒发了作者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全诗感情真挚,文笔直率,怀念之情倾杯而出,诗人在抒发怀念之情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风格,因而这篇怀友之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首诗歌鉴赏之作。其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楚辞 · 九怀 · 其七 · 思忠
这首诗抒写诗人愤世嫉俗、矢志不渝的情怀。他悲叹葛草堆积,贞枝枯槁,愤然离世,命驾远行。其中“连五宿兮建旄,扬氛气兮为旌”,“抽库娄兮酌醴,援爬瓜兮接粮”,运用浪漫的夸张手法烘托出诗人的高大形象。
唐才子传 · 刘慎虚
慎虚,嵩山人。姿容秀拔。九岁属文,上书,召见,拜童子郎。开元十一年,徐征榜进士,调洛阳尉,迁夏县令。性高古,脱略势利,啸傲风尘。后欲卜隐庐阜,不果。交游多山僧道侣。为诗情幽兴远,思雅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当时东南高唱者数十人,声律婉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永明已还,端可杰立江表。善为方外之言。夫何不永,天碎国宝,有志不就,惜哉!集今传世。
水调歌头 · 五首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西江月 · 咏梅
《西江月·咏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梅的生活环境,下片写梅的凋谢。这首词是以“梅”格喻词人的侍妾朝云,全词采用回文的形式,渲染了梅的高贵品格,也衬托出了朝云的红颜。
点绛唇 · 咏风兰
《点绛唇·咏风兰》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1680年创作的,为其代表作品之一。此词题画兼咏物,词中所写的正是友人张纯修为其所作的《风兰图》。全词描写了风兰的别样风致,寄托纳兰了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望,是借物抒情的佳作。
国风 · 周南 · 樛木
《国风·周南·樛木》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章《国风·周南》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是祝贺新婚男子的赞歌。先以葛藟缠绕樛木,比喻女子嫁给丈夫。然后为新郎祝福,希望他能有幸福、美满的生活。诗凡三章,大量采用比兴手法,每章只改一二字,句式整饬,以群歌叠唱的形式表达出喜庆祝颂之情,表现了华夏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祝福习俗。
天香 · 玉簪花
蜜白凝肪,犀黄点粟,幺莺弄影翩舞。贮恨能深,含情不卷,恍听小琼低语。 断来响腻,并堕梦、纤无寻处。月媚风娟时节,蜻蛉飞上三五。 沉沉晓凉窗户。倚冰奁、粉花调露。瘦绝秋姿妆束,便输伊素。 莫问钿蝉消息,记翠被、红灯夜深雨。一角湘烟,楚宫人去。
玉楼春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写闺中女子离别之恨。上片通过物候变迁写思妇盼望行人归来,埋怨行人归期不准;下片紧承上片词意,写思妇频频登楼远眺,不见游子归来而埋怨喜鹊与喜蛛。全词以浅近质朴之语,反映思妇心神之不宁,曲折地表现思妇的幽怨之情。
破窑赋
《破窑赋》相传是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又名《寒窑赋》。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浣溪沙 · 风压轻云贴水飞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首二句是眼前春景。「压」、「贴』、「飞」三动词连贯而下,状物如在目前。燕之趁晴而「争泥」,刻画传神入妙。「沈郎」句言自己病后消夜。弱不胜衣,感情跌进一层。过阕以「不闻」、「时听」对举,透出情感之困顿,而惟有花知此情,则无人领略之悲凉又曲曲传出。这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切,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