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国风 · 唐风 · 采苓
《国风·唐风·采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手法,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旋律美,给读者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青玉案
武陵溪上桃花路。见征骑、匆匆去。嘶入斜阳芳草渡。读书窗下,弹琴石上,留得销魂处。 落花冉冉春将暮。空写池塘梦中句。黄犬书来何日许。辋川轻舸,杜陵尊酒,半夜灯前雨。
金刚经 · 第十九品 ·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醉落魄 · 苏州阊门留别
这首赠妓词,摆脱了以往代他人抒情的框框,融注了词人个人的身世感慨。词人将歌妓视作自己沦落天涯时的知音,并通过「旧交新贵音书绝」与「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的对比,显出歌妓不趋炎附势的品德。整首词有天然去雕饰之美,读之令人神往。
婆罗门引 · 题露筋祠
露筋祠下,寒篷淼淼去何之。停桡一问灵旗。怊怅千年古庙,陈迹几人悲。 只风前燕子,雨后棠梨。 俯仰歔欷,凭吊处,更怜谁。惟有淮阴漂母,一样蛾眉。 估船争泊,问何人、拂藓一题诗。依稀见、玉佩珠衣。
越调 · 寨儿令 · 次韵怀古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 ,汉土自鸿沟。休!来往愧沙鸥。
庄子 · 杂篇 · 天下
位于《庄子·杂篇》,以“天下”为题。全篇分七段,是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历史渊源,来龙去脉。评价主要思想,并且加以批评的总结性的论文。作者据民国学者考证,当为战国时期晚期的庄子后学。
同柳吴兴何山送刘馀杭
柳吴兴即柳恽,因任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时人以所辖之地呼之。何山,吴兴山名。馀杭官员刘某将离吴兴赴任,诗人与柳恽聚于何山以送之。 作品前二句叙事,在叙事中推出题旨,表明惜别之意。首句的“王孙”犹言公子,此处泛指参加宴会的人。“重离别”既是将行者之感,亦是送行者之情。并且“重离别”三字已暗点题中“送”字。次句从主人落笔,因重远别,故置酒饯行,点出题中“集”字。“峰之畿”点题中“何山”。“畿”,疆也,限也,此处指何山山麓。随后,诗人描绘了“峰之畿”的景色。“逶迤”为伸展绵延之貌,写草由近而远,青翠无边;“参差”写薇高矮不齐之状。写薇亦是写草,草亦含薇。前者横向延伸,后者向高处生长,姿态各异。这些草与薇由山麓伸向涧中、川上,直与游子离去之路相接,似乎草亦含情。“逶迤”二句由山写到草而及于川;“轻云”二句则由山向上写到云。云与远处峰峦连缀在一起。“沐”是润湿之意,因是“细雨”,故称“沐”。且“细雨”又与“轻云”相合。“檐端”二句写山间庐舍之景。这庐舍即置酒聚会之处。天色将晚,水禽息,野萤飞,写出环境清幽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水禽”与前面“川上”相呼应;“野萤”也与“峰之畿”相印合。唯独在此环境中才有这禽与萤。且禽息而恋巢,萤飞犹绕窗,都表现出一种依恋之态。《古诗十九首》中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写出马和鸟对家乡乃至与家乡有关物的依恋。此诗中的禽与萤既点缀出环境的清幽,同时也表达出重土慎迁之意。这几句写草、云、雨、禽、萤,其实也是写人。这里的一切都与人同其情愫,都隐约与人的重离别的心态相应。末二句直接写刘馀杭上路及作者的感受。“随绿波”指乘舟离去。一个“远”字,明写刘馀杭舟行,暗写诗人久立岸边,目送征帆。“逐清风”则写出主人因刘馀杭离去而产生的孤寂之感,这又与首句的“重离别”相呼应。全诗主旨在惜别,却不直接写离愁,而是在叙事、写景中浸透了“重离别”之意,使得作品的意境委婉深致、耐人寻味。
周易 · 蹇卦
坎上艮下,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来誉。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来反。 六四,往蹇来连。 九五,大蹇朋来。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天门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 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 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 幡比翅回集,贰双飞常羊。 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 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 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谬上天知厥时。 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 佻正嘉古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 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词论
本文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关于词的专论文章,创作的年代推断为南渡之前所作。 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强调词配合词牌所对应的曲调演唱的重要性,并在《词论》一文中通过对先前各家的评价中,系统的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 李清照在《词论》中虽然对词在音律、形式上的种种特点作出了较为系统归纳和总结。但没有提及和词息息相关的音乐,也没有系统的阐述如何写词。当然我们考虑到这只是一篇短文,也可以谅解的。《词论》当时流行的词牌曲调中豪放的较少,导致文中评价较高的词家都是婉约为主,为后世豪放派不遵循曲调者所厌恶,更因其一介女流批评大家而被称为“妄评”。 虽然李清照在词论中没有对如何写词进行系统的说明,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她的词作看到她对她的《词论》的有力例证。
国风 · 曹风 · 鸤鸠
《国风·曹风·鸤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多以为这是一首赞美淑人君子德行的诗。全诗四章,每章六句。第一、二章颂扬“仪”之体,即“淑人君子”的华贵风采;第三、四章颂扬“仪”之用,即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作用。各章都以鸤鸠及其子起兴,然后转入对淑人君子的颂扬,既切题旨又意味深长。
台城
这首诗借景寄慨,语言含蓄蕴藉,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绛都春 · 东君运巧
东君运巧。向枝头点缀,琼英虽小。全是一般,风味花中最轻妙。横斜疏影当池沼。似弄粉、初临鸾照。众芳皆有,深红浅白,岂能争早。莫厌金樽频倒。把芳酒赏花,追陪欢笑。有愿告天,愿天多情休教老。奇花也愿休残了。免乐事、离多欢少。易老难叙衷肠,算天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