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西厢记 · 第一本 · 第二折
[夫人上白]前日长老将钱去与老相公做好事,不见来回话。道与红娘,传着我的言语去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就着他办下东西的当了,来回我话者。[下][净扮洁上]老僧法本,在这普救寺里做长老。此寺是则天皇后盖造的,后来崩损,又是崔相国重修的。现今崔老夫人领着家眷扶柩回博陵。因路阻暂寓本寺西厢之下,待路通回博陵迁葬。夫人处事温俭,治家有方,是是非非,人莫敢犯。夜来老僧赴斋,不知曾有人来望老僧否?[唤聪问科][聪云]夜来有一秀才自西洛而来,特谒我师,不遇而返。[洁云]山门外觑着,若再来时,报我知道。[末上]昨日见了那小姐,倒有顾盼小生之意。今日去问长老借一间僧房,早晚温习经史;倘遇那小姐出来,必当饱看一会。 [中吕][粉蝶儿]不做周方,埋怨杀你个法聪和尚!借与我半间客舍僧房,与我那可憎才居止处门儿相向。虽不能窃玉偷香,且将这盼云眼睛儿打当。 [醉春风]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羞,画眉的敢是谎;今日多情人一见了有情娘,着小生心儿里早痒痒。迤逗得肠荒,断送得眼乱,引惹得心忙。 [末见聪科][聪云]师父正望先生来哩,只此少待,小僧通报去。[洁出见末科][末云]是好一个和尚呵! [迎仙客]我则见他头似雪,鬓如霜,面如童,少年得内养;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个圆光。却便是捏塑来的僧伽像。 [洁云]请先生方丈内相见。夜来老僧不在,有失迎迓,望先生恕罪![末云]小生久闻老和尚清誉,欲来座下听讲,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洁云]先生世家何郡?敢问上姓大名,因甚至此?[末云]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 [石榴花]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自来西洛是吾乡,宦游在四方。寄居咸阳。先人拜礼部尚书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洁云]老相公弃世,必有所遗。[末唱]平生直无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 [斗鹌鹑]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衠一味风清月朗。[洁云]先生此一行必上朝取应去。[末唱]小生无意求官,有心待听进。小生特谒长老,奈路途奔驰,无以相馈。量着穷秀才人情则是纸半张,以没甚七青八黄,尽着你说短论长,一任待掂斤播两。 径禀:有白银一两,与常往公用,略表寸心,望笑留是幸![洁云]先生客中,何故如此?[末云]物鲜不足辞,但充讲下一茶耳。 [上小楼]小生特来见访,大师何须谦让。[洁云]老僧决不敢受。[末唱]这钱也难买柴薪,不够斋粮,且备茶汤。[觑聪云]这一两未为厚礼。你若有主张,对艳妆,将言词说上,我将你众和尚死生难忘。 [洁云]先生必有所请。[末云]小生不揣有恳,因恶旅冗杂,早晚难以温习经史,欲假一室,晨昏听讲。房金按月任意多少。[洁云]敝寺颇有数间,任先生拣选。[末唱] [幺篇]也不要香积厨,枯木堂。远有南轩,离着东墙,靠着西厢。近主廊,过耳房,都皆停当。[洁云]便不呵,就与老僧同处何如?[末笑云]要恁怎么。你是必休提着长老方丈。 [红上云]老夫人着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看得停当回话。须索走一遭去来。[见洁科]长老万福!夫人使侍妾来问: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着看得停当了回话。[末背云]好个女子也呵! [脱布衫]大人家举止端详,全没那半点儿轻狂。大师行深深拜了,启朱唇语言得当。 [小梁州]可喜的庞儿浅淡妆,穿一套缟素衣裳;胡伶渌老不寻常,偷睛望,眼挫里抹张郎。 [幺篇]若共他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我将小姐央,夫人央,他不令许放,我亲自写与从良。 [洁云]二月十五日,可与老相公做好事。[红云]妾与长老同去佛殿看了,却回夫人话。[洁云]先生请少坐,老僧同小娘子看一遭便来。[末云]着小娘子先行,俺近后些。[洁云]一个有道理的秀才。[末云]小生有一句话敢道么?[洁云]便道不妨。[末唱] [快活三]崔家女艳妆,莫不是演撒你个老洁郎?[洁云]俺出家人那有此事?[末唱]既不沙,却怎睃趁着你头上放毫光,打扮的特来晃。 [洁云]先生是何言语!早是那小娘子不听得哩,若知呵,是甚意思![红上佛殿科][末唱] [朝天子]过得主廊,引入洞房,好事从天降。我与你看着门儿,你进去。[洁怒云]先生,此非先王之法言,岂不得罪于圣人之门乎?老僧偌大年纪,焉肯作此等之态?[末唱]好模好样太莽撞,没则罗便罢,烦恼怎么那唐三藏?怪不得小生疑你,偌大一个宅堂,可怎生别没个儿郎,使得梅香来说勾当。[洁云]老夫人治家严肃,内外并无一个男子出入。[末背云]这秃厮巧说。你在我行、口强,硬抵着头皮撞。 [洁对红云]这斋供道场都完备了,十五日请夫人小姐拈香。[末问云]何故?[洁云]这是崔相国小姐至孝,为报父母之恩。又是老相国禫日,就脱孝服,所以做好事。[末哭科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小姐是一女子,尚然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望和尚慈悲为本,小生亦备钱五千,怎生带得一分儿斋,追荐俺父母咱!便夫人知也不妨,以尽人子之心。[洁云]法聪与这先生带一分者。[末背问聪云]那小姐明日来么?[聪云]他父母的勾当,如何不来。[末背云]这五千钱使得有些下落者。 [四边静]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若能够汤他一汤,倒与人消灾障。 [洁云]都到方丈吃茶。[做到科][末云]小生更衣咱。[末出科云]那小娘子已定出来也,我只在这里等待问他咱。[红辞洁云]我不吃茶了,恐夫人怪来迟,去回话也。[红出科][末迎红娘祗揖科]小娘子拜揖![红云]先生万福![末云]小娘子莫非莺莺小姐的侍妾么?[红云]我便是,何劳先生动问?[末云]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红云]谁问你来?[末云]敢问小姐常出来么?[红怒云]先生是读书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君子“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向日莺莺潜出闺房,夫人窥之,召立莺莺于庭下,责之曰:“汝为女子,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私视,岂不自耻。”莺莺立谢而言曰:“今当改过从新,毋敢再犯。”是他亲女,尚然如此,可况以下侍妾乎?先生习先王之道,尊周公之礼,不干已事,何故用心?早是妾身,可以容恕,若夫人知其事,决无干休。今后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下][末云]这相思索是害也! [哨遍]听说罢心怀悒悒,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说:“夫人节操凛冰霜,不召乎,谁敢辄入中堂?”自思想,比及你心儿思畏老母亲威严,小姐呵,你不合临去也头望。待扬下教人怎扬?赤紧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肠。若今生难得有情人,是前世烧了断头香。我得时节手掌儿里奇擎,心坎儿里温存,眼皮儿上供养。 [耍孩儿]当初那巫山远隔如天样,听说罢又在巫山那厢。业身躯虽是立在回廊,魂灵儿已在他行。本待要安排心事传幽客,我只怕漏泄春光与乃堂。夫人怕女孩儿春心荡,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 [五煞]小姐年纪小,性气刚。张郎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何郎粉,看邂逅偷将韩寿香。才到得风流况,成就了会温存的娇婿,怕甚么能拘束的亲娘。 [四煞]夫人忒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仿。休直待眉儿浅淡思张敞,春色飘零忆阮郎。非是咱自夸奖: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三煞]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粉香腻玉搓咽项。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不想呵其实强: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却忘了辞长老。[见洁科]小生敢问长老,房舍如何?[洁云]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甚是潇洒,正可先生安下。现收拾下了,随先生早晚来。[末云]小生便回店中搬去。[洁云]吃斋了去。[末云]老僧收拾下斋,小生取行李便来。[洁云]既然如此,老僧准备下斋,先生是必便来。[下][末云]若在店中人闹,倒好消遣;搬在寺中静处,怎么捱这凄凉也呵。 [二煞]院宇深,枕簟凉,一灯孤影摇书幌。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长。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 [尾]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我知他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着牙儿慢慢的想。[下]
瑞鹤仙 · 赋梅
