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戌年初夏偶作
这首七言绝句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4年所作,诗人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人民的困苦生活,万家凋零破败,淹没在蒿草丛中,人民在生存线上挣扎。同时诗人心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心事浩茫连广宇)。依然是痛定之后的长歌当哭,动地的哀吟之中,是对惊雷的期待。鲁迅没有李白的疏狂,没有杜甫的愁苦。有的是屈原那样飞扬驰骋的想像和绵密深刻的忧思。从「我以我血荐轩辕」,到「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心事浩茫,不为国君,为万家墨面的人民。
沁园春 · 恨
这首《沁园春》写得看似放荡不羁,其实遵守格律甚严。起首三句为连绵体,同字排比,既注重了词的形式美,更增强了词意表达力。上片第四句起和下片第三句起,句式平仄以及词意结构相同,形式严谨,颇具美感,被很多人作为填词的范本。
百字令 · 梁杭雪画
苍岩列岫,似镜中,描取小鬟妆束。皴法全抛山乍笑,西子苎萝新浴。石色鹦哥,篙声渔父,夜雨生飞瀑。了然疯性,水中添个茅屋。 云是一角罗浮,罗含宅子,借画消三伏。自别宣南成泡影,梦里人归西蜀。白鹤新居,红羊浩劫,一绢春山绿。钩辀如叫,黄梅雨霁云木。
史记 · 七十列传 · 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魏公子即信陵君,名魏无忌(?-前243),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因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且为四君子之首。
中吕 · 满庭芳 · 刺鸨母
此曲是《梨园乐府》中一系列讽刺鸨母的《满庭芳》曲之一。借妓女之口刻画了一个凶狠贪婪的鸨母形象,生动鲜明,淋漓尽致。排比铺陈,泼辣痛快,具有浓郁的民间俚曲风味。
史记 · 三十世家 · 田敬仲完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田敬仲完世家:田完本名陈完,陈国王子,因陈国内乱而逃亡齐国改名田完,其八世孙田和夺取齐国政权,史称田氏代齐。作品出自《史记》卷46田敬仲完世家第16卷。
春泛若耶溪
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流露轻松舒适之感。 开首两句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虞美人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描写秋景,下片作者故地重游,引发感慨。全词凄凄楚楚,荡气回肠,缠绵婉约,表达了词人追忆旧情的感伤。
江神子
这首词作于苏东坡贬谪黄州期间。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诗人陶渊明斜川之遊,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在词中表达了对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作品平淡中见豪放,充满恬静闲适而又粗犷的田园趣味。
国风 · 陈风 · 墓门
《国风·陈风·墓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讽刺一个品行恶劣的统治者的诗。全诗二章,每章六句,短小精悍,四字齐言的诗句斩截顿挫,传达出指斥告诫的口吻,诗用顶针及象征手法,表现出诗人对恶势力的鄙夷、痛斥之意。
隋宫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隋炀帝杨广的荒淫亡国。此诗写隋炀帝为了寻欢作乐,无休止地出外巡游,奢侈昏庸,开凿运河,建造行宫,劳民伤财,终于为自己制造了亡国的条件,成了和陈后主一样的亡国之君。讽古是为喻今,诗人把隋炀帝当作历史上以荒淫奢华著称的暴君的典型,来告诫晚唐的那些荒淫腐朽、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音节铿锵。
前出塞九首(其六)
《前出塞九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九首诗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了杜甫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此为第六首,写征夫诉说他对战略的看法。
国风 · 召南 · 摽有梅
《国风·召南·摽有梅》是《诗经·召南》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诗。诗分三章,每章一层紧逼一层,与诗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相适应。首章“迨其吉兮”,尚有从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见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谓之”,可谓迫不及待了。三复之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这首词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当时正在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的张栻徵聘范如山(辛稼轩的内兄)做辰州卢溪县令。范如山嫌这个职务官小势微,不足以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而不肯赴任。恰逢此时辛稼轩调任荆湖北路转运使,便在范如山的寿宴上,写下这首词对他进行劝导,希望他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计较个人名利的得失,积极出仕以成就功业。辛稼轩以议论为词的特色在其中得以充分表现。
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五章 · 转重令轻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
左传 · 桓公 · 桓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秋,大水。冬十月。 【传】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 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冬,郑伯拜盟。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