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选作品推荐
黄钟 · 红锦袍
那老子陷身在虎狼穴,将夫差仇恨雪,进西施计谋拙。若不早去些,鸟喙意儿别。驾着一叶扁舟,披着一蓑烟雨,望他五湖中归去也。 那老子觑功名如梦蝶,五斗米腰懒折,百里侯心便舍。十年事可嗟,九日酒须赊。种着三径黄花,载着五株杨柳,望东篱归去也。
扫花游
素秋渐老,正叶落吴江,雁横南楚。暮霞散缕。听寒蝉断续,乱鸦鼓舞。客舍凄清,那更西风送雨。又东去。过野杏小桥,都在元处。 心事天未许。似误出桃源,再寻仙路。去年燕俎。记芳腮妒李,细腰束素。事没双全,自古瓜甜蒂苦。欲停伫。奈江头、早催行鼓。
最高楼 · 其一 · 壬寅生日
溪南北,本自一渔舟。烟雨几盟鸥。白鱼不负鸬鹚杓,青蓑不减鹔鹴裘。怎无端,贪射策,觅封侯。 既不似、古人能识字。又不似、今人能识事。空老去,自宜休。帝乡五十六朝暮,人间四十四春秋。问何如,茅一把,橘千头。
鹧鸪天
全词写秋夜怀思恋人。上片写秋夜听雨。首两句从视觉、感觉写秋夜的寂寞凄清。“梧桐”二句从听觉上写凄清,末了点明“别离”,离愁别恨全融合于景物之中,不见一点痕迹。下片追怀欢聚之乐。弹琴,焚香,合唱情歌,何等温馨。结末两句再拽回思绪,又回到风雨凄凄的现实。昔与今,乐与哀反差强烈,更见情意深切。“不听”句呼应上片末句,更见抒情的婉曲与缠绵。
芳草渡 · 依清真四声和伯越还乡之作
息故里。怅倦鹤归来,暮天无侣。乍觅巢痕梦,飘摇又委风雨。 为旅情味苦。思园莺能诉。谢送我、夜半潮生,一棹归去。 回顾。岭云望远,草绿清明墦祭路。漫虚拟、支茅傍冢,墟烟凝窗户。 松楸抚遍,乱撩起、絮泥闲绪。但注目,似蝶钱灰倦舞。
国风 · 秦风 · 车邻
《国风·秦风·车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多数认为这是一首贵族宣扬及时行乐思想的诗歌。全诗三章,前一章四句,后二章各六句,三章皆为自述,表现了友人欢聚作乐的情景。
送魏二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作者送别魏二时感叹唏嘘的情感。全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有朦胧之美,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
清明夜
《清明夜》是白居易在唐朝元和年间所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主要描写了在清明节的夜晚,白居易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着歌,听着远处的絃声,欣赏着眼下的花。此诗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没蕃故人
《没蕃故人》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五言律诗,是《全唐诗》的第三百八十四卷第一百一十一首。此诗首联以叙事的方式交待全军覆没的时间和地点;颔联承接上文写诗人与友人消息断绝、不知生死的沉痛之情;颈联用一组特写镜头,想象全军覆没后的惨景;尾联情真意切,诚堪呜咽,揭示诗人内心两为其难、望涯痛哭的曲折心情。全诗不着议论,但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没蕃故人和唐军将士的深切同情,而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国事的忧虑亦隐寓其中。
倾杯乐
楼锁轻烟,水横斜照,遥山半隐愁碧。片帆岸远,行客路杳,簇一天寒色。楚梅映雪数枝艳,报青春消息。年华梦促,音信断、声远飞鸿南北。算伊别来无绪,翠消红减,双带长抛掷。 但泪眼沈迷,看朱成碧。惹闲愁堆积。雨意云情,酒心花态,孤负高阳客。梦难极。和梦也、多时间隔。
论贵粟疏
《论贵粟疏》出自《汉书·食货志》,作者鼂错,是当时给汉文帝的奏疏,文章全面论述了“贵粟”(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摆事实,讲道理,前后相承,步步深入,明允笃诚,强志成务。
正宫 · 醉太平 · 警世
憎苍蝇竞血,恶黑蚁争穴。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不因循苟且。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老先生去也。 结诗仙酒豪,伴柳怪花妖。白云边盖座草团瓢,是平生事了。曾闭门不受征贤诏,自休官懒上长安道,但探梅常过灞陵桥。老先生俊倒。
入彭蠡湖口
《入彭蠡湖口》是晋宋之际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山水诗。此诗作于前往临川途中由长江入彭蠡湖口时。诗中细致地描写了入彭蠡湖口的经过与所见的景物。面对彭蠡湖,诗人看到灵异不显,异人隐迹,暗喻贤人隐世之理,故最后发出“弦绝念弥敦”之叹。全诗意境疏朗高远,笔致趋于跳荡,用典不露痕迹,情景理融为一体,显示出山水诗进一步脱略玄言诗影响的历史进程。