这首词在炼字造句和风味上,接近南宋格律派词人的词作。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使用了烘托手法,总体层次分明。通过对梅的的描述,暗示了词人伤世之感和关怀国家之痛,表现磊磈不平之气。 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咏溪上梅花,不仅写出梅花美的外貌,还写出了梅花清雅的姿态和寂寞幽怨的灵魂。这首词不仅是为梅花写照,在梅花形象中还投影着作者自己的心理感觉,精神兴趣,是一首借梅花而抒怀的寄托词。 上阕运用想象、比拟手法,正面描写梅花的形神。起韵先为梅花营造出一个寒意袭人的夜的环境:严霜以下,层冰未消,寒意透帘,云清月冷。借用了晚唐诗人韩偓「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之意。这样的环境特别富有抒情暗示性,为下文抒情写物做铺垫。以下用一个单句,突出了野地梅花如美人以溪水为镜在寒夜梳妆的风神。写得空灵蕴藉,令人联想。然后以「梳掠」一词顺势而下,写梅花在溪头打扮的动人风采。龙绡衬着」有《离骚》中「纫秋兰以为珮」的芳洁之意。梅花在寒夜的溪头上,幽远其香,明艳其色,她那天然绝色的美丽,是任何靠装扮而成的美人也学不出的。一个「想」字,化实为虚,变奇怪为合理,表明梅花对溪水而梳掠,这化身为人的动作形态只是作者的想象。「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两句,把梅花出场特意放在月色朦胧的背景下,极写她的神韵,写出月下梅花如穿着鲛绡细纱的玉美人。结韵故意把梅花放到春天和百花对比,说如果梅花能到百花盛开的季节去嫣然一笑即开放的话,那么百花都要因为自愧不如纷纷羞惭自落。词以「一笑嫣然」、「转盼」、「倚」字写梅花,是以写美人的笔法来描绘梅花的仪态和神韵。梅花被表现得如此之美,也为下阕调转笔头,写梅花命运的寂寞蓄势。 下阕除了运用想象,比拟手法外,还兼用了比兴手法,来表现梅花值得痛心的不遇命运。起句一个「寂寞」,短音促节,一语定调,揭示溪上梅花的精神状态。以下连用两句拽出回答。借用北宋高士林逋「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的诗意,暗示「富贵非吾愿」、「栖隐亦非所期」的微旨。其一问梅花的家乡,拽出这野地寂寞的梅花,像是被放逐者,原来却是生在园林里,楼阁边的高贵寒花。其二以梅花自己的口吻来反问,通过这一反问,表明了梅花失意冷落的命运忧伤。梅花本来和天上瑶池有一个旧约,可是现在沦落至此,谁肯为她捎信给约会的另一方呢?这里梅花与天上瑶池之间的「旧约」,其比兴意义与《离骚》以男女之约寓君臣之约一样,传达着作者政治不遇的深沉痛苦。以下更进言明那寻桃问柳的轻薄粉蝶的不足以担当传信重任。然而,就是这轻薄的粉蝶,对于绽放满枝的梅花尤且不屑一顾词写梅花由园林、楼阁入野地、溪头,瑶池旧约无人传信,且连粉蝶儿都不肯相顾,梅花的命运一降再降,显示出词人无比伤痛的感受。结以「冷淡黄昏,数声画角」,惋惜贞姿方茂,便尔凋零,画角吹奏着《梅花落》的凄音,传达出一种悲苦的心境。「冷淡黄昏」四字,是从林逋的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七字中截取而来,与发端的「护月云轻」遥相激射。画角声中,再一凝想南来征雁,此情此景正自难堪。这里的黄昏与上阕的月夜在时间上并不冲突,因为它是为梅花将来的零落渲染气氛的,与上阕并不处于同一时间段落中。「伤心」一词,是花的自怜,是人的怜惜,把花情和人情浑融一体,无法分辨。
渡河到清河作
《渡河到清河作》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作于王维居济州期间,诗中描绘的是黄河下游的景致,深沉、壮观、气势磅礴,抒发了思乡之情,发人遐思,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把山水写得崔嵬峥嵘,黛色葱郁,气势廓大,显示出王维前期山水诗的明朗风格。
楚辞 · 九章 · 其一 · 惜诵
《九章·惜诵》是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此诗名取自篇首二字,作者以痛惜的心情,追忆叙述了自己因直言进谏而遭谗被疏之往事。全诗语言真挚生动,朴素自然,以细腻的笔调描摹了抒情主人公的意志活动和感情冲突,直抒胸臆,想像丰富,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卖油翁
本文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小品文章,通俗易懂,意味深长,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心领神会的目的。 这篇文章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第一段:写陈尧咨善射,卖油翁略表赞许。文章开头就对陈尧咨作概括介绍,他”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射技高超,以常理而论,定然是人人赞赏,射者自命不凡也是常情。这就为下文做了伏笔。但是,卖油老头对其“发矢十中八九”,却只“但微颔之”。这里以极其精练的笔墨提出了矛盾,在读者心中产生了悬念,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第二段: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康肃公一贯“自矜”,对卖油老头对其箭术所表示的不以为然的态度,是不会轻易放过的,自然要追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老头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这一问一答,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熟能生巧”。康肃公一时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反认为是“轻吾射”,至此矛盾更加激化,卖油老头只好现身说法“以我酌油知之”。又用具体事实证明“熟能生巧”,“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作了这一番表演之后,卖油老头为解除康肃公的疑虑,说道:“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个回答很重要,既回答了并非”轻吾射”,又再次说明道理。康肃公心中豁然开朗了,由“忿然”到“笑而遣之”结束了全文。 本文以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这件小事,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普通的道理。一般说理文章,常常要发议论,说为什么应该这样,为什么不应该那样。而这篇文章并没有高谈阔论,只是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对答和卖油翁酌油的经过,来说明道理。本文着重写的是射箭和酌油都可以由于手熟达到高超的技艺,而不是写陈尧咨的射箭。所以写陈尧咨的射箭只用了“矢十中八九”五个字,写得十分简略。这样繁简得当,突出文章的重点。 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做得也很大,而且是文武双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因为卖油翁指出的道理辩驳不倒,只得“笑而遣之”,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的陈尧咨确实不大容易。“笑”,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传神之笔”。
西厢记 · 第二本 · 第三折
[夫人上云]今日安排下小酌,单请张生酬劳。道与红娘,疾忙去书院中请张生,着他是必便来,休推故。[下][末上云]夜来老夫人说,着红娘来请我,却怎生不见来?我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怎么不见红娘来也呵?[红娘上云]老夫人使我请张生。我想若非张生妙计呵,俺一家儿性命难保也呵。 [中吕][粉蝶儿]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俺一家儿死里逃生。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张君瑞合当钦敬。当日所望无成;谁想一缄书倒为了媒证。 [醉东风]今日个东阁玳筵开,煞强如西厢和月等。薄衾单枕有人温,早则不冷、冷。受用足宝鼎香浓,绣帘风细,绿窗人静。 可早来到也。 [脱布衫]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隔窗儿咳嗽了一声,[红敲门科][末云]是谁来也?[红云]是我。他启朱唇急来答应。 [末云]拜揖小娘子。[红唱] [小梁州]则见他叉手忙将礼数迎,我这里“万福,先生”。乌纱小帽耀人明,白襕净,角带傲黄程。 [幺篇]衣冠济楚庞儿俊,可知道引动俺莺莺。据相貌才性,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 [末云]“既来之,则安之。”请书房内说话。小娘子此行为何?[红云]贱妾奉夫人严命,特请先生小酌数杯,勿却。[末云]便去,便去。敢问席上有莺莺姐姐么?[红唱] [上小楼]“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可早莺莺根前,“姐姐”呼之,喏喏连声。秀才每闻道“请”,恰便似听将军严令,和他那五脏神愿随鞭镫。 [末云]今日夫人端的为甚么筵席?[红唱] [幺篇]第一来为压惊,第二来因谢承。不请街坊,不会亲邻,不受人情。避众僧,请老兄,和莺莺匹聘。[末云]如此小生欢喜。[红唱]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末云]小生客中无镜,敢烦小娘子看小生一看何如?[红唱]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末云]夫人办甚么请我?[红唱]茶饭已安排定,淘下陈仓米数升,碟下七八碗软蔓青。 [末云]小生想来:自寺中一见了小姐后,不想今日得成婚姻,岂不为前生分定?[红云]姻缘非力所为,天意尔。 [快活三]咱人一事精,百事精;一无成,百无成。世间草木本无情,自古云:“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他犹有相兼并。 [朝天子]休道这生,年纪儿后生,恰学害相思病。天生聪俊,打扮素净,奈夜夜成孤另。才子多情,佳人薄幸,兀的不担阁了人性命。[末云]你姐姐果有信行?[红唱]谁无一个信行,谁无一个志诚,你两个今夜亲折证。 我嘱咐你咱! [四边静]今宵欢庆,软弱莺莺、可曾惯经。你索款款轻轻,灯下交鸳颈。端详可憎,好煞人也无干净! [末云]小娘子先行,小生收拾书房便来。敢问那里有甚么景致?[红唱] [耍孩儿]俺那里有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夫人遣妾莫消停,请先生勿得推称。俺那里准备着鸳鸯夜月销金帐,孔雀春风软玉屏。乐奏合欢令,有凤箫象板,锦瑟鸾笙。 [末云]小生书剑飘零,无以为财礼,却是怎生?[红唱] [四煞]聘财断不争,婚姻自有成,新婚燕尔安排定。你明博得跨凤乘鸾客,我到晚来卧看牵牛织女星。休蹊幸,不要你半丝儿红线,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三煞]凭着你灭寇功,举将能,两般儿功效如红定。为甚俺莺娘心下十分顺,都则为君瑞胸中百万兵。越显得文风盛,受用足珠围翠绕,结果了黄卷青灯。 [二煞]夫人只一家,老兄无伴等,为嫌繁冗寻幽静。[末云]别有甚客人?[红唱]单请你个有恩有义闲中客,且回避了无是无非窗下僧。夫人的命,道足下莫教推托,和贱妾即便随行。 [末云]小娘子先行,小生随后便来。[红唱] [收尾]先生休作谦,夫人专意等。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休使得梅香再来请。[下] [末云]红娘去了,小生拽上书房门者。我比及得夫人那里,夫人道:“张生,你来了也,饮几杯酒,去卧房内和莺莺做亲去!”小生到得卧房内,和姐姐解带脱衣,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觑他云鬟低坠,星眼微朦,被翻翡翠,袜绣鸳鸯;不知性命何如?且看下回分解。 [笑云]单羡法本好和尚也:只凭说法口,遂却读书心。[下]
杏花天
《杏花天·鬓棱初剪玉纤弱》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上片“鬓棱”五句,忆年青时情景。言室中伊人刚剪成了一种有棱有角的鬓发新式样,其形体纤弱,更显得婀娜多姿。春天的气息早已从屏风四周向房中渗透进来下片“霜丝换”四句,叙老年情景。言如今这位少年已是人老体衰,发如秋霜,处境犹如凋零的梅花,也似黄粱梦醒。全词直叙今昔对春的感受,愈发显出了词人对老境凄凉的深有体会。
山居
小乱入城好,大乱入山便。在昔用斯语,于今则不然。 盗贼满山时,岂能此独全。父老为我言,此地久安眠。 万山拥其后,千山护其前。灌木万余株,清流绕其边。 曲径十余里,危石悬其巅。不惟山水好,而又有山田。 不惟山田好,又有美竹焉。有麻果如丝,有栗果如拳。 有梅匝茅屋,有兰可成阡。相见皆古人,不分愚与贤。 亦少衣冠人,岂复肯守钱。其风不凋薄,或可免颠连。 吾将携妇子,酿酒乐尧天。诸子渐长大,课读兼课佃。 斫竹学织帘,读书功不捐。无米拾橡栗,聊以续炊烟。 探奇既有梅,采药将学仙。佩此王者香,一抚猗兰篇。
清平乐
此词写春景以抒情,忆旧而怀今。上阕写隋堤春柳。「春风」从横向空间扩展写春风骀荡中清和明丽的自然景物;「依旧」则从纵向时间延续包蕴自昔年至今年的同一时境物是人非的变化,为下阕「去年」、「今朝」之顿跌做一铺垫。「搓得鹅儿黄欲就」一句,将春催杨柳生发的天功神力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 下阕今昔对比,显出今时的冷落。以「去年」、「今朝」的辞意宕跌,追怀「去年紫陌朱门」,即在京都朱门府邸的欢爱相聚,两情依恋如春风搓柳。而今朝呢?已然「雨魄云魂」,雨散云消化为缥缈魂魄啦!「断送」二句写生者之悲痛:今朝依旧是春风搓柳之美景,自今后再不堪目睹,见之断肠伤神,一生都将相思憔悴矣。最难堪黄昏凄寂,不知此生将消受多少寂寞黄昏?真是沉痛哀绝,再无欢趣!全词借景生情,写景细致精工。
山行留客
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篇幅虽短,却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全诗语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诉衷情·眉意
这首词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上片写清晨梳妆。“轻霜”、“呵手”,点明秋冬结霜季节。从“梅妆”、“远山”之丽妆看,可知这位梳妆者是位容貌秀丽的年轻女子。此词女子因爱侣或夫婿远去,满腹离恨而刻意“试梅妆”,“画远山”,这种反常举动既表现出她珍惜青春的爱美心理,也表现出她作为歌女的生活习惯,聊借梳妆美容慰藉孤独、寂寞的相思情。 下片写歌女的悲愁心理。“往事”、“流芳”,写她对往昔青春爱悦的回忆与惋惜,而今成为心灵悲伤的根源。“拟歌”、“欲笑”两个细节极细微地刻画了歌女在歌筵上欢笑歌唱,那种欲献歌呈笑却敛颦悲愁的矛盾心态。此词用白描手法,侧重写人的动作与情态,透露歌女特定的离恨别伤,尽管这伤离感旧之情,只是淡薄的、委婉的,可是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深刻而